顺序心乱如麻成语接龙可以接麻中之蓬、麻姑掷米、麻姑掷豆、麻姑搔背、麻姑献寿、麻婆豆腐、麻木不仁、麻痹不仁、麻痹大意、麻痺不仁、麻糜不分、麻衣相法、麻衣道者、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麻雀虽小,肝胆俱全、麻饮鸡皮、麻麻糊糊、点击上面链接进行心乱如麻下下个顺序成语接龙游戏,生僻字用同音字代替
心里乱得像一团乱麻。形容心里十分烦乱。
宋 王思明《山居二首(其二)》:“随缘随份是生涯,莫使身心乱似麻。”
心乱如麻主谓式;作谓语、定语
想到这一点,他心乱如麻,一夜都没有合过眼儿。(欧阳山《苦斗》五四)
悖乱怅氐惆颠倒镦短沌顿锻犯浑纷棼汩糊糊涂涂糊里糊涂糊涂慌张昏乱昏头昏脑混纠结愦愦愦缭乱茫懵懂懵懵懂懂迷糊迷迷怔怔攘攘茸爽然爽然若失忐忑不安提心吊胆紊芜驳心烦意乱心慌意乱心神不定晕纭扎心颠
心xīn
1.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圆锥形,大小约跟本人的拳头相等,内部有四个空腔,上部两个是心房,下部两个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张和收缩推动血液循环全身。也叫心脏。
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思。~得。用~。谈~。一~一意。你~想到哪里去了?
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圆~。重~。
4.二十八宿之一。
5.姓。
乱luàn
1.没有秩序和条理:~七八糟。
2.武装骚扰:兵~。叛~。
3.使混乱;使紊乱:捣~。以假~真。
4.任意;随便:不许~扔纸屑。
如rú
1.适合;依照:~意。~愿。~期。~数。
2.如同:爱厂~家。十年~一日。~临大敌。
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较得失或高下):我不~他。百闻不~一见。与其那样,不~这样。
4.用于比较,表示超过:光景一年强~一年。
5.表示举例:唐朝有很多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6.到;往:~厕。
7.姓。
8.如果:~不及早准备,恐临时措手不及。
9.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空空~也。侃侃~也。
麻má
1.草本植物,种类很多,有“大麻”、“苎麻”、“苘麻”、“亚麻”等。茎皮纤维通常亦称“麻”,可制绳索、织布:~布。~衣。~袋。~绳。~纺。
2.指“芝麻”:~酱。~油。
3.像腿、臂被压后的那种不舒服的感觉:脚~了。
4.感觉不灵,或丧失感觉,引申为思想不敏锐:~痹。~醉。~木不仁。
5.面部痘瘢,引申指物体表面粗糙:~子。
6.带细碎斑点的:~雀。~蝇。
7.喻纷乱:~乱。~沸。
8.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