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序奇才异能成语接龙可以接能上能下、能不两工、能不称官、能书不择笔、能书善画、能争惯战、能事毕矣、能人巧匠、能伸能屈、能伸能缩、能写会算、能刚能柔、能士匿谋、能屈能伸、能工巧匠、能征惯战、能征敢战、能忍自安、能掐会算、能文善武、能文能武、能柔能刚、能歌善舞、能牙利齿、能者为师、能者多劳、能舌利齿、能言会道、能言善辩、能言善道、能言巧辩、能言快语、能言快说、能言舌辩、能诗会赋、能说会道、能说善道、能说惯道、能谋善断、能近取譬、点击上面链接进行奇才异能下下个顺序成语接龙游戏,生僻字用同音字代替
奇:少见的;异:特别的。指特殊的才智和能力。
唐 吴兢《贞观政要 择宫》:“臣愚岂敢不尽情,但今未见有~。”
奇才异能作主语、宾语、定语;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1回:“竟是一个奇才异能之辈,路见不平做出来的。”
奇qíjī
[qí]
1.罕见的;特殊的;非常的:~事。~闻。~志。~勋。~耻大辱。商品~缺。山势~险。
2.出人意料的;令人难测的:~兵。~袭。出~制胜。
3.惊异:惊~。不足为~。
4.姓。
[jī]
1.单的;不成对的(跟“偶”相对):~数。~偶。
2.零数:五十有~。
才cái
1.才能:德~兼备。多~多艺。这人很有~。
2.有才能的人:干~。奇~。
3.姓。
4.表示以前不久:你怎么~来就要走?
5.表示事情发生得晚或结束得晚:他说星期三动身,到星期五~走。大风到晚上~住了。
6.表示只有在某种条件下然后怎样(前面常常用“只有、必须”或含有这类意思):只有依靠群众,~能把工作做好。
7.表示发生新情况,本来并不如此:经他解释之后,我~明白是怎么回事。
8.表示数量小,次数少,能力差,程度低等等:这个工厂开办时~几十个工人。别人一天干的活儿他三天~干完。
9.表示强调所说的事(句尾常用“呢”字):麦子长得~好呢。我~不信呢!
异yì
1.有分别;不相同:~口同声。大同小~。日新月~。求同存~。
2.奇异;特别:~香。~闻。
3.惊奇;奇怪:惊~。深以为~。
4.另外的;别的:~日。~地。
5.分开:离~。~爨(亲属分家)。
6.姓。
能néngnài
[néng]
1.能力;才干:技~。~耐。无~之辈。
2.能量的简称。
3.有能力的:~人。~手。~者多劳。这几个人就数他~。
4.a)“能”表示具备某种能力或达到某种效率,“会”表示学得某种本领。初次学会某种动作用“会”,恢复某种能力用“能”:小弟弟会走路了。他病好了,能下床了。具备某种技能可以用“能”,也可以用“会”:能写会算。达到某种效率,用“能”,不用“会”:她一分钟能打一百五十个字。b)名词前面文言可以用“能”,白话只用“会”:能诗善画。会英文。会象棋。c)跟“不…不”组成双重否定,“不能不”表示必须,“不会不”表示一定:你不能不来啊!。他不会不来的。在疑问或揣测的句子里都表示可能:他不能(会)不答应吧?d)对于尚未实现的自然现象的推测,用“能(够)”,不用“可(以)”:这雨能下长么?e)用在跟某些动词结合表示被动的可能性时,用“可”,不用“能”:我们是不可战胜的。
[nài]
1.同“耐”。
2.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