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序四时八节成语接龙可以接节上生枝、节中长节、节俭力行、节俭躬行、节制之师、节变岁移、节同时异、节哀顺变、节外生枝、节威反文、节用厚生、节用爱人、节用爱民、节用裕民、节节胜利、节节败退、节衣素食、节衣缩食、节衰顺变、节食省衣、节食缩衣、节骨眼、节齿咬牙、点击上面链接进行四时八节下下个顺序成语接龙游戏,生僻字用同音字代替
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八节: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泛指一年四季中各节气。
唐 杜甫《狂歌行赠四兄》:“四时八节还拘礼,女拜弟妻男拜弟。”
四时八节联合式;作主语、宾语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宫里虽然四时八节,有各地进贡的时鲜货,到底路途迢迢,哪里一上市就有得吃?”
四sì
1.三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
2.姓。
3.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时shí
1.时间(对空间而言):~空观念。
2.时代;时候:古~。唐~。战~。
3.时间单位。旧指时辰,现指小时,即一日(一个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
4.指规定的时间:按~上班。过~作废。
5.季节:四~如春。
6.现在的;当时的:~事。~兴。
7.时俗;时尚:入~。
8.副词。时常:~~。~有错误。
9.有时候:~阴~晴。
10.时机:不误农~。
八bā
1.七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
2.姓。
节jiéjiē
[jié]
1.物体段与段之间连接的地方:竹~。关~。
2.段落:章~。
3.量词。表示分段的物体:两~烟筒。
4.节日;时令:国庆~。清明~。
5.事项:礼~。细~。
6.限制;俭省:~制。开源~流。
7.删略:~本。~录。
8.操守:~操。晚~。
9.古代出使外国所持的凭证:持~。
10.国际通用的航海速度单位。每小时航行1海里(约合1.852千米)称为1节。海水流速和鱼雷速度也多按节计算。
[jiē]
〔节骨眼儿〕〈方〉比喻紧要的、能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g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