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序出头露面成语接龙可以接面不改容、面不改色、面争庭论、面从后言、面从心违、面从背言、面从背违、面从腹诽、面从腹非、面似靴皮、面冷言横、面北眉南、面命耳提、面命耳训、面和心不和、面和意不和、面善心恶、面墙而立、面壁九年、面壁功深、面壁磨砖、面壁而已、面壁虚构、面如傅粉、面如冠玉、面如凝脂、面如土色、面如方田、面如死灰、面如满月、面如灰土、面市盐车、面引廷争、面折人过、面折庭争、面折廷争、面折廷诤、面授方略、面授机宜、面方如田、面无人色、面无惭色、面是心非、面是背非、面有愠色、面有愧色、面有菜色、面有难色、面有饥色、面朋口友、点击上面链接进行出头露面下下个顺序成语接龙游戏,生僻字用同音字代替
在人多的场合公开出现;也指在众人面前出风头表现自己;又常因出现于公共场合而出名。还指出面活动、做事、讲话。
明 施耐庵《水浒传》:“孙二娘从小出头露面,况是过来人,惯家儿,也不害什么羞耻。”
出头露面联合式;作谓语、宾语
甥女虽然年幼,也觉不好出头露面。(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四十三回)
抛头露面埋头苦干
出chū
1.从里面到外面(跟“进、入”相对):~来。~去。~门。~国。~院。
2.来到:~席。~场。
3.超出:~轨。~界。不~三年。
4.往外拿:~钱。~布告。~题目。~主意。
5.出产;产生:~煤。~木材。我们厂里~了不少劳动模范。
6.发生:~问题。这事儿~在1962年。
7.出版:这家出版社~了不少好书。
8.发出;发泄:~芽儿。~汗。~天花。~气。
9.引文、典故等见于某处:语~《老子》。
10.显露:~名。~面。~头。~洋相。
11.显得量多:机米做饭~饭。这面蒸馒头~数儿。
12.支出:~纳。量入为~。
13.跟“往”连用,表示向外:散会了,大家往~走。
14.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也叫一出:三~戏。
15.趋向动词。用在动词后表示向外、显露或完成:看得~。看不~。拿~一张纸。跑~大门。看~问题。做~成绩。
头tóutou
[tóu]
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
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梳~。平~。分~。你的脸形留这种~不合适。
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笔~儿。中间粗,两~儿细。
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儿。提个~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儿啊!
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儿。蜡~儿。铅笔~儿。
6.头目:李~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儿。
7.方面:他们是一~儿的。心挂两~。
8.第一:~等。~号。
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车。~马。~羊。
10.姓。
[tou]
1.(~儿)名词后缀。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石~。骨~。舌~。罐~。苗~。b)接于动词词根:念~。扣~。饶~。嚼~儿。看~儿。听~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甜~儿。
2.方位词后缀:上~。下~。前~。后~。里~。外~。
露lòulù
[lù]
1.俗称露水。靠近地面的水蒸气夜间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
2.没有遮蔽或在屋外:~天。~宿。
3.用花叶或果子蒸馏成的饮料:荷叶~。果子~。
4.中成药剂型之一。将药剂与水,用蒸馏法制得的澄明液体药品。一般供内服:金银花~。
5.显现出来:揭~。脸上~出了笑容。
[lòu]
义同“露(lù)”。用于口语。
面miàn
1.头的前部;脸:~孔。~带微笑。
2.向着;朝着:背山~水。这所房子~南坐北。
3.物体的表面,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水~。地~。路~。圆桌~儿。~儿磨得很光。
4.当面:~谈。~洽。~交。
5.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品的正面:鞋~儿。这块布做里儿,那块布做~儿。
6.几何学上指一条线移动所构成的图形,有长有宽,没有厚。
7.部位或方面:正~。反~。片~。全~。多~手。~~俱到。
8.方位词后缀:上~。前~。外~。左~。西~。
9.a)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镜子。两~旗子。b)用于会见的次数:见过一~。
10.姓。
11.粮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麦磨成的粉:白~。豆~。小米~。玉米~。高粱~。
12.粉末:药~儿。胡椒~儿。
13.面条:挂~。切~。汤~。一碗~。
14.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倭瓜。煮的红薯很~。这个瓜是脆的,那个瓜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