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序他山之石成语接龙可以接石人石马、石压笋斜出、石城汤池、石室金匮、石室金鐀、石尤风、石崇斗奢、石庆数马、石心木肠、石心铁肠、石投大海、石枯松老、石榴裙底、石沉大海、石沉海底、石泐海枯、石火光阴、石火电光、石火风灯、石火风烛、石烂江枯、石烂海枯、石破天惊、石破天荒、石赤不夺、石邑深涧、石韬玉而山晖、点击上面链接进行他山之石下下个顺序成语接龙游戏,生僻字用同音字代替
别的山上的石头。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错误的外力。
《诗经 小雅 鹤鸣》:“他山之石,可以为错。”
他山之石偏正式;作主语、谓语
江陵之书院,或亦他山之石,而讲学聚徒,诚不可以不慎也。
他tā
1.“五四”以前“他”兼称男性、女性以及一切事物。现代书面语里,“他”一般只用来称男性。但是在性别不明或没有区分的必要时,“他”只是泛指,不分男性和女性:从笔迹上看不出~是男的还是女的。一个人要是离开了集体,~就将一事无成。
2.人称代词。虚指(用在动词和数量词之间):睡~一觉。唱~几句。盖~三间瓦房。
3.指示代词。指别一方面或其他地方:早已~去。留作~用。
4.指示代词。另外的;其他的:~人。~乡。~日。
5.姓。
山shān
1.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高耸的部分:高~。~顶。
2.像山的东西:冰~。
3.蚕蔟:蚕上~了。
4.山墙:房~。
之zhī
1.往:由京~沪。君将何~?
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不得。取~不尽。操~过急。言~成理。取而代~。有过~无不及。反其道而行~。
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不觉手之舞~,足之蹈~。
4.指示代词。这;那:~二虫。~子于钓。
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心。钟鼓~声。以子~矛,攻子~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家。无价~宝。缓兵~计。千里~外。意料~中。十分~九。
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大。战斗~激烈。大道~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就下,极为自然。
石shídàn
[shí]
1.构成地壳的坚硬物质,是由矿物集合而成的:花岗~。石灰~。~碑。~板。~器。见〖岩石〗。
2.指石刻:金~。
3.古代用来治病的石针:药~。
4.姓。
[dàn]
容量单位,10斗等于1石。(在古书中读shí,如“二千石、万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