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ǎo
老
jiāng
将
chū
出
mǎ
马
yī
一
gè
个
dǐng
顶
liǎ
俩
lǎo jiāng chū mǎ,yī gè dǐng liǎ
一般成语
abcd
老將出馬,一個頂倆
老年人经验丰富,做起事来,一个能顶得上两个人。
老lǎo
1.年岁大(跟“少、幼”相对):~人。~大爷。他六十多岁了,可是一点儿也不显~。
2.老年人(多用作尊称):徐~。敬~院。扶~携幼。
3.婉辞,指人死(多指老人,必带“了”):隔壁前天~了人了。
4.对某些方面富有经验;老练:~手。~于世故。
5.很久以前就存在的(跟“新”相对,下
6.同):~厂。~朋友。~根据地。这种纸烟牌子很~了。
7.陈旧:~脑筋。~机器。这所房子太~了。
8.原来的:~脾气。~地方。
9.(蔬菜)长得过了适口的时期(跟“嫩”相对,下
10.同):油菜太~了。
11.(食物)火候大:鸡蛋煮~了。青菜不要炒得太~。
12.姓。
将jiāngjiàng
[jiāng]
1.副词。就要;快要:天~下雨。
2.介词。把;拿:~革命进行到底。~功赎罪。
3.下象棋时直接攻击对方的将或帅:~军。
4.带领;搀扶:~幼弟而归。扶~。
5.做:慎重~事。
6.休养;调养:~养。
7.文言副词。又;且:~信~疑。
8.助词。表示动作的开始:赶~上去。
[jiàng]
1.军衔名。将官。在校之上。
2.泛指军官:~士。损兵折~。
3.带;率领:~兵。
[qiāng]
请;希望:《~进酒》。
出chū
1.从里面到外面(跟“进、入”相对):~来。~去。~门。~国。~院。
2.来到:~席。~场。
3.超出:~轨。~界。不~三年。
4.往外拿:~钱。~布告。~题目。~主意。
5.出产;产生:~煤。~木材。我们厂里~了不少劳动模范。
6.发生:~问题。这事儿~在1962年。
7.出版:这家出版社~了不少好书。
8.发出;发泄:~芽儿。~汗。~天花。~气。
9.引文、典故等见于某处:语~《老子》。
10.显露:~名。~面。~头。~洋相。
11.显得量多:机米做饭~饭。这面蒸馒头~数儿。
12.支出:~纳。量入为~。
13.跟“往”连用,表示向外:散会了,大家往~走。
14.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也叫一出:三~戏。
15.趋向动词。用在动词后表示向外、显露或完成:看得~。看不~。拿~一张纸。跑~大门。看~问题。做~成绩。
马mǎ
1.哺乳动物,头小,面部长,耳壳直立,颈部有鬣,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长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车、耕地、乘骑等用。皮可制革。
2.大:~蜂。~勺。
3.姓。
一yī
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
2.表示同一:咱们是~家人。你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表示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表示整个;全:~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表示专一:~心~意。
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让我闻~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声。看~眼。让我们商量~下。
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站,再也不说什么。
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请就来。~说就明白了。
9.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
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个gè
[gè]
1.量词。用于没有专用量词的名词(有些名词除有专用量词外也能用“个”):一~人。两~单位。
2.单独的:~体。~人。
3.人或物的体积:大~子。这瓜~儿不小。
[gě]
见〔自个儿〕
顶dǐng
1.人体或物体上最高的部分:头~。屋~。山~。塔~儿。
2.用头支承:~碗(杂技)。~天立地。他~着雨就走了。
3.从下面拱起:种子的嫩芽把土~起来了。
4.用头或角撞击:~球。这头牛时常~人。
5.支撑;抵住:拿杠子~上门。列车在前,机车在后面~着走。
6.对面迎着:~风。~头。
7.顶撞:他听了姑母的话很不满意,就~了她几句。
8.担当;支持:活儿重,两个人~不下来。
9.相当;抵:他一个人~两个人。
10.表示程度最高:~好。~喜欢唱歌。
俩liǎngliǎ
[liǎ]
1.两个(后面不能再用量词):姐妹~。
2.不多;几个:刚有了~钱儿,就不知道迈哪条腿了。就那么~人,还成得了气候!
[liǎng]
见〔伎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