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啥危啥安的四字词语(什么危什么安的成语):安危与共,于安思危,刀枪入库,化险为夷,去危就安,及时行乐,变危为安,处安思危,存亡安危,安不忘危,安危相易,居安思危,居安虑危,常备不懈,日慎一日,旧病复发,有备无患,治乱安危,知安忘危,绝处逢生,言之有理,转危为安,转败为胜,防患未然,高枕无忧,麻痹大意。
1、安危与共 ān wēi yǔ gòng
释义:安危与共 共同享受安乐,共同承担危难。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连。
出处: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而臣敢陈闻于陛下者,诚与国分形同气,忧患共之者也。"
2、于安思危 yú ān sī wēi
释义:于安思危 于:处于;思:想。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出处:《战国策 楚策四》:“臣闻之《春秋》,于安思危,危则虑安。”
3、刀枪入库 dāo qiāng rù kù
释义:刀枪入库 把刀枪都放进兵库里去。指没有战争;不用武备;也指和平麻痹;解除武装;不作戒备。
出处:清 钱彩《说岳全传》:“其时天下太平已久,真个是:马放南山,刀枪入库,五谷丰登,万民乐业。”
4、化险为夷 huà xiǎn wéi yí
释义:化险为夷 原指将险阻化为平坦;后多指使危险转变为平安。夷:平坦;平安。
出处:唐 韩天卿《平蛮颂序》:“变氛沴为阳煦,化险阻为夷途。”
5、去危就安 qù wēi jiù ān
释义:去危就安 离开危险,达到平安。
出处:《北齐书·文襄帝纪》:“去危就安,今归正朔;转祸为福,已脱罗网。”
6、及时行乐 jí shí xíng lè
释义:及时行乐 及时:抓紧时机。抓紧时机寻欢作乐。
出处:《新刊大宋宣和遗事》:“人生如白驹过隙,倘不及时行乐,则老大徒伤悲也。”
7、变危为安 biàn wēi wéi ān
释义:变危为安 变危急为平安。
出处:宋 司马光《论周琰事乞不坐冯浩状》:“陛下当此之时变危为安,变乱为治,易于返掌。”
8、处安思危 chǔ ān sī wēi
释义:处安思危 处:居于;思:想,考虑。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要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
出处: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皇复》:“居高念下,处安思危,照临有度,纪律无亏。”
9、存亡安危 cún wáng ān wēi
释义:存亡安危 使将要灭亡的保存下来,使极其危险的安定下来。形容在关键时刻起了决定作用。
出处:《荀子·王制》:“功名之所就,存亡安危之所堕,必将于愉殷赤心之所。”
10、安不忘危 ān bù wàng wēi
释义:安不忘危 安:平安;危:危险;灾难。平安的时候不忘危险;或太平的时候不忘危机或灾难。
出处:《周易 系辞下》:“是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11、安危相易 ān wēi xiāng yì
释义:安危相易 易:变易,转变。平安与危难互为因果,相互转换。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则阳》:“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缓急相摩,聚散以成。”
12、居安思危 jū ān sī wēi
释义:居安思危 居:处在。处于安全的环境;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难。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一年》:“《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13、居安虑危 jū ān lǜ wēi
释义:居安虑危 同“居安思危”。
出处:《宋书·文五王传》:“龙舟所幸,理必利涉,然居安虑危,不可不惧。”
14、常备不懈 cháng bèi bù xiè
释义:常备不懈 常:时常;备:防备;准备;懈:懈怠;放松。时常准备着;从不松懈。形容警惕性高。
15、日慎一日 rì shèn yī rì
释义:日慎一日 一天比一天谨慎。形容做事十分小心。
出处:《韩非子·初见秦》:“战战栗栗,日慎一日。”
16、旧病复发 jiù bìng fù fā
释义:旧病复发 比喻老毛病又犯了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8回:“哥哥果然要经历正事,倒也罢了;只是他在家里说着好听,到了外头,旧病复发,难拘束他了。”
17、有备无患 yǒu bèi wú huàn
释义:有备无患 备:防备;患:患难;灾祸。事先有防备就可能避免灾祸。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一年》:“《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18、治乱安危 zhì luàn ān wēi
释义:治乱安危 使纷乱的社会得到整治,危急的局势得以安定
出处:宋·苏轼《东坡集·司马温公行状》:“其余非天下所以治乱安危者,皆不载。”
19、知安忘危 zhī ān wàng wēi
释义:知安忘危 只知道过太平日子而忘记了危险的时候
出处:晋·潘岳《秋兴赋》:“彼知安而忘危兮,故出生而入死。”
20、绝处逢生 jué chù féng shēng
释义:绝处逢生 绝处:死路。在陷入绝望的困境中遇到了生路。
出处: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喜得绝处逢生,遇着一个老者携杖而来。”
21、言之有理 yán zhī yǒu lǐ
释义:言之有理 说的话有道理。
出处:明 无心子《金雀记 守贞》:“还是左兄言之有理,极是曲体人情。”
22、转危为安 zhuǎn wēi wéi ān
释义:转危为安 由危险转为平安。危:危险。
出处:汉 刘向《书录》:“皆高才秀士,度时君之所能行,出奇策异智,转危为安运亡为存,亦可喜,亦可观。”
23、转败为胜 zhuǎn bài wéi shèng
释义:转败为胜 变失败为胜利。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管晏列传》:“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24、防患未然 fáng huàn wèi rán
释义:防患未然 防:防备;患:灾祸;然:这样;如此;未然:没有成为事实;没有这样。在事故或灾难发生之前就采取预防措施。
出处:《明史 于谦传》:“乞敕内外守备各巡抚加意整饬,防患未然。”
25、高枕无忧 gāo zhěn wú yōu
释义:高枕无忧 把枕头垫得高高的;无忧无虑地睡大觉。原形容平安无事;不必担忧。后也指思想麻痹;放松警惕。
出处:《旧五代史 世袭传二 高季兴》:“且游猎旬日不回,中外之情,其何以堪,吾高枕无忧矣。”
26、麻痹大意 má bì dà yì
释义:麻痹大意 麻痹:一种病态;身体某部分肢体失去知觉。比喻对事物现象不经心;失去警觉;粗心大意。
出处:巴金《坚强战士》:“我要当心,不能麻痹大意,我应当找个隐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