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斤斤计较的四字词语(形容斤斤计较成语):秤斤注两,一分一厘,何足介意,分斤拨两,分星拨两,卖儿贴妇,含辛茹苦,吹毛求疵,喝西北风,器小易盈,宽大为怀,宽宏大量,寸利必得,患得患失,惟利是图,慷慨仗义,慷慨解囊,打小算盘,拈斤播两,拍案惊奇,斤斤计较,无关紧要,权衡轻重,毫不介意,满不在乎,爱财如命,狼心狗行,眼皮子薄,睚眦必报,称薪而爨,精打细算,耿耿于怀,虚怀若谷,计较锱铢,豁达大度,锱铢必较,锱铢较量,鼠肚鸡肠,量长较短,锱珠必较。
1、秤斤注两 chēng jīn zhù liǎng
释义:秤斤注两 形容斤斤计较,顾小不顾大。
出处:《朱子语类》:"只看如今秤斤注两,作两句破头,如此是多少衰气。"
2、一分一厘 yī fēn yī lí
释义:一分一厘 分、厘:金钱单位,1元=10角,1角=10分,1=10厘。形容很少的数量
出处:清·庾岭劳人《蜃楼志》第23回:“你若短了一分一厘,怕不全家处斩?”
3、何足介意 hé zú jiè yì
释义:何足介意 何:怎么;介意:放在心上。指没有必要放在心上。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度尚传》:“所亡少少,何足介意!”
4、分斤拨两 fēn jīn bō liǎng
释义:分斤拨两 见“分斤掰两”。
出处:孙犁《村歌》上篇:“可是俺们那组,都说大家既是合适,才组到一块,不愿意分斤拨两的,显着薄气。”
5、分星拨两 fēn xīng bō liǎng
释义:分星拨两 犹言斤斤计较。
出处:明·无名氏《十样锦》第三折:“我两个跟着你们背后接坐碗儿吃也罢,你怎么这般分星拨两的。”
6、卖儿贴妇 mài ér tiē fù
释义:卖儿贴妇 指因生活所迫,把妻子儿女卖给别人
出处:《南齐书 良政传 虞愿》:“陛下起此寺,皆是百姓卖儿贴妇钱,佛若有知,当悲哭哀愍。”
7、含辛茹苦 hán xīn rú kǔ
释义:含辛茹苦 茹:吃;辛:苦。形容备受艰难;忍受痛苦。也作“茹苦含辛”。
出处:宋 苏轼《中和胜相院记》:“无所不至,茹苦含辛,更百千万亿生而后成。”
8、吹毛求疵 chuī máo qiú cī
释义:吹毛求疵 求:寻找;疵:缺点;小毛病。吹开皮上的毛;寻找里面的疤痕。比喻故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
出处:韩非《韩非子 大体》:“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
9、喝西北风 hē xī běi fēng
释义:喝西北风 指没有东西吃。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1回:“叫我们管山吃山,管水吃水,都像你这一毛不拔,我们喝西北风。”
10、器小易盈 qì xiǎo yì yíng
释义:器小易盈 原指酒量小。比喻才能小,容易自满。
出处:三国 魏 吴质《在元城与魏太子笺》:“小器易盈,先取沉顿。”
11、宽大为怀 kuān dà wéi huái
释义:宽大为怀 宽大:对人宽宏大量;怀:胸怀。对别人抱有宽大的胸怀。
出处:冯玉祥《我所认识的蒋介石》第71章:“我们最好是宽大为怀,不为己甚。”
12、宽宏大量 kuān hóng dà liàng
释义:宽宏大量 宽宏:度量大。形容心胸开阔;度量大;能容人、容事。也作“宽洪大量”。
出处:元 无名氏《鱼樵记》第三折:“我则道相公不知打我多少,元来那相公宽宏大量。”
13、寸利必得 cùn lì bì dé
释义:寸利必得 寸利:微小的利益。微小的利益也必须得到,不能放弃。形容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
出处:毛泽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蒋介石对于人民是寸权必夺,寸利必得。”
14、患得患失 huàn dé huàn shī
释义:患得患失 患:忧虑。没有时怕得不到;得到后;又恐怕失去。指对个人的利害得失斤斤计较。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15、惟利是图 wéi lì shì tú
释义:惟利是图 一心为利,别的什么都不顾。
出处:晋·葛洪《抱朴子·勤求》:“由于夸诳,内抱贪浊,惟利是图。”
16、慷慨仗义 kāng kǎi zhàng yì
释义:慷慨仗义 仗义:讲义气。为了讲情谊或主持公道而毫不吝啬地帮助别人。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回:“象你做这样慷慨仗义的事,我心里喜欢,只是也要看来说话的是个什么样的人。”
17、慷慨解囊 kāng kǎi jiě náng
释义:慷慨解囊 慷慨:大方;不吝惜;囊:口袋;指钱袋。非常豪爽地打开钱袋;拿出钱来。指十分大方地在经济上帮助别人。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鲁智深见李忠、周通不是慷慨之人,做事悭吝,只要下山。”
18、打小算盘 dǎ xiǎo suàn pán
释义:打小算盘 在小处精打细算,斤斤计较。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六十六回:“有些会打小算盘的人,譬如一向是孝敬一百两的如今只消一百块钱。”
19、拈斤播两 niān jīn bō liǎng
释义:拈斤播两 犹言斤斤计较。
出处:明·无名氏《大劫牢》第一折:“也不索昼夜思量心内想,也不索拈斤播两显耀我这英雄猛将。”
20、拍案惊奇 pāi àn jīng qí
释义:拍案惊奇 对奇异的事情拍着桌子惊叹。明末凌蒙初有拟话本《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出处:明末·凌蒙初有拟话本《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21、斤斤计较 jīn jīn jì jiào
释义:斤斤计较 斤斤:明察细微;引申为琐细。计较细小的事物。现比喻过分计较无关紧要的或琐细的小事。
出处:《诗经 周颂 执竞》:“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
22、无关紧要 wú guān jǐn yào
释义:无关紧要 紧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会影响大局。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七回:“可见字音一道,乃读书人不可忽略的。大贤学问渊博,故视为无关紧要;我们后学,却是不可少的。”
23、权衡轻重 quán héng qīng zhòng
释义:权衡轻重 权衡:衡量。衡量哪个轻,哪个重。比喻比较利害得失的大小。
出处:《周书 王褒庾信传论》:“权衡轻重,斟酌古今,和而能壮,丽而能典。”
24、毫不介意 háo bù jiè yì
释义:毫不介意 毫:丝毫;介:进入。丝毫也不往心里去。也作“毫不在意”。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众人如何得意,独他一个皆视有如无,毫不介意。因此众人嘲他越发呆了。”
25、满不在乎 mǎn bù zài hū
释义:满不在乎 满:全;在乎:在意。完全不放在心上。形容不在意、无所谓的样子。
出处:朱自清《执政府大屠杀记》:“区区一条生命,在他们眼里,正和一根草,一堆马粪一般,是满不在乎的!”
26、爱财如命 ài cái rú mìng
释义:爱财如命 爱:吝惜;舍不得。吝惜钱财如同吝惜自己的生命一样。形容对钱财的贪婪、吝啬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出处:清 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四回:“我想近来世界,不管什么英雄,什么豪杰,都是爱财如命,何况吃官司的,少不免要和那些狼官鼠吏交手,这更没钱不行了。”
27、狼心狗行 láng xīn gǒu xíng
释义:狼心狗行 心肠似狼,行为如狗。比喻贪婪凶狠,卑鄙无耻。
出处:元 杨暹《西游记》第四本第13出:“见一人光纱帽,黑布衫,鹰头雀脑将身探,狼心狗行潜踪阚,鹅行鸭步怀愚滥。”
28、眼皮子薄 yǎn pí zǐ báo
29、睚眦必报 yá zì bì bào
释义:睚眦必报 睚眦:瞪眼怒视;引申为小怨小忿;报:报复。连瞪了他一眼的小怨小忿都要报复。形容气量极其狭小。也作“睚眦之恨”。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范睢蔡泽列传》:“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30、称薪而爨 chēng xīn ér cuàn
释义:称薪而爨 薪:柴;爨:烧火煮饭。称了柴草煮饭。比喻只注意小事,不从大处着眼。
出处:《淮南子·泰族训》:“称薪而爨,数米而炊,可以治小而未可以治大也。”
31、精打细算 jīng dǎ xì suàn
释义:精打细算 精:精心;打:计划;规划;细:细密。精心地计划;详细地打算。指在生活或使用人力、物力上精心安排;不使其浪费。
出处:冰心《咱们的五个孩子》:“教给他们记帐,看看钱都花在哪里,教给他们精打细算。”
32、耿耿于怀 gěng gěng yú huái
释义:耿耿于怀 耿耿;形容有心事。老是放在心里;不能忘怀。形容有无法排遣的心事。
出处:宋 文天祥《贺前人正》:“心绕贺星,遥指于轸中,拳拳公寿,雪立于门外,耿耿于怀。”
33、虚怀若谷 xū huái ruò gǔ
释义:虚怀若谷 谦虚的胸怀像深广的山谷。形容非常谦虚。谷:山谷。
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34、计较锱铢 jì jiào zī zhū
释义:计较锱铢 谓为争取财利而斤斤较量,连极微小的数量也不放过。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近世嫁娶,遂有卖女纳财,买妇输绢,比量父祖,计较锱铢,责多还少,市井无异。”
35、豁达大度 huò dá dà dù
释义:豁达大度 豁达:开朗;大度:气量大。形容人心的开阔;有度量;能容人。
出处:晋 潘岳《西征赋》:“观夫汉高之兴也,非徒聪明神武,豁达大度而已也。”
36、锱铢必较 zī zhū bì jiào
释义:锱铢必较 一分一厘也一定要计较(锱:四分之一两;铢:二十四分之一两;二者是古代极小的计量单位)。
出处:《荀子 富国》:“割国之锱铢以赂之,则割定而欲无厌。”
37、锱铢较量 zī zhū jiào liàng
释义:锱铢较量 同“锱铢必较”。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况你学业日进,发达有时,何苦锱铢较量,讨人便宜怎的。”
38、鼠肚鸡肠 shǔ dù jī cháng
释义:鼠肚鸡肠 犹言鼠腹鸡肠。
出处:明·烟霞散人《斩鬼传》:“鼠肚鸡肠,一包粪也存不住,要你何用。”
39、量长较短 liáng cháng jiào duǎn
释义:量长较短 量:衡量;较:比较。衡量、比较事物的长处和短处。原指比较人才的优劣。后用以比喻斤斤计较。
出处:唐·韩愈《进学解》:"较短量长,惟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
40、锱珠必较 zī zhū bì jiào
释义:锱珠必较 形容非常小气,很少的钱也一定要计较。也比喻气量狭小,很小的事也要计较。
出处:王朔《浮出海面》九:"虽然他们互相请客时出手大方,喝了酒也会亲热得推心置腹,眼泪汪汪。但一谈到生意钱财就会立刻变得冷若冰霜、锱珠必较,有时还会吵得面红耳赤、破口大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