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来形容耳朵的词语(用什么成语来形容耳朵):耳热眼跳,不闻不问,俯首贴耳,倾耳而听,充耳不闻,内视反听,危言耸听,听而不闻,如雷贯耳,姑妄听之,娓娓动听,宽宏大量,年事已高,恭恭敬敬,所见所闻,拱手听命,挠腮撧耳,方面大耳,杜耳恶闻,精力充沛,耳听八方,耳听心受,耳熟能详,耳聋眼瞎,耳聋眼花,耳聪目明,耳闻目睹,耳食之言,耳鬓厮磨,耸人听闻,肥头大耳,蔽明塞聪,蔽聪塞明,道听途说,闭目塞听,闻一知十,闻所未闻,面红耳赤,骇人听闻,身镜体牖。
1、耳热眼跳 ěr rè yǎn tiào
释义:耳热眼跳 耳根发热,眼皮跳动。迷信的人认为是不祥之兆。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八回:"且不言八戒在此睡觉,却说长老在那林间,耳热眼跳,身心不安。"
2、不闻不问 bù wén bù wèn
释义:不闻不问 闻:听。不听也不问。形容对有关的事情不关心;不过问。也作“不问不闻”。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首回:“(唐明皇)除了选色征歌之外,一概付之不闻不问。”
3、俯首贴耳 fǔ shǒu tiē ěr
释义:俯首贴耳 俯首:低头。低着头;耷拉着耳朵。形容恭顺服从;屈卑尊从的样子。
出处:唐 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4、倾耳而听 qīng ěr ér tīng
释义:倾耳而听 倾:歪,侧着。侧着耳朵仔细听。
出处:《礼记·孔子闲居》:“倾耳而听之,不可得而闻也。”
5、充耳不闻 chōng ěr bù wén
释义:充耳不闻 充:塞住;闻:听。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
出处:清 李渔《奈何天 闹封》:“边陲告急,司转运者,充耳不闻。”
6、内视反听 nèi shì fǎn tīng
释义:内视反听 内视:向内看;反听:听外面的。指既能反省自己的言行,也能听取别人的意见。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商君列传》:“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
7、危言耸听 wēi yán sǒng tīng
释义:危言耸听 指故意说些夸大的吓人的话;使人惊疑震动。耸听:使人听了吃惊;危言:使人吃惊的话。
出处:宋 吕祖谦《吕东莱文集》:“意者危言骇世,姑一快胸中之愤耶!”
8、听而不闻 tīng ér bú wén
释义:听而不闻 闻:听。听了跟没听到一样。形容不关心,不在意。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9、如雷贯耳 rú léi guàn ěr
释义:如雷贯耳 贯:穿透。响亮得像雷声传进耳朵里。形容人的名声大。
出处:元 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久闻元帅大名,如雷贯耳。”
10、姑妄听之 gū wàng tīng zhī
释义:姑妄听之 姑:姑且;妄:随便。姑且随便听听;不一定就相信。
出处:庄周《庄子 齐物论》:“予尝为女妄言之,女以妄听之。”
11、娓娓动听 wěi wěi dòng tīng
释义:娓娓动听 形容善于讲话;使人喜欢听。娓娓:说话连续不倦的样子。
出处:清 黄云鸿《福惠全书 刑名部》:“若言入耳,娓娓可听。”
12、宽宏大量 kuān hóng dà liàng
释义:宽宏大量 宽宏:度量大。形容心胸开阔;度量大;能容人、容事。也作“宽洪大量”。
出处:元 无名氏《鱼樵记》第三折:“我则道相公不知打我多少,元来那相公宽宏大量。”
13、年事已高 nián shì yǐ gāo
释义:年事已高 年事:年纪。指一个人的岁数已经很大了。
出处:《南史·虞荔传》:“卿年事已高,气力稍减。”
14、恭恭敬敬 gōng gōng jìng jìng
释义:恭恭敬敬 对尊长贵宾谦恭而有礼貌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3卷:“安住见说是丈人,恭恭敬敬唱了个喏。”
15、所见所闻 suǒ jiàn suǒ wén
释义:所见所闻 看到的和听到的。
出处:宋·王安石《慈溪县学记》:“则士朝夕所见所闻,无非所以治天下国家之道。”
16、拱手听命 gǒng shǒu tīng mìng
释义:拱手听命 拱手:双手合抱在胸前,以示敬意。恭顺地听从对方的命令,毫无反抗。
出处:《明史 陈九畴传》:“边臣怵利害,拱手听命,致内属番人勾连接引,以至于今。”
17、挠腮撧耳 náo sāi juē ěr
释义:挠腮撧耳 抓搔腮颊,揪扯耳朵。形容慌乱焦急
出处:元 关汉卿《蝴蝶梦》第一折:“我这里急忙忙过六街穿三市,行行里挠腮撧耳。”
18、方面大耳 fāng miàn dà ěr
释义:方面大耳 方脸盘,大耳朵。旧指富贵相。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 你不看见城里张府上那些老爷,都有万贯家私,一个个方面大耳。”
19、杜耳恶闻 dù ěr è wén
释义:杜耳恶闻 塞住耳朵不愿听。
出处:《旧五代史·唐书·末帝纪中》:“怀忠抱直之人,虚心谒见;便佞诡随之说,杜耳恶闻。”
20、精力充沛 jīng lì chōng pèi
释义:精力充沛 体力强盛,精神充足。
出处:李晓明《平原枪声》:“他精力充沛,两眼闪光。”
21、耳听八方 ěr tīng bā fāng
释义:耳听八方 八是四方(东西南北)和四隅(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的总称。耳朵同时察听各方面来的声音;形容人灵敏机警。
出处: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3回:“为将之道:身临战场,务要眼观四处,耳听八方。”
22、耳听心受 ěr tīng xīn shòu
释义:耳听心受 用耳朵听,并记在心里。
23、耳熟能详 ěr shú néng xiáng
释义:耳熟能详 听得多了;就可以说得详尽细致。耳熟:听熟了;详:细说。
出处:宋 欧阳修《泷冈阡表》:“吾耳熟焉,故能详也。”
24、耳聋眼瞎 ěr lóng yǎn xiā
释义:耳聋眼瞎 指因突然遭到强烈刺激而耳朵变聋,眼睛变瞎
出处: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六回:“那个昏大官人就像耳聋眼瞎的一般。”
25、耳聋眼花 ěr lóng yǎn huā
释义:耳聋眼花 指年老体衰者听觉、视觉衰退。形容人对事物的知觉极为迟钝
出处: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90回:“晁夫人又不头疼脑热,又不耳聋眼花……喜喜笑笑,那像一个将要不好的人。”
26、耳聪目明 ěr cōng mù míng
释义:耳聪目明 聪:听觉灵敏。形容听觉和视觉非常机敏明利。
出处:汉 焦赣《易林 临之需》:“重瞳四乳,耳聪目明,普为仁表,圣作元辅。”
27、耳闻目睹 ěr wén mù dǔ
释义:耳闻目睹 闻;听见;睹:看见。亲耳听见亲眼看到。
出处:鲁迅《呐喊 一件小事》:“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
28、耳食之言 ěr shí zhī yán
释义:耳食之言 耳食:耳朵吃饭。比喻耳杂吃进去的不知滋味。不加分辨的;指没有确凿的根据;未经思考分析的传闻。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六国年表序》:“不察其始终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
29、耳鬓厮磨 ěr bìn sī mó
释义:耳鬓厮磨 鬓:鬓发;脸颊两旁靠近耳朵的软发;厮:互相;磨:擦。头靠得很近;耳边的头发互相挨在一起。形容小儿女朝夕相处亲密无间的情态。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72回:“咱们从小耳鬓厮磨,你不曾拿我当外人待,我也不敢怠慢了你。”
30、耸人听闻 sǒng rén tīng wén
释义:耸人听闻 耸:引起注意;使人吃惊。指故意夸大事实或作过于激动的表情;使人听到或看了感到震惊。
出处:清 恽敬《杂记》:“豫章大镇,或书有不可达者,故托辞为此;抑为州将者,以此耸人听闻,豫绝系援,皆未可知。”
31、肥头大耳 féi tóu dà ěr
释义:肥头大耳 肥肥的头;硕大的耳。形容生活优裕;保养得好。旧时也指人长得福相。今多用于贬义。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看上去有七八岁光景,倒生的肥头大耳。”
32、蔽明塞聪 bì míng sè cōng
释义:蔽明塞聪 蔽:遮;聪:听觉灵敏;明:看得清楚。蒙住眼睛不看,堵塞耳朵不听。指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
出处:宋 曾巩《洪范传》:“夫然,故蔽明塞聪,而天下之情可坐而尽也。”
33、蔽聪塞明 bì cōnɡ sè mínɡ
释义:蔽聪塞明 蔽:遮;聪:听觉灵敏;明:香得清楚。掩住耳朵,挡住眼睛。比喻对客观事物不闻不问。
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 病后杂谈》:“二是对于现实要‘蔽聪塞明’,麻木冷静,不受感触。”
34、道听途说 dào tīng tú shuō
释义:道听途说 道、途:路。路上听说来的;又在路上传播。指随便传说不可靠的消息;或指没有根据的消息。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道听而涂(途)说,德之弃也。”
35、闭目塞听 bì mù sè tīng
释义:闭目塞听 塞:堵塞。闭上眼睛不看;堵住耳朵不听。形容对外界事物全不了解。
出处:东汉 王充《论衡 自纪》:“闭明塞聪,爱精自保。”
36、闻一知十 wén yī zhī shí
释义:闻一知十 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37、闻所未闻 wén suǒ wèi wén
释义:闻所未闻 闻:听到;未:没有。听到的是以前从来没有听过的。形容传说的事物或消息新鲜、奇特。
出处:《史记 郦生陆贾列传》:“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未闻。”
38、面红耳赤 miàn hóng ěr chì
释义:面红耳赤 脸和耳朵都红了。形容因羞愧、窘迫、激动或发怒而脸色涨红的样子。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29卷:“今人有些小利害,便至于头红耳赤;子文却三仕三已,略无喜愠。”
39、骇人听闻 hài rén tīng wén
释义:骇人听闻 骇:惊吓;震惊。指使人听了非常吃惊。
出处:宋 朱熹《朱文公文集 答詹师书》:“浙中近年怪论百出,骇人听闻,坏人心术。”
40、身镜体牖 shēn jìng tǐ yǒu
释义:身镜体牖 身镜:指眼睛;体牖:指耳朵。身体上的镜子和窗户。比喻眼睛和耳朵。
出处:宋·叶廷珪《海录碎事·人事·形相》:"眼者身之镜,耳者体之牖,视众则镜昏,听众则牖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