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示不信任的四字词语(形容对某人不信任的成语):不置可否,东猜西疑,举棋不定,假痴不癫,八公草木,刚戾自用,刚褊自用,半信不信,半信半疑,半疑半信,固执己见,察言观色,将信将疑,尔虞我诈,恫疑虚喝,恫疑虚猲,持疑不决,持疑不定,杯弓蛇影,模棱两可,深闭固拒,满腹狐疑,满腹疑团,狠愎自用,独断专行,独断独行,白首相知,神经过敏,见神见鬼,迟徊不决,迟徊观望,迟疑不决,迟疑未决,迟疑观望,迷惑不解,难以置信,顾虑重重,风兵草甲,风声鹤唳,首鼠两端。
1、不置可否 bù zhì kě fǒu
释义:不置可否 置:搁;放;可:行;否:不行。不说对;也不说不对。指不明确表态。也作“不加可否。”
出处:宋 汪藻《浮溪集》:“惟恐失人主之意,于政事无所可否。”
2、东猜西疑 dōng cāi xī yí
释义:东猜西疑 谓胡乱猜疑。
出处:沙汀《柳永慧》:“当我正在东猜西疑的时候,拖拉机忽然停在我的身旁,柳永慧把我叫上去了。”
3、举棋不定 jǔ qí bù dìng
释义:举棋不定 举:拿起;拿着。拿着棋子不知道该怎么下。比喻临事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五年》:“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
4、假痴不癫 jiǎ chī bù diān
释义:假痴不癫 痴:傻,呆。癲:疯癫,癫狂。假装呆傻,实际并不疯癫。形容外表看似愚钝,而心里却十分清醒。
出处:《三十六计》第二十七计:“当其机未发时,静屯似痴;若假癲,则不但露机,且乱动而群疑;故假痴者胜,假癲者败。”
5、八公草木 bā gōng cǎo mù
释义:八公草木 将八公山的草木视为敌人。形容心情极为紧张和恐惧
出处:《晋书·苻坚载记下》:“(苻)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
6、刚戾自用 gāng lì zì yòng
释义:刚戾自用 见“刚愎自用”。
出处:《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
7、刚褊自用 gāng biǎn zì yòng
释义:刚褊自用 刚:坚硬;褊:狭隘;自用:凭主观意图行事。坚硬固执,独断专行
出处:宋·苏轼《提举玉局观谢表》:“伏念臣才不逮人,性多忤物,刚褊自用,可谓小忠,猖狂妄行,乃蹈大难。”
8、半信不信 bàn xìn bù xìn
释义:半信不信 指不完全相信。
出处:三国 魏 嵇康《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苟卜筮所以成相,虎可卜而地可择,何为半信而半不信耶?”
9、半信半疑 bàn xìn bàn yí
释义:半信半疑 信:相信;疑:怀疑。有些相信;又有点怀疑。对真假不能肯定。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36卷:“若他们听过了,半信半疑,若存若亡,安得不惰?”
10、半疑半信 bàn yí bàn xìn
释义:半疑半信 有点怀疑,又有点相信。表示对真假是非不能肯定。
出处:唐 元稹《古筑城曲》:“因兹请休和,虏往骑来过。半疑兼半信,筑城犹嵯峨。”
11、固执己见 gù zhí jǐ jiàn
释义:固执己见 固:顽固;执:坚持。顽固地坚持自己的见解;不肯改变。
出处:《宋史 陈宓传》:“固执己见,动失人心。”
12、察言观色 chá yán guān sè
释义:察言观色 察;观:仔细看;言:话;色:脸色。琢磨别人说的话;观察人的脸色。以揣度对方的心意。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13、将信将疑 jiāng xìn jiāng yí
释义:将信将疑 将:又;且。有些相信;又有些怀疑。形容对事物的看法处于犹豫不决的状态。
出处:唐 李华《吊古战场文》:“其存其没,家莫闻之;人或有言,将信将疑。”
14、尔虞我诈 ěr yú wǒ zhà
释义:尔虞我诈 尔:你;虞:猜测。意思是我骗你;你骗我;互相欺骗。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15、恫疑虚喝 dòng yí xū hè
释义:恫疑虚喝 虚张声势,恐吓威胁。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苏秦列传》:“秦虽欲深入,则狼顾,恐韩魏之议其后也。是故洞疑虚喝,骄矜而不敢进。”
16、恫疑虚猲 dòng yí xū xì
释义:恫疑虚猲 见“恫疑虚喝”。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秦虽欲深入,则狼顾,恐韩、魏之议其后也,是故恫疑虚猲,高跃而不敢进,则秦不能害齐亦明矣。”
17、持疑不决 chí yí bù jué
释义:持疑不决 疑:疑虑。心怀疑虑,迟迟不能决定
出处:《周书·薛善传》:“而崇礼犹持疑不决。”
18、持疑不定 chí yí bù dìng
释义:持疑不定 疑:疑虑。心怀疑虑,迟迟不能决定
出处: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二卷:“众人持疑不定,六郎亦闷闷不乐。”
19、杯弓蛇影 bēi gōng shé yǐng
释义:杯弓蛇影 ①将映在杯中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②也可用来比喻虚幻的实际不存在的东西。也作“弓影杯蛇”。
出处:清 黄遵宪《感事》:“金玦庞凉舍隐痛,杯弓蛇影负奇冤。”
20、模棱两可 mó léng liǎng kě
释义:模棱两可 模棱:说话处事含混;两可:这样也行;那样也行。形容对事情的两面没有明确的态度或主张。
出处:《旧唐书 苏味道传》:“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
21、深闭固拒 shēn bì gù jù
释义:深闭固拒 形容坚决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出处:清 魏源《拟进呈序》:“以金匮石室进呈乙览之书而视同阴谋,深闭固拒。”
22、满腹狐疑 mǎn fù hú yí
释义:满腹狐疑 一肚子的疑惑。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3回:“公子听如此说,便不好问,只是未免满腹狐疑。”
23、满腹疑团 mǎn fù yí tuán
释义:满腹疑团 一肚子弄不清的疑问。指很多弄不清的问题。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87回:“弄得宝玉满肚疑团,没精打采,归至怡红院中。”
24、狠愎自用 hěn bì zì yòng
释义:狠愎自用 愎:倔强;自用:主观臆断。凶狠顽固,独断专行
出处:《明史·陆粲传》:“璁狠愎自用,执拗多私。”
25、独断专行 dú duàn zhuān xíng
释义:独断专行 断:决断;做决定。独自作出决定;自己想怎样做就怎样做。形容行事不民主。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在他却不免有点独断独行,不把督抚放在眼里。”
26、独断独行 dú duàn dú xíng
释义:独断独行 行事专断,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形容作风不民主。
出处:清 容闳《西学东渐记》第19章:“予已预备随时辞职,以便足下独断独行。”
27、白首相知 bái shǒu xiāng zhī
释义:白首相知 白首:白头发,引申为时间长。意谓老年知己。
出处:明 孙仁儒《东郭记 顽夫廉》:“君家朋友何须道,翻腾云雨都常套,抵多少白发相知,按剑同袍。”
28、神经过敏 shén jīng guò mǐn
释义:神经过敏 ①症状名。神经系统的感觉机能异常锐敏,神经衰弱患者大都有这种症状。②泛指多疑,好大惊小怪。
出处:鲁迅《集外集·关于》:“倘仅有彼此神似之处,我以为那是因为同一厚书的译本,并不足异的,正不必如此神经过敏,只因‘疑心’而竟想入非非。”
29、见神见鬼 jiàn shén jiàn guǐ
释义:见神见鬼 好象看见了鬼神。比喻多疑。
出处:唐 释惠然《临济慧照玄公大宗师语录》:“有一般不识好恶秃奴,便即见神见鬼,指东划西。”
30、迟徊不决 chí huái bù jué
释义:迟徊不决 犹言迟疑不决。
出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清廷预备立宪》:“为朝廷计,与其迟徊不决以启天下之疑,何如明示政纲以箝党人之口。”
31、迟徊观望 chí huái guān wàng
释义:迟徊观望 犹言迟疑观望。
出处:刘揆一《黄兴传记》:“主张国内军事当局,乘日本大隈内阁迟徊观望之时,及早自动,以武力收回青岛。”
32、迟疑不决 chí yí bù jué
释义:迟疑不决 犹豫疑惑,不能决定
出处:《隋书 段文振传》:“迟疑不决,非上策也。”
33、迟疑未决 chí yí wèi jué
释义:迟疑未决 形容拿不定主意。
出处:《新五代史 前蜀世家 王建传》:“昭度迟疑未决,建遣军士擒昭度亲吏于军门,脔而食之。
34、迟疑观望 chí yí guān wàng
释义:迟疑观望 谓犹豫等待,不作决定。
出处:清·李渔《比目鱼·肥遁》:“相公,俞旨既下,就该速速抽身,为什么还要迟疑观望?”
35、迷惑不解 mí huò bù jiě
释义:迷惑不解 指对谋事非常疑惑,很不理解。同“大惑不解”。
出处:老舍《鼓书艺人》二十七:“她鞠了个躬,转身慢慢走进了下场门。掌声很热烈。听众瞧着她,迷惑不解。”
36、难以置信 nán yǐ zhì xìn
释义:难以置信 不容易相信。
出处:马克·吐温《竞选州长》:“当真把我的名字牵连到这个不名誉的嫌疑上面,一时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37、顾虑重重 gù lǜ chóng chóng
释义:顾虑重重 重重:一层又一层。一层又一层的顾虑。形容顾虑极多,难于放手行事。
出处:孙犁《文事琐谈》:“目前为文,总是思前想后,顾虑重重。”
38、风兵草甲 fēng bīng cǎo jiǎ
释义:风兵草甲 犹言草木皆兵。
出处:《水浒传》第九五回:“况我兵惊恐,凡杯蛇鬼车,风兵草甲,无往非撼志之物。”
39、风声鹤唳 fēng shēng hè lì
释义:风声鹤唳 唳:鹤鸣声。风吹的响声和仙鹤的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
出处:唐 房玄龄《晋书 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
40、首鼠两端 shǒu shǔ liǎng duān
释义:首鼠两端 首鼠:踌躇不决。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或动摇不定。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武安已罢朝,出止车门,召韩御史大夫载,怒曰:‘与长儒共一老秃翁,何为首鼠两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