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奇形怪状的词语有(形容奇型怪状的成语):五颜六色,佹形僪状,光怪陆离,司空见惯,奇奇怪怪,奇形异状,奇形怪状,怪模怪样,殊形诡状,深不可测,陆离光怪,非同寻常,面目狰狞,骇状殊形,鬼形怪状。
1、五颜六色 wǔ yán liù sè
释义:五颜六色 色彩鲜艳繁多;非常美丽。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14回:“惟各人所登之云,五颜六色,其形不一。”
2、佹形僪状 yí xíng cáng zhuàng
释义:佹形僪状 奇形怪状。
出处:明·宋濂《龙马赞》:“独角之犀来自九真,食火之鸡贡于三佛各之境,其他佹形僪状,藉藉纷纷。”
3、光怪陆离 guāng guài lù lí
释义:光怪陆离 光怪:奇异的光彩;陆离:色彩繁杂。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变。
出处:西汉 刘安《淮南子 本经训》:“五彩争胜,流漫陆离。”
4、司空见惯 sī kōng jiàn guàn
释义:司空见惯 司空:古代官名;见惯:常见而习惯了。原指司空看惯了某事以为平淡;后比喻常见之事;不足为奇。
出处:唐 孟棨《本事诗 情感》:“刘于席上赋诗曰:‘……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
5、奇奇怪怪 qí qí guài guài
释义:奇奇怪怪 指事物或行为稀奇特异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3卷:“却有个波俏的女子,也因灯夜游玩,撞着个狂荡的小秀才,惹出一场奇奇怪怪的事来。”
6、奇形异状 qí xíng yì zhuàng
释义:奇形异状 亦作“奇形怪状”。奇异的形状。
出处:唐·房玄龄《晋书·温峤传》:“须臾,见水族覆灭,奇形异状,或乘车马著赤衣者。”
7、奇形怪状 qí xíng guài zhuàng
释义:奇形怪状 形容形状稀奇古怪;与众不同。
出处:唐 房玄龄《晋书 温峤传》:“须臾,见水族覆灭,奇形异状,或乘车马著赤衣者。”
8、怪模怪样 guài mó guài yàng
释义:怪模怪样 形态奇怪。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9回:“龙老三你还不把那些衣服脱了,人看着怪模怪样!”
9、殊形诡状 shū xíng guǐ zhuàng
释义:殊形诡状 犹言奇形怪状。
出处:唐·康骈《剧谈录·说方士》:“往往有神物来萃,殊形诡状,深可骇人。”
10、深不可测 shēn bù kě cè
释义:深不可测 ①深得无法测量。形容很深。②比喻道理、含义异常深奥。③比喻人心机极深;难以猜测。
出处:西汉 刘安《淮南子 主术训》:“天道玄默,无容无则,大不可极,深不可测。”
11、陆离光怪 lù lí guāng guài
释义:陆离光怪 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
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第七回:“见船上扎着无数五色的彩球,夹着各色的鲜花,陆离光怪,纸醉金迷。”
12、非同寻常 fēi tóng xún cháng
释义:非同寻常 寻常:平常。不同于平常。形容人或事物很突出;不同于一般。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2回:“况且他也是王爷之分,非同寻常可比。”
13、面目狰狞 miàn mù zhēng níng
释义:面目狰狞 狰狞:面目凶恶。形容面目凶狠可怕。亦作“面貌狰狞”、“狰狞面目”。
出处:清·吴趼人《九命奇冤》第13回:“另外还有两人……都是身材骄健,面目狰狞。”
14、骇状殊形 hài zhuàng shū xíng
释义:骇状殊形 犹言奇形怪状。
出处:清·祝德麟《海啸》诗:“阳侯拜,天吴舞,骇状殊形不可数。”
15、鬼形怪状 guǐ xíng guài zhuàng
释义:鬼形怪状 犹言奇形怪状。
出处:《禅真逸史》第二十回:“看看走近城边,蓦然城门开处,突出四个夜叉,生得鬼形怪状,面目狰狞,种种奇异之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