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地势险峻易守难攻的成语(形容地形险要易守难攻的成语大全):安于泰山,一夫当关,万夫莫当,不可动摇,不可逾越,从容不迫,团结一致,固若金汤,土崩瓦解,坚不可摧,坚如盘石,坚如磐石,壁垒森严,天堑长江,天翻地覆,安于盘石,安如太山,安如磐石,崤函之固,悬崖峭壁,扼襟控咽,摇摇欲坠,无懈可击,牢不可破,石城汤池,稳如泰山,穷山恶水,虎据龙蟠,虎踞龙盘,被山带河,金城汤池,铜墙铁壁,长江天堑,雷打不动,高城深池,龙盘虎踞,四塞之固,乘高居险,山河襟带,高山深涧。
1、安于泰山 ān yú tài shān
释义:安于泰山 比泰山还稳固。形容稳固而不可动摇。
出处:《汉书·枚乘传》:"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
2、一夫当关 yī fū dāng guān
释义:一夫当关 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出处:《明史·外国传一·朝鲜》:“忠州左右乌、竹两岭,羊肠绕曲,有‘一夫当关’之险。”
3、万夫莫当 wàn fū mò dāng
释义:万夫莫当 形容非常勇敢。同“万夫不当之勇”。
出处:《东周列国志》第七三回:“吾闻公子庆忌,筋骨如铁,万夫莫当。”
4、不可动摇 bù kě dòng yáo
释义:不可动摇 形容极其坚定、牢固。
出处:鲁迅《而已集·革“首领”》:“虽然这‘北京文艺界’已被徐丹甫先生在《学灯》上指定,隐隐然不可动摇了。”
5、不可逾越 bù kě yú yuè
释义:不可逾越 逾:超过。不能超过或不能越过。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三十年》:“门不容车,而不可逾越。”
6、从容不迫 cóng róng bù pò
释义:从容不迫 从容:不慌不忙;镇静;不迫:不急促。形容临事不慌不忙;镇定沉着。
出处:魏兰《原序》:“当其临事之时,从容不迫,颜色不变,尤非庸常之辈所能及。”
7、团结一致 tuán jié yī zhì
释义:团结一致 保持一致,行动起来像一个人,指站在一起并且互相支持
出处: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因为只有如此,才能根据民族矛盾和国内矛盾在政治比重上的变化而改变国内两个政权敌对的状态,团结一致,共同赴敌。”
8、固若金汤 gù ruò jīn tāng
释义:固若金汤 金:指金城;金属铸造的城墙;汤:指汤池开水一样滚烫的护城河。坚固得像金城、汤池一样。形容阵地或所守卫的地方非常牢固。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蒯通传》:“必将婴城固守,皆为金城汤池,不可攻也。”
9、土崩瓦解 tǔ bēng wǎ jiě
释义:土崩瓦解 像土块散开;瓦片破碎一样。形容彻底崩溃;不可收拾。
出处:东汉 班固《秦纪论》:“秦之积弱,天下土崩瓦解。”
10、坚不可摧 jiān bù kě cuī
释义:坚不可摧 坚:坚固;摧:摧毁;破坏。非常坚固;摧毁不了。
出处:清 郑燮《原诗 内篇上》:“惟力大而才能坚,故至坚而不可摧也。”
11、坚如盘石 jiān rú pán shí
释义:坚如盘石 坚:牢固;盘石:大石头。像大石头一样坚固。比喻不可动摇。
出处:《玉台新咏 古诗为焦仲卿作》:“君当作盘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盘石无转移。”
12、坚如磐石 jiān rú pán shí
释义:坚如磐石 坚:牢固;磐石:大石头。牢固得像大石头一样。形容非常坚固;不可动摇。
出处:《玉台新咏 古诗为焦仲卿作》:“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13、壁垒森严 bì lěi sēn yán
释义:壁垒森严 壁垒:古时军营周围的围墙;泛指防御工事;森严:整齐严肃。原指防守严密。后也比喻界限很分明。也作“森严壁垒”。
出处:明 于麟《清夜钟》:“临淮方出将,壁垒气森严。”
14、天堑长江 tiān qiàn cháng jiāng
释义:天堑长江 堑:壕沟。长江为天然的壕沟。形容长江地势险要,不可逾越
出处:柳亚子《京口感怀》诗:“天堑长江第几州,十年梦想竟成游。”
15、天翻地覆 tiān fān dì fù
释义:天翻地覆 形容变化巨大;也形容闹得很凶。覆:翻过来。
出处:唐 刘商《胡笳十八拍》六:“天翻地覆谁得知?如今正南看北斗。”
16、安于盘石 ān yú pán shí
释义:安于盘石 象盘石一样安然不动。形容安定稳固。
出处:《荀子 富国》:“为名者否,为利者否,为忿者否。则国安于盘石,寿于旗翼。”杨倞注:“磐石,盘薄,大石也。”
17、安如太山 ān rú tài shān
释义:安如太山 见“安如泰山”。
出处:汉·焦赣《易林·坤之中孚》:“安如太山,福禧屡臻。虽有豺虎,不致危身。”
18、安如磐石 ān rú pán shí
释义:安如磐石 安;安稳;磐石:厚而重的大石头。像磐石一样安稳不动。形容稳固;不可动摇。
出处:先秦 荀况《荀子 富国》:“为名者否,为利者否,为忿者否,则国安于磐石,寿于旗翼。”
19、崤函之固 xiáo hán zhī gù
释义:崤函之固 比喻地势十分险要。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20、悬崖峭壁 xuán yá qiào bì
释义:悬崖峭壁 形容山势险峻。峭壁:陡直的山崖。
出处:唐 刘长卿《望龙山怀道士许法棱》:“悬崖绝壁几千丈,绿萝袅袅不可攀。”
21、扼襟控咽 è jīn kòng yān
释义:扼襟控咽 比喻据守险要之地。
出处:宋·周邦彦《汴都赋》:“扼襟控咽,屏藩表里,名城池为金汤,役诸侯为奴隶。”
22、摇摇欲坠 yáo yáo yù zhuì
释义:摇摇欲坠 摇摇:摇晃;动摇不稳的样子;欲:将要;坠:掉下来。摇摇晃晃;即将掉下来。形容很不稳定;就要掉下来;或比喻就要垮台或崩溃。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04回:“众视之,见其色昏暗,摇摇欲坠。”
23、无懈可击 wú xiè kě jī
释义:无懈可击 懈:松懈;击:攻击。没有一点弱点可以让人攻击。形容十分严密;找不到一点漏洞。
出处:先秦 孙武《孙子 计》:“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曹操注:“击其懈怠,出其空虚。”
24、牢不可破 láo bù kě pò
释义:牢不可破 牢:坚固。非常坚固;不可摧毁。
出处:唐 韩愈《平淮西碑》:“大官臆决唱声,万口和附,并为一谈,牢不可破。”
25、石城汤池 shí chéng tāng shi
释义:石城汤池 比喻防守坚固不易攻破的城池。
出处:《三国志·魏志·辛毗传》:“兵法称:有石城汤池、带甲百万而无粟者,不能守也。”
26、稳如泰山 wěn rú tài shān
释义:稳如泰山 稳:稳固。稳固得像泰山一样。形容极其稳固;不可动摇。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刘向传》:“来势不两立,王氏与刘氏亦且不并立,如下有泰山之安,则上有累卵之危。”
27、穷山恶水 qióng shān è shuǐ
释义:穷山恶水 穷山:荒山。恶水:有害的河。指贫瘠偏僻的荒山;水质不良未曾治理的河流。形容恶劣的自然条件。
出处:清 王濬卿《冷眼观》:“且山虽明而寸草不生,是为穷山;水虽秀而只鳞莫睹,是为恶水。”
28、虎据龙蟠 hǔ jù lóng pán
释义:虎据龙蟠 形容地势雄伟险要。同“虎踞龙盘”。
出处:北周 庚信《哀江南赋》:“昔之虎据龙蟠,加以黄旗紫气;莫不随狐兔而窟穴,与风尘而殄悴。”
29、虎踞龙盘 hǔ jù lóng pán
释义:虎踞龙盘 踞:蹲或坐;盘:盘绕。原指石头城(南京城)象猛虎蹲在西面;钟山象蛟龙盘绕在东面。形容地势险要。
出处:北周 庾信《庾子山集 卷一 哀江南赋》:“昔之虎踞龙盘,加以黄旗紫气。”
30、被山带河 pī shān dài hé
释义:被山带河 靠着山,环着河。指形势险要的地方。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一》:“秦地半天下,兵敌四国,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
31、金城汤池 jīn chéng tāng chí
释义:金城汤池 城:城墙;池:护城河;汤:热水。金属铸造的城墙;沸腾的护城河水。形容城池防守非常坚固。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蒯通传》:“边地之城,必将婴城固守,皆为金城汤池,不可攻也。”
32、铜墙铁壁 tóng qiáng tiě bì
释义:铜墙铁壁 铜做的城墙;铁打的营垒。比喻坚固而不可摧毁的事物。也比喻坚固严密的防御。
出处:元 无名氏《谢金吾》楔子:“孩儿此一去,随他铜墙铁壁,也不怕不拆倒了他的。”
33、长江天堑 cháng jiāng tiān qiàn
释义:长江天堑 堑:壕沟。长江为天然的坑堑、险要。旧时形容长江地势险要,不可逾越。
出处:《南史·孙范传》:“隋师将济江,群官请为备防,范奏曰:‘长江天堑,古来险隔,虏军岂能飞渡?’”
34、雷打不动 léi dǎ bù dòng
释义:雷打不动 形容决心和意志坚定;在任何情况下也不能动摇;或形容不可改变的规定和制度。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二章:“每天的劳动可是雷打不动的,从下午两点一直要干到吃晚饭。”
35、高城深池 gāo chéng shēn chí
释义:高城深池 池:护城河。城墙很高,护城河很深。形容防卫坚固。
出处:荀况《荀子 议兵》:“故坚甲利兵不足以为胜,高城深池不足以为固,严令繁刑不足以为威。”
36、龙盘虎踞 lóng pán hǔ jù
释义:龙盘虎踞 盘:曲、绕;踞:蹲或坐。像龙盘绕;像虎蹲坐。形容地势险要雄伟。
出处:汉 刘胜《文本赋》:“条枝摧折,既剥且刊,见其文章,或如龙盘虎踞,复似鸾集凤翔。”
37、四塞之固 sì sài zhī gù
释义:四塞之固 原形容国境线四面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后泛指地势险要坚固的地方。
出处:《战国策·书录》:"是故始皇因四塞之固,据崤、函之阻,跨陇、蜀之饶,听众人之策,乘六世之烈,以蚕食六国,兼战后,并有天下。"
38、乘高居险 chéng gāo jū xiǎn
释义:乘高居险 居:占据。占据高峻、险要的地势。
出处:《草庐经略·守险》:"倘若交锋,不宜浪战,须乘高居险,出奇匿伏。"
39、山河襟带 shān hé jīn dài
释义:山河襟带 比喻依山绕河形势的险要,如同人身上的衣襟和腰带一样紧紧缠住。
出处:唐·白居易《叙德书情四十韵上宣歙崔中丞》:"山河地襟带,军旗国浚维。"
40、高山深涧 gāo shān shēn jiàn
释义:高山深涧 涧:夹在两山之间的水沟。指山很高,山间的水沟很深。形容地势险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