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很狼狈的四字词语有哪些(形容十分狼狈的成语是什么意思是什么):东滚西爬,东逃西窜,丢盔卸甲,丢盔弃甲,丢盔抛甲,丢盔撂甲,割须换袍,反首拔舍,奉头鼠窜,寒酸落魄,尿流屁滚,弃甲丢盔,弃甲曳兵,惊慌失措,打鸭子上架,抛戈卸甲,抛戈弃甲,披头跣足,捧头鼠窜,掉头鼠窜,旱魃拜夜叉,朋比为奸,气急败坏,烂额焦头,焦头烂额,狐奔鼠窜,狼狈不堪,狼狈为奸,猫鼠同乳,猫鼠同处,猫鼠同眠,磕头如捣,磕头如捣蒜,落汤螃蟹,藏贼引盗,赶鸭子上架,鼻蹋嘴歪,鼻青眼肿,狼狈逃窜,燋头烂额。
- 1、东滚西爬 dōng gǔn xī pá - 释义:东滚西爬 形容溃逃时的狼狈相。 - 出处:《中国民间故事选·铁金刚》:“打得官兵东滚西爬,急忙逃命。” 
- 2、东逃西窜 dōng táo xī cuàn - 释义:东逃西窜 四处逃亡与逃避 -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卖油郎独占花魁》:“因那年避乱南奔,被官兵冲散了女儿瑶琴,夫妻两口,凄凄惶惶,东逃西窜,胡乱的过了几年。” 
- 3、丢盔卸甲 diū kuī xiè jiǎ - 释义:丢盔卸甲 形容吃了败仗狼狈逃跑的景象。 - 出处:元 孔学诗《东窗事犯》第一折:“唬得禁军八百万丢盔卸甲。” 
- 4、丢盔弃甲 diū kuī qì jiǎ - 释义:丢盔弃甲 盔:作战时用的金属防护帽;甲:作战时穿的金属防护衣。为了逃命;把盔和甲都丢掉了。形容打败仗时逃命的狼狈情形。 - 出处: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三章:“他在办公室里被各种意外情况搞得丢盔弃甲,狼狈不堪的样子。” 
- 5、丢盔抛甲 diu1 kuī pāo jiǎ - 释义:丢盔抛甲 见“丢盔卸甲”。 -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 6、丢盔撂甲 diū kuī liào jiǎ - 释义:丢盔撂甲 丢:抛;盔:作战用的金属帽;甲:作战用的金属防护衣。形容吃了败仗狼狈逃跑的情形 -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四章:“许多人丢盔撂甲,矿帽不时碰落在煤堆中,慌乱得半天摸不着……” 
- 7、割须换袍 gē xū huàn páo - 释义:割须换袍 须:胡须。形容打了败仗狼狈逃跑 -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8回:“超遂令人叫拏短髯者是曹操。操闻之,即扯旗角包颈而逃。” 
- 8、反首拔舍 fǎn shǒu bá shě - 释义:反首拔舍 反首:头发散乱下垂;拔舍:拔去杂草,就地宿营。形容军队战败后的狼狈状况 -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十五年》:“秦获晋侯以归。晋大夫反首拔舍从之。” 
- 9、奉头鼠窜 fèng tóu shǔ cuàn - 释义:奉头鼠窜 奉:捧。抱着头,象老鼠那样惊慌逃跑。形容受到打击后狼狈逃跑。 - 出处:《汉书·蒯通传》:“始常山王、成安君故相与为刎颈之交,及争张黡、陈释之事,常山王奉头鼠窜,以归汉王。” 
- 10、寒酸落魄 hán suān luò pò - 释义:寒酸落魄 落魄:沮丧失意。形容不得志时穷困、狼狈颓丧的样子。 -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七回:“(范睢)遂换去鲜服,妆作寒酸落魄之状,潜出府门,来到驿馆,徐步而行,谒见须贾。” 
- 11、尿流屁滚 niào liú pì gǔn - 释义:尿流屁滚 形容惊慌狼狈之态。 - 出处: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四折:“你要问俺名姓,若说出来,直唬得你尿流屁滚。” 
- 12、弃甲丢盔 qì jiǎ diū kuī - 释义:弃甲丢盔 形容打了败仗狼狈逃走的样子。 -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 13、弃甲曳兵 qì jiǎ yè bīng - 释义:弃甲曳兵 弃:丢弃;甲:古时军人穿的铁片做成的护身衣;曳:拖着;兵:兵器。丢弃铠甲;拖着兵器。 形容打了败仗而狼狈逃窜。 -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 14、惊慌失措 jīng huāng shī cuò - 释义:惊慌失措 失措:举止失去常态;不知如何是好。形容惊恐慌张;不知如何是好。 - 出处:《北齐书 元晖业传》:“孝友临刑,惊惶失措,晖业神色自若。” 
- 15、打鸭子上架 dǎ yā zi shàng jià - 释义:打鸭子上架 比喻强迫去做能力做不到的事。 - 出处: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第二章:“我这两下子,你是清楚的,管工交,是打鸭子上架。” 
- 16、抛戈卸甲 pāo gē xiè jiǎ - 释义:抛戈卸甲 抛:抛弃;戈;长矛;甲:盔甲。丢掉武器,扔掉铠甲。形容在战场上打了败仗 - 出处:元·无名氏《开诏救忠》第一折:“则要你输,不要你赢,可抛戈卸甲,佯输诈败。” 
- 17、抛戈弃甲 pāo gē qì jiǎ - 释义:抛戈弃甲 丢掉武器,扔掉铠甲。形容军队被打得狼狈逃窜的情形。 - 出处: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53回:“部下听得,一齐抛戈弃甲跪倒。” 
- 18、披头跣足 pī tóu xiǎn zú - 释义:披头跣足 跣足:光脚。头发散乱,打着赤脚。形容十分狼狈或穷困潦倒的样子 -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1回:“军士曰:‘恰才见甘夫人披头跣足,相随一伙百姓妇女,投南而走。’” 
- 19、捧头鼠窜 pěng tóu shǔ cuàn - 释义:捧头鼠窜 抱着脑袋,象老鼠似地逃窜。形容仓皇逃跑的狼狈相。 - 出处:《汉书 蒯通传》:“常山王奉(捧)头鼠窜,以归汉王。” 
- 20、掉头鼠窜 diào tóu shǔ cuàn - 释义:掉头鼠窜 转过头来像老鼠一样逃窜。形容狼狈逃窜。 - 出处:明·许自昌《水浒记·纵骑》:“他怎肯网开三面漫相遮,教我掉头鼠窜无宁贴。” 
- 21、旱魃拜夜叉 hàn bá bài yè chā - 释义:旱魃拜夜叉 旱魃:传说中引起旱灾的怪物;夜叉:能啖鬼或捷疾鬼。指坏人相互勾结狼狈为奸 
- 22、朋比为奸 péng bǐ wéi jiān - 释义:朋比为奸 朋比:朋党比周的略语;同类人互相勾结;为:做;奸:邪恶;坏事。坏人勾结在一起干坏事。 - 出处:宋 高登《高东溪集》:“此曹当尽伏诛,今且偃自恣,尚欲朋比为奸,蒙蔽天日。” 
- 23、气急败坏 qì jí bài huài - 释义:气急败坏 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慌张失措的样子。形容羞怒、狼狈的样子。 -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回:“只见数个小喽罗气急败坏,走到山寨里叫道:‘苦也!苦也!’” 
- 24、烂额焦头 làn é jiāo tóu - 释义:烂额焦头 形容十分狼狈窘迫的样子 - 出处:宋 李纲《谢移沣州居住表》:“进不量其浅薄,退遂致于烂额焦头。” 
- 25、焦头烂额 jiāo tóu làn é - 释义:焦头烂额 头部和额部被烧焦、灼烂。比喻受到严重打击而惨败。也形容忙得不知如何是好;非常狼狈窘迫。 -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霍光传》:“令论功而清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 
- 26、狐奔鼠窜 hú bēn shǔ cuàn - 释义:狐奔鼠窜 比喻非常狼狈的逃窜。 - 出处:宋书 《索虏传》:“或有狐奔鼠窜,逃首北境,而辄便苞纳,待之若旧,资其粮仗,纵为寇贼。”《英烈传》第二十一回:“诸部士卒,俱各狐奔鼠窜退去。” 
- 27、狼狈不堪 láng bèi bù kān - 释义:狼狈不堪 狼狈:疲惫、窘迫的样子;堪:忍受。指困顿窘迫的样子。 - 出处:宋 朱熹《与政府札子》:“风痰大作,头目旋晕,几欲僵卧,今已累日,精神愈见昏慢,委是狼狈不堪。” 
- 28、狼狈为奸 láng bèi wéi jiān - 释义:狼狈为奸 狼狈:传说狈是与狼同类的野兽;因前腿短;要趴在狼身上才能行动。狼和狈常一起出外伤害牲畜。奸:做坏事。比喻坏人互相勾结一起干坏事。 - 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诗翁画客狼狈为奸,怨女痴男鸳鸯并命。” 
- 29、猫鼠同乳 māo shǔ tóng rǔ - 释义:猫鼠同乳 见“猫鼠同眠”。 - 出处:《新唐书·五行志一》:“天宝元年十月,魏郡猫鼠同乳。同乳者,甚于同处。” 
- 30、猫鼠同处 māo shǔ tóng chǔ - 释义:猫鼠同处 见“猫鼠同眠”。 - 出处:《新唐书·五行志一》:“龙朔元年十一月,洛州猫鼠同处。鼠隐伏象盗窃,猫职捕啮,而反与鼠同,象司盗者废职容奸。” 
- 31、猫鼠同眠 māo shǔ tóng mián - 释义:猫鼠同眠 猫同老鼠睡在一起。比喻官吏失职,包庇下属干坏事。也比喻上下狼狈为奸。 - 出处:《新唐书 五行志一》:“龙朔元年十一月,洛州猫鼠同处。鼠隐伏象盗窃,猫职捕啮,而反与鼠同,象司盗者废职容奸。” 
- 32、磕头如捣 kē tóu rú dǎo - 释义:磕头如捣 磕头:跪在地上头碰地。捣:捶打。磕头快得像捶打东西一样。 - 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14回:“可汗磕头如捣蒜的说道:‘我等肉眼凡夫,不知天使系何等神佛。’” 
- 33、磕头如捣蒜 kē tóu rú dǎo suàn - 释义:磕头如捣蒜 磕头如同蒜锤捣蒜那么快。形容求饶的狼狈相 -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30回:“那吴典恩慌的磕头如捣蒜。” 
- 34、落汤螃蟹 luò tāng páng xiè - 释义:落汤螃蟹 汤:热水。如同落在热水里的螃蟹一般。形容手忙脚乱的狼狈样子。 -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九:“一似落汤螃蟹,手脚忙乱。” 
- 35、藏贼引盗 cáng zéi yǐn dào - 释义:藏贼引盗 藏:隐藏;引:勾引。包庇小偷,勾引强盗。形容与坏人狼狈为奸 -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3回:“其中夜静人稀,趁便藏贼引盗,什么事情做不出来。” 
- 36、赶鸭子上架 gǎn yā zī shàng jià - 释义:赶鸭子上架 比喻强迫去做能力达不到的事情。 - 出处:茹志鹃《高高的白杨树》:“说着一把将我拖了起来,要我去看看。这是硬赶鸭子上架,我向她解释,去看也是没用。” 
- 37、鼻蹋嘴歪 bí tā zuǐ wāi - 释义:鼻蹋嘴歪 形容疲累不堪或十分狼狈的样子 
- 38、鼻青眼肿 bí qīng yǎn zhǒng - 释义:鼻青眼肿 鼻子发青,眼睛肿起。形容脸部伤势严重。亦比喻遭受严重打击、挫折的 - 出处:《醒世姻缘传》第三五回:“众人齐上,把一个德行之儒做下了个胯下之客,打得鼻青眼肿。” 
- 39、狼狈逃窜 láng bèi táo cuàn - 释义:狼狈逃窜 狼狈:窘迫的样子。形容逃跑时的丑态。 
- 40、燋头烂额 jiāo tóu làn é - 释义:燋头烂额 烧焦了头,灼伤了额。比喻非常狼狈窘迫。同“焦头烂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