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老师好学上进的成语(形容老师好学的成语):三绝韦编,不耻下问,乐以忘忧,儿女英雄,克勤克俭,全神贯注,勤学苦练,勤能补拙,发愤忘食,吞纸抱犬,囊萤映雪,夕惕若厉,夙兴夜寐,夙夜匪懈,夙夜匪解,好学不倦,将勤补拙,废寝忘食,手不释卷,敏而好学,焚膏继晷,然糠自照,牛角挂书,白首穷经,笃学不倦,笃学好古,笃实好学,笃志好学,老之将至,肝脑涂地,行不贰过,行成于思,长年累月,闻鸡起舞,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韦编三绝,鸡鸣而起,报效万一,路叟之忧,不知老之将至。
1、三绝韦编 sān jué wéi biān
释义:三绝韦编 韦:熟牛皮。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刻苦
出处:元·鲜于必仁《折桂令·书》曲:“送朝昏雪案萤灯,三绝韦编。”
2、不耻下问 bù chǐ xià wèn
释义:不耻下问 不耻:不以为耻辱;下问:降低身份请教别人。不以向比自己学识差或地位低的人去请教为可耻。形容虚心求教。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何晏集解:“下问,谓凡在己下者。”
3、乐以忘忧 lè yǐ wàng yōu
释义:乐以忘忧 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4、儿女英雄 ér nǚ yīng xióng
释义:儿女英雄 儿女:指青年男女。指感情丰富,年轻有为的男女英雄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纵横九万里,上下五千年,求其儿女英雄,一身兼备的,也只见得两个。”
5、克勤克俭 kè qín kè jiǎn
释义:克勤克俭 克:能够。既能勤劳;又能节俭。
出处:《尚书 大禹漠》:“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6、全神贯注 quán shén guàn zhù
释义:全神贯注 贯注:集中在一点。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出处:钱钟书《围城》:“人事太忙,不许我们全神贯注,无间断地专怀念一个人。”
7、勤学苦练 qín xué kǔ zh
释义:勤学苦练 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出处:老舍《文艺学徒》:“在他的一幅作品里,四妙咸备,样样表现着他终生勤学苦练、奋斗不懈的精神。”
8、勤能补拙 qín néng bǔ zhuō
释义:勤能补拙 勤:勤奋;拙:愚笨。勤勉地干;就能够补偿笨拙所造成的不足。
出处:宋 邵雍《弄笔吟》:“弄假像真终是假,将勤补拙总输勤。”
9、发愤忘食 fā fèn wàng shí
释义:发愤忘食 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0、吞纸抱犬 tūn zhǐ bào quǎn
释义:吞纸抱犬 吞纸充饥,抱犬御寒。形容家贫好学。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好学,家贫无资,累日不爨,乃时吞纸以实腹;寒无毡被,抱犬而卧。”
11、囊萤映雪 náng yíng yìng xuě
释义:囊萤映雪 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后形容刻苦攻读。
出处:元 贾仲名《萧淑兰》第一折:“虽无汗马眠霜苦,曾受囊萤映雪劳。”
12、夕惕若厉 xī tì ruò lì
释义:夕惕若厉 若:如;厉:危。朝夕戒惧,如临危境,不敢稍懈。
出处:《易 干》:“君子终日干干,夕惕若厉,无咎。”
13、夙兴夜寐 sù xīng yè mèi
释义:夙兴夜寐 早起晚睡。形容勤劳。夙:早;兴:起来;寐:睡。
出处:《诗经 卫风 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14、夙夜匪懈 sù yè fěi xiè
释义:夙夜匪懈 日夜勤劳;不怠惰。夙夜:早晚;匪:不;懈:松懈;懈怠。
出处:晋 司马彪《续汉书》:“熹为卫尉,尽心事上,夙夜匪懈。”
15、夙夜匪解 sù yè fěi jiě
释义:夙夜匪解 见“夙夜匪懈”。
出处:《诗经·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解,以事一人。”
16、好学不倦 hào xué bù juàn
释义:好学不倦 倦;厌倦。爱好学习;从不厌倦。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楚世家》:“昔我文公,狐季姬之子也,有宠于献公,好学不倦。”
17、将勤补拙 jiāng qín bǔ zhuō
释义:将勤补拙 以勤奋弥补笨拙。
出处:唐 白居易《自到郡斋题二十四韵》:“救烦无若静,补拙莫如勤。”
18、废寝忘食 fèi qǐn wàng shí
释义:废寝忘食 废:停止。顾不上睡觉;忘掉了吃饭。形容学习或工作积极努力;用心专一。
出处:南朝 齐 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19、手不释卷 shǒu bù shì juàn
释义:手不释卷 释:放开;卷:书本。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出处:三国 魏 曹丕《典论 自叙》:“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
20、敏而好学 mǐn ér hǎo xué
释义:敏而好学 敏:聪明。天姿聪明而且喜好学习。
出处:《论语·公冶长》:“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21、焚膏继晷 fén gāo jì guǐ
释义:焚膏继晷 点起灯烛;接替日光照明。(焚:烧;点燃;膏:油脂;指灯油;继:接续;晷:日影;日光。)形容夜以继日地发愤读书或勤奋学习。
出处:唐 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22、然糠自照 rán kāng zì zhào
释义:然糠自照 然:同燃,烧;糠:谷壳。烧糠照明。比喻勤奋好学。
出处:《南史 顾欢传》:“乡中有学舍,欢贫无以受业,于舍壁后倚听,无遗忘者。夕则然松节读书,或然糠自照。”
23、牛角挂书 niú jiǎo guà shū
释义:牛角挂书 比喻读书勤奋。
出处:《新唐书·李密传》:“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
24、白首穷经 bái shǒu qióng jīng
释义:白首穷经 白首:白头;穷经:专心钻研经书。指直到年老还在钻研经籍,形容好学不倦
出处:宋 苏辙《范镇可侍读太一宫使告词》:“谓白首穷经之乐,尚可推以与人。”
25、笃学不倦 dǔ xué bù juàn
释义:笃学不倦 笃学:专心好学;倦:疲倦。专心好学,不知疲倦。
出处:明·方孝儒《与郑叔度书》:“中下淳明慈良,有君子之器,又笃学不倦,其至于古人也奚御,愿益加之意,以果所望。”
26、笃学好古 dǔ xué hào gǔ
释义:笃学好古 笃学:专心好学。指专心致至地学习古代曲籍。
出处:《三国志·吴志·孙瑜传》:“济阴人马普笃学好古,瑜厚礼之。”
27、笃实好学 dǔ shí hào xué
释义:笃实好学 笃实:踏实,实在。认真踏实,爱好学问。
出处:《北史·张衮传》:“衮笃实好学,有文才。”
28、笃志好学 dǔ zhì hǎo xué
释义:笃志好学 笃志:专心一志,立志不变。专心致志,勤奋好学。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侯霸传》:“霸矜严有威容,家累千金,不事产业。笃志好学,师事九江太守房元。”
29、老之将至 lǎo zhī jiāng zhì
释义:老之将至 多用作自称衰老之语。
出处:宋·陈亮《谢胡参政启》:“少不如人,所向墙壁;老之将至,乃罣网罗。”
30、肝脑涂地 gān nǎo tú dì
释义:肝脑涂地 肝胆脑浆溅了一地。形容惨死。也形容竭尽忠诚;任何牺牲都在所不惜。涂:抹。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刘敬叔孙通列传》:“大战十七,小战四十,使天下之民肝脑涂地,父子暴骨中野,不可胜数。”
31、行不贰过 xíng bù èr guò
释义:行不贰过 谓犯过的错误不再犯。语出《论语·雍也》:“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出处:语出《论语·雍也》:“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32、行成于思 xíng chéng yú sī
释义:行成于思 品德的养成在于能思考。
出处:唐 韩愈《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33、长年累月 cháng nián lěi yuè
释义:长年累月 长年:整年;年复一年;累月:一月又一月。形容经历的时间很长很久。
出处:高缨《云崖初暖》:“她连一眼也不看那长年累月死尸般坐在火塘边的阿侯蛤嫫。”
34、闻鸡起舞 wén jī qǐ wǔ
释义:闻鸡起舞 一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形容有志报国之士奋发图强;也比喻抓紧时间不懈努力。鸡:鸡鸣报晓。
出处:《晋书 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35、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qīng chū yú lán ér shèng yú lán
释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青:靛青;蓝:草名。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8回:“固然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究竟是他受业之师,况紫衣女子又是他女,学问岂能悬殊?”
36、韦编三绝 wéi biān sān jué
释义:韦编三绝 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
37、鸡鸣而起 jī míng ér qǐ
释义:鸡鸣而起 鸡叫时就起床。形容勤奋不怠。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
38、报效万一 bào xiào wàn yī
释义:报效万一 报效:为报答恩情而为之效力。指恩德极大,只给以微不足道的报答。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八回:"且今上体天地生生之大德,垂古今未有之旷恩,虽肝脑涂地,岂能报效万一!"
39、路叟之忧 lù sǒu zhī yōu
释义:路叟之忧 指百姓的疾苦。
出处:汉·刘向《说苑·敬慎》:"孔子行游,中路闻哭者声,其音甚悲……见之,丘吾子也,拥镰带索而哭。孔子辟车而下问曰:‘夫子非有丧也,何哭之悲也?’丘吾子对曰:‘吾有三失。’孔子
40、不知老之将至 bù zhī lǎo zhī jiāng zhì
释义:不知老之将至 不知道老年即将来临。形容人专心工作,心怀愉快,忘掉自己的衰老。
出处:《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