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描写不堪的四字词语(形容不堪的成语有哪些):七零八乱,七零八碎,不堪一击,不堪入目,不堪入耳,不堪其忧,不堪回首,不堪言状,不堪设想,不改其乐,创巨痛深,卑鄙龌龊,历历落落,喜出望外,大喜过望,平平常常,气急败坏,滥竽充数,狼狈不堪,疲乏不堪,疲惫不堪,痛不堪忍,痛定思痛,破烂不堪,破烂流丢,粗制滥造,苦不堪言,行同狗彘,进退狼狈,马疲人倦,麋沸蚁聚,不堪卒读,七穿八烂,民疲师老,七穿八洞,不堪重负,凌乱不堪,平淡无味。
1、七零八乱 qī líng bā luàn
释义:七零八乱 形容非常零乱不堪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51章:“在金俊文被搬迁的七零八乱的家里,俊文和他的一家人都在哭鼻子。”
2、七零八碎 qī líng bā suì
释义:七零八碎 ①形容残破不堪。②零星琐碎。③指零星的物品。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54回:“一时鱼奔鸟散,被楚兵砍瓜切菜,乱杀一回,杀得四分五裂,七零八碎。”
3、不堪一击 bù kān yī jī
释义:不堪一击 不堪:经不起。经不起一打。形容十分脆弱。有时也指文章的论点不严密;经不起反驳。
出处:王安忆《命运交响曲》:“我太响,心里却在大声地嚷:你的想法太不堪一击了!”
4、不堪入目 bù kān rù mù
释义:不堪入目 堪:忍受。形象或文字十分粗俗;使人看不下去。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酒保陪笑道:‘此数肴也,以先生视之,固不堪入目矣。’”
5、不堪入耳 bù kān rù ěr
释义:不堪入耳 堪:忍受;入耳:听进耳里。难以听下去。形容声音或语言非常难听;令人听着不舒服或起反感。
出处:明 李开先《市井艳词序》:“哗于市井,虽儿女子初学言者,亦知歌之。但淫艳亵狎,不堪入耳。”
6、不堪其忧 bù kān qí yōu
释义:不堪其忧 忧:愁苦。不能忍受那样的愁苦。
出处:《论语·雍也》:“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7、不堪回首 bù kān huí shǒu
释义:不堪回首 不堪:不忍;回首:回头;引申为回顾、回忆。不能忍受回顾的痛苦。多指因回忆过去不好或不愉快的事而痛苦;因而不忍心回顾。
出处:南唐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8、不堪言状 bù kān yán zhuàng
释义:不堪言状 指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2回:“然而我在南京住了几时,官场上面的举动,也见了许多,竟有不堪言状的。”
9、不堪设想 bù kān shè xiǎng
释义:不堪设想 不堪:不能;设想:对未来情况的想象、推测。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指会向很坏、很危险的方向发展。
出处:清 林则徐《林文忠公政书》:“内地膏脂,年年如些剥丧,岂堪设想!”
10、不改其乐 bù gǎi qí lè
释义:不改其乐 不改变自有的快乐。指处于困苦的境况仍然很快乐。
出处:《论语·雍也》:“一箪食,一飘饮,在陋巷,人不堪其扰,回出不改其乐。”
11、创巨痛深 chuāng jù tòng shēn
释义:创巨痛深 创:创伤。伤口大;痛苦深。比喻遭受重大的、令人极其沉痛的损失。
出处:南北 朝 刘义庆《世说新语》:“臣父遭遇无道,创巨痛深,无以仰答明诏。”
12、卑鄙龌龊 bēi bǐ wò chuò
释义:卑鄙龌龊 龌龊:肮脏。品行恶劣下流。
出处:明 唐顺之《答俞教谕》:“其于卑鄙龌龊越礼放法者,固未尝敢有雷同随俗之心,而其间尚可告语转移者。”
13、历历落落 lì lì luò luò
释义:历历落落 清清楚楚。指零乱不堪、参差不齐的样子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15卷:“所谓一杖一条痕,一掴一掌血,使之历历落落,分明开去,莫要含糊。”
14、喜出望外 xǐ chū wàng wài
释义:喜出望外 望:希望;意料。遇到意外的喜事;心中非常高兴。
出处:宋 苏轼《与李之仪》:“契阔八年,岂谓复有见日,渐近中原,辱书尤数,喜出望外。”
15、大喜过望 dà xǐ guò wàng
释义:大喜过望 望:希望。结果超过了原来所期望的;因而非常高兴(过:超过;望:期望 )。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英布传》:“布大怒,悔来,欲自杀。出就舍,张御食饮从官如汉王居,布又大喜过望。”
16、平平常常 píng píng cháng cháng
释义:平平常常 普普通通,不值得注意,缺乏魅力
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5回:“可是数十年来也不过做了一个无功无过平平常常的女子。”
17、气急败坏 qì jí bài huài
释义:气急败坏 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慌张失措的样子。形容羞怒、狼狈的样子。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回:“只见数个小喽罗气急败坏,走到山寨里叫道:‘苦也!苦也!’”
18、滥竽充数 làn yú chōng shù
释义:滥竽充数 滥:与真实不符;竽:一种簧管乐器。不会吹竽的人冒充吹竽行家;混在乐队中凑数。比喻没有本事的人冒充有本事;或以次货冒充好货。有时也表自谦。
出处:先秦 韩非《韩非子 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19、狼狈不堪 láng bèi bù kān
释义:狼狈不堪 狼狈:疲惫、窘迫的样子;堪:忍受。指困顿窘迫的样子。
出处:宋 朱熹《与政府札子》:“风痰大作,头目旋晕,几欲僵卧,今已累日,精神愈见昏慢,委是狼狈不堪。”
20、疲乏不堪 pí fá bù kān
释义:疲乏不堪 不堪:不能忍受。形容非常疲乏
出处:刘操南《武松演义》第十回:“犯人一上梃棍,坐卧不得,只是局局促促地挤做一团,弄得疲惫不堪。”
21、疲惫不堪 pí bèi bù kān
释义:疲惫不堪 疲惫:极度疲乏;不堪:表示程度深。形容非常疲乏。
出处:刘操南《武松演义》第十回:“犯人一上梃棍,坐卧不得,只是局局促促地挤做一团,弄得疲惫不堪。”
22、痛不堪忍 tòng bù kān rěn
释义:痛不堪忍 堪:可;忍:忍耐。疼痛或悲痛到极点,以至于忍受不了
出处:宋·洪迈《夷坚丁志·陈通判女》:“过岭下,小石损我足,仆地移时,至今犹痛不堪忍。”
23、痛定思痛 tòng dìng sī tòng
释义:痛定思痛 悲痛的心情平静下来以后;回想遭受痛苦的情景;让人震撼;也让人警醒。形容所受痛苦的沉重;含有警醒的意思。痛:悲痛;哀苦;定:平静。
出处:唐 韩愈《与李翱书》:“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
24、破烂不堪 pò làn bù kān
释义:破烂不堪 破破烂烂的不成样子。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一时风气大变,没有一个不是穿的极破烂不堪的。”
25、破烂流丢 pò làn liú diū
释义:破烂流丢 破烂不堪的样子。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六回:“当驾官即开了,捧出丹盘来看,果然是件破烂流丢一口钟。”
26、粗制滥造 cū zhì làn zào
释义:粗制滥造 粗:粗糙;滥:过多而不加以节制。原指产品制作粗糙;只求数量;不顾质量。现也泛指工作草率;不讲求质量。
出处:鲁迅《花边文学 商贾的批评》:“如果并不以卖文为活,因此也无须‘粗制滥造’。”
27、苦不堪言 kǔ bù kān yán
释义:苦不堪言 堪:能。苦痛至极;不能用言语来形容、表述。形容受苦极深。
出处:宋 李昌龄《刘贡父》:“晚年得恶疾,须眉堕落,鼻梁断坏,苦不可言。”
28、行同狗彘 xíng tóng gǒu zhì
释义:行同狗彘 旧时指人无耻,行为和猪狗一样。
出处:汉·贾谊《治安策》:“故此一豫让也,反君事仇,行若狗彘,已而抗节致忠,行出乎列士,人主使然也。”
29、进退狼狈 jìn tuì láng bèi
释义:进退狼狈 进退两难;陷于困境。
出处:《三国志·蜀志·马超传》:“阜叙起于卤城,超出攻之不能下;宽衢闭冀城门,超不得入。进退狼狈,乃奔汉中依张鲁。”
30、马疲人倦 mǎ pí rén juàn
释义:马疲人倦 疲:疲劳;倦:劳倦。人马疲倦困乏。形容体力疲劳不堪
出处:战国·卫·吴起《吴子·治兵》:“马疲人倦,而不解舍,所以不任其上。”
31、麋沸蚁聚 mí fèi yǐ jù
释义:麋沸蚁聚 麋:通“糜”,粥;聚:会集。比喻社会局势动荡,纷乱不堪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董卓传》裴松之注引华峤《汉书》:“无故移都,恐百姓惊动,麋沸蚁聚为乱。”
32、不堪卒读 bù kān zú dú
释义:不堪卒读 不堪:不能;卒:完毕,结束。形容文章写得凄惨悲苦,令人心酸,不忍读完。也指文章粗劣,使人不肯读下去。
出处:清·曹梧冈《梅兰佳话》第九段:"柳曰:‘月香姊情词俱哀,令人不堪卒读。’竹曰:‘月香之志亦大可悲已。’雪香闭目不语,泪落衫袖。"
33、七穿八烂 qī chuān bā làn
释义:七穿八烂 形容破烂不堪。
34、民疲师老 mín pí shī lǎo
释义:民疲师老 民:民众;疲:疲乏;师:军队;老:衰竭。部队士气衰落,百姓疲惫不堪。形容连年征战造成士兵、人民极其疲劳。
出处: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北狄则弓硬马肥,转难擒制,中国则民疲师老,应误指挥。"
35、七穿八洞 qī chuān bā dòng
释义:七穿八洞 形容破旧不堪。
36、不堪重负 bu kan zhong fu
释义:不堪重负 承受不了繁重的负荷,不能担当重任,指在经济上或别的方面无法承受。
37、凌乱不堪 ling luan bu kan
释义:凌乱不堪 形容没有秩序、十分不整齐的样子。
38、平淡无味 píng dàn wú wèi
释义:平淡无味 本指质性平和无味。后含贬义,多指平平常常,缺乏特色。
出处:三国·魏·刘邵《人物志·九征一》:"凡人之质量中和最贵矣,中和之质必平淡无味,故成调成五材,变化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