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字的四字成语大全(包含退字的成语_包含退字的四字词语):不知进退,不进则退,出处进退,功成身退,功遂身退,寸进尺退,打退堂鼓,挥戈退日,激流勇退,节节败退,见可而进,知难而退,车无退表,进可以攻,退可以守,进善退恶,进寸退尺,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进旅退旅,进本退末,进荣退辱,进贤退佞,进贤退奸,进贤退愚,进退两端,进退两难,进退中度,进退中绳,进退为难,进退出处,进退双难,进退可否,进退可度,进退唯谷,进退失图,进退失所,进退失据,进退失措,进俯退俯,仓皇退遁,回旋进退,进不求名,退不避罪。
1、不知进退 bù zhī jìn tuì
释义:不知进退 不知道应当前进还是应当后退。比喻无决断。也形容言语行动没有分寸。
出处:汉 荀悦《汉纪 哀帝纪下》:“恐陛下有过失之讥,贤有小人不知进退之祸。”
2、不进则退 bù jìn zé tuì
释义:不进则退 不向前进就向后退。也指不进步就要退步。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3卷:“凡人不进则退也。”
3、出处进退 chū chǔ jìn tuì
释义:出处进退 出仕或隐退。
出处:宋·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功名成就,不居而去,其出处进退,又庶乎英魄灵气,不随异物腐散,而长在乎箕山之侧与颖水之湄。”
4、功成身退 gōng chéng shēn tuì
释义:功成身退 身:自身,自己。指大功告成之后,自行隐退,不再复出。
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5、功遂身退 gōng suí shēn tuì
释义:功遂身退 谓功成名就之后就退隐不再做官。
出处:《老子》:“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6、寸进尺退 cùn jìn chǐ tuì
释义:寸进尺退 前进一寸,后退一尺。指得到的少而失去的多,即得不偿失。
出处:《老子》第六十九章:“不敢进寸而退尺。” 唐·韩愈《上兵部李侍郎书》:“寸进尺退,卒无所成。”
7、打退堂鼓 dǎ tuì táng gǔ
释义:打退堂鼓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问事完毕。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办公或审理案件结束。现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时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向后退缩。
出处:元 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左右,打散堂鼓,将马来,回私宅去也。”
8、挥戈退日 huī gē tuì rì
释义:挥戈退日 见“挥戈反日”。
出处:朱德《赠友人》诗:“自信挥戈能退日,河山依旧战旗红。”
9、激流勇退 jī liú yǒng tuì
释义:激流勇退 勇:果敢;退:退却,离去。比喻在官场得意时及时引退,以明哲保身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五章:“田福军一回来,他就激流勇退,也许会给省委造成一种他尊重上级决定,并且已改变对田福军的看法,支持和信任他放手工作的印象。”
10、节节败退 jié jié bài tuì
释义:节节败退 形容接连失败退缩
出处:郭沫若《洪波曲》第九章:“南北两战场节节败退,长江要塞节节失守。”
11、见可而进,知难而退 jiàn kě ér jìn,zhī nán ér tuì
释义:见可而进,知难而退 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进攻和退却。
出处:汉 荀悦《汉纪 高帝纪》:“赵兵出国迎战,见可而进,知难而退,怀内顾之心,无必死之计。”
12、车无退表 chē wú tuì biǎo
释义:车无退表 兵车无后退的标志。引申为军队决不退却。
出处:《国语·晋语上》:“张侯御曰:‘三军之心在此车也,其耳目在于旗鼓。车无退表,鼓无退声。’”
13、进可以攻,退可以守 jìn kě yǐ gōng,tuì kě yǐ shǒu
释义:进可以攻,退可以守 进:前进;退:退却;守:防守,固守。前进可以攻击,后退可以固守。比喻进攻和防守都有主动权
出处:明·归有光《菎山县倭寇始末书》:“凡此数事,果能断自乃心,豫有成算,则用足兵强,形势险固,人心坚励,进可以攻,退可以守。”
14、进善退恶 jìn shàn tuì è
释义:进善退恶 进用贤善,黜退奸恶。
出处:《汉书·何武传》:“刺史古之方伯,上所委任,一州表率也,职进善退恶。”
15、进寸退尺 jǐn cùn tuì chǐ
释义:进寸退尺 进一寸,退一尺。比喻得不偿失
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16、进思尽忠,退思补过 jìn sī jìn zhōng, tuì sī bǔ guò
释义:进思尽忠,退思补过 在朝廷做官,就忠心耿耿报效君主;辞官隐退时,就反省自己,以弥补过失。
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林父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社稷之卫也,若之何杀之?”
17、进旅退旅 jìn lǚ tuì lǚ
释义:进旅退旅 旅:共,同。与众人一起进退。形容跟着大家走,自己没有什么主张。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乐记》:“今夫古乐,进旅退旅,和正以广。”
18、进本退末 jìn běn tuì mò
释义:进本退末 本:根本;末:枝节。指重视根本、主要的东西,抑制直接、次要的
出处:西汉 桓宽《盐铁论 本议》:“愿罢盐铁酒榷均输,所以进本退末,广利农业便也。”
19、进荣退辱 jìn róng tuì rǔ
释义:进荣退辱 以仕途的进升为光荣、降职为耻辱。
出处:唐·刘知畿《思慎赋》:“赋形天地,受气阴阳,生乐死哀,进荣退辱。”
20、进贤退佞 jìn xián tuì nìng
释义:进贤退佞 犹言进贤黜佞。
出处:郑观应《论普国中只事略》:“凡不能进贤退佞,安内攘外,而徒以小康谨安常习故者,皆耻也。”
21、进贤退奸 jìn xián tuì jiān
释义:进贤退奸 犹言进贤黜佞。
出处:宋·苏辙《王安礼知扬州》:“方先帝厉精求治之秋,有大臣进贤退奸之助。”
22、进贤退愚 jìn xián tuì yú
释义:进贤退愚 进用贤能,黜退愚懦。
出处:宋·苏轼《贺正表》:“进贤退愚,蛮夷率服。”
23、进退两端 jìn tuì liǎng duān
释义:进退两端 进退两难,迟疑不决。
出处:唐·张鷟《朝野佥载·张鷟》:“首鼠之士,进退两端。”
24、进退两难 jìn tuì liǎng nán
释义:进退两难 进和退都有困难。形容处于进不能进;退不能退的困境之中。
出处:元 郑德辉《周公摄政》第一折:“娘娘道不放微臣进宫闱,进退两难为。”
25、进退中度 jìn tuì zhōng dù
释义:进退中度 见“进退有度”。
出处:《吕氏春秋·士容》:“客有见田骈者,被服中法,进退中度,趋翔闲雅,辞令逊敏。”
26、进退中绳 jìn tuì zhōng shéng
释义:进退中绳 前进后退均合规矩。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达坐》:“车野稷以御见庄公,进退中绳,左右旋中规,庄公以为文弗过也,使之钩百而反。”
27、进退为难 jìn tuì wéi nán
释义:进退为难 见“进退两难”。
出处:《魏书·李冲传》:“若容舟楫,必须停滞,师老粮乏,进退为难。”
28、进退出处 jìn tuì chū chǔ
释义:进退出处 指仕途的升迁和降职,出仕和退隐
出处:唐 白居易《与元九书》:“进退出处,何往而不自得哉?”
29、进退双难 jìn tuì shuāng nán
释义:进退双难 见“进退两难”。
出处:明·孙柚《琴心记·家徒四壁》:“可怪进退双难,羝羊触藩偏困。”
30、进退可否 jìn tuì kě fǒu
释义:进退可否 谓进升合格者,黜退不合格者。
出处:《魏书·郭祚传》:“陛下圣镜照临,论才授职,进退可否,黜陟幽明。”
31、进退可度 jìn tuì kě dù
释义:进退可度 见“进退有度”。
出处:《孝经·圣治》:“‘君子’容止可观,进退可度。”
32、进退唯谷 jìn tuì wéi gǔ
释义:进退唯谷 见“进退维谷”。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纰漏》:“仲堪流涕而起曰:‘臣进退唯谷。’”
33、进退失图 jìn tuì shī tú
释义:进退失图 前进或后退都有错误。谓指挥失策。
出处:《魏书·傅永传》:“叔业进退失图,于是奔走。”
34、进退失所 jìn tuì shī suǒ
释义:进退失所 见“进退无所”。
出处:清·唐才常《辨惑》:“然则漠视君民,孤身遁世,进退失所,首鼠两旁,其与存者几何?”
35、进退失据 jìn tuì shī jù
释义:进退失据 据:依据;凭借。前进、后退都失去了依据。形容无处安身;亦指进退两难。
出处:宋 陈亮《谢安比王导》:“温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故气不足以决之,而进退失据。”
36、进退失措 jìn tuì shī cuò
释义:进退失措 见“进退无措”。
出处:宋·周煇《清波杂志》卷五:“昔之照壁后,訾相人物,指摘仪度,见其或被上官诋诃,进退失措者,莫不群笑,声闻于外。”
37、进俯退俯 jìn fǔ tuì fǔ
释义:进俯退俯 前进后退都不齐一。
38、仓皇退遁 cāng huáng tuì dùn
释义:仓皇退遁 仓皇:匆忙,慌张;遁:逃跑。慌慌张张地退却逃跑。
39、回旋进退 huí xuán jìn tuì
释义:回旋进退 回旋:盘旋,转动;进退:前进和后退。在前进和后退过程中转动。比喻事情可以变通。
出处:《列子·汤问》:"回旋进退,莫不中节。"
40、进不求名,退不避罪 jìn bù qiú míng,bì bù bì zuì
释义:进不求名,退不避罪 名:功名。罪:罪责。指应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从大局出发,不应考虑个人的功名、得失。
出处:《孙子·地形篇》:"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