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说了也没用的词语(说的没用的话用成语怎形容):炊沙成饭,一意孤行,三纸无驴,不伏烧埋,不问不闻,不闻不问,丰干饶舌,以规为瑱,充耳不闻,冗词赘句,吃硬不吃软,坚执不从,多嘴多舌,好言好语,孤行一意,废话连篇,弃如弁髦,德音莫违,收视反听,收视返听,欺软怕硬,毫不相干,水泼不进,没完没了,满纸空言,牛溲马勃,白磨嘴皮,百无一用,离题万里,空洞无物,空空洞洞,空费词说,蔽明塞聪,蟠木朽株,言之无物,闭目塞听,闲言泼语,马勃牛溲,恶言不入于耳,反听收视。
1、炊沙成饭 chuī shā chéng fàn
释义:炊沙成饭 煮沙子做饭。比喻费力而无用。
出处:唐·顾况《行路难》诗:"君不见担雪塞井空用力,炊沙作饭岂堪食。"
2、一意孤行 yī yì gū xíng
释义:一意孤行 不接受人家的劝告;顽固地坚持自己的主观意见去做(行:行动;做)。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酷吏列传》:“禹为人廉倨。为吏以来,舍无食客。公卿相造请禹,禹终不报谢,务在绝知友宾客之请,孤立行一意而已。”
3、三纸无驴 sān zhǐ wú lǘ
释义:三纸无驴 形容写文章废话连篇,不得要领。
出处: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勉学》:“邺下谚曰:‘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
4、不伏烧埋 bù fú shāo mái
释义:不伏烧埋 伏:屈服;烧埋:烧埋银钱,旧时官府向杀人犯追缴赔给死者家属的埋葬费。比喻不伏罪或不听劝解。
出处:元 康进之《李逵负棘》第四折:“休道你兄弟不伏烧埋,由你便直打到梨花月上来;若不打,这顽皮不改。”
5、不问不闻 bù wèn bù wén
释义:不问不闻 闻:听。不问也不听。形容对事情不关心,很冷淡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回:“所以这李纨虽青春丧偶,且居处于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不问不闻,惟知侍亲养子。”
6、不闻不问 bù wén bù wèn
释义:不闻不问 闻:听。不听也不问。形容对有关的事情不关心;不过问。也作“不问不闻”。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首回:“(唐明皇)除了选色征歌之外,一概付之不闻不问。”
7、丰干饶舌 fēng gān ráo shé
释义:丰干饶舌 丰干:也作封干,唐代僧人名;饶舌:多嘴。不爱说话的人也会多嘴
出处:《宋高僧传》第19卷:“二僧笑道:‘丰干饶舌。’”
8、以规为瑱 yǐ guī wéi tiàn
释义:以规为瑱 规:规劝;瑱:古人冠冕上垂在两侧以塞耳的玉。把规劝的话当作塞耳的瑱。比喻不听别人的规劝。
出处:《国语·楚语上》:“赖君用之也,故言。不然,巴浦之犀犛兕象,其可尽乎!其又以规为瑱也。”
9、充耳不闻 chōng ěr bù wén
释义:充耳不闻 充:塞住;闻:听。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
出处:清 李渔《奈何天 闹封》:“边陲告急,司转运者,充耳不闻。”
10、冗词赘句 rǒng cí zhuì jù
释义:冗词赘句 冗:繁杂;赘:多余无用的。指诗文中多余无用的话。
11、吃硬不吃软 chī yìng bù chī ruǎn
释义:吃硬不吃软 好言好语不听从,态度一强硬,反使屈从了。形容人的外强中干,欺软怕硬。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戴大理嘱咐他的一番话,说胡统领的为人,吃硬不吃软。
12、坚执不从 jiān zhí bù cóng
释义:坚执不从 坚持自己的主张,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出处:元 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一折:“小官劝他且待兵戈稍定,再做商量,争奈元帅坚执不从。”
13、多嘴多舌 duō zuǐ duō shé
释义:多嘴多舌 指嘴多,不该说而说
出处:元 杨显之《潇湘雨》第三折:“你休要多嘴多舌,如今秋雨淋漓,一日难走一日,快与我行动些。”
14、好言好语 hǎo yán hǎo yǔ
释义:好言好语 好:美;善。指友善和中听的言语。
出处:洪深《香稻米》第三幕:“我晓得乡下人是刁恶不过,好言好语不肯听的!”
15、孤行一意 gū xíng yī yì
释义:孤行一意 一意孤行。不听劝告,全凭自己的意愿行事。
出处:清·钱谦益《父楫中议大夫加赠光禄大夫太子太保户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制》:“孤行一意,惟知砥节而首公;榰柱众言,不屑市名而避怨。”
16、废话连篇 fèi huà lián piān
释义:废话连篇 形容文章或言谈中不必要的话太多。
出处:毛泽东《的按语》:“有时废话连篇,有时又尽量简古,好象他们是立志要让读者受苦似的。”
17、弃如弁髦 qì rú biàn máo
释义:弃如弁髦 弁:古代的帽子;髦:儿童的垂发。比喻毫不可惜地丢弃无用之物
出处:清·翟灏《通俗编·服饰》:“弃如弁髦,《左传·昭公九年》:‘岂如弁髦,而因以敝之。’”
18、德音莫违 dé yīn mò wéi
释义:德音莫违 德音:善言;莫违:不要违背。别人的好话不要不听。
出处:《诗经·邶风·谷风》:“德音莫为,及尔同死。”
19、收视反听 shōu shì fǎn tīng
释义:收视反听 不视不听。指不为外物所惊扰。
出处:晋·陆机《文赋》:“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
20、收视返听 shōu shì fǎn tīng
释义:收视返听 收:停止;返:还。不视不听。指人对事物的看法不为外物所惊扰
出处:梁启超《新民说》:“其祈焉则必收视返听,清其心以对越于神明。”
21、欺软怕硬 qī ruǎn pà yìng
释义:欺软怕硬 欺:欺凌;怕:害怕。欺负软弱的人;畏惧凶狠的人。
出处:元 关汉卿《窦娥冤》三:“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22、毫不相干 háo bù xiāng gān
释义:毫不相干 指丝毫没有任何联系
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回:“其实,月球并无分别,只是半个明,半个暗,盈亏圆缺,都是人眼睛现出来的景相,与月球毫不相干。”
23、水泼不进 shuǐ pō bù jìn
释义:水泼不进 形容十分严密。比喻一个人不接受意见或者一个单位拒绝和外界来往
出处:清·唐芸洲《七剑十三侠》第16回:“说着运动双戟,正是战锋如刺,水泼不进。”
24、没完没了 méi wán méi le
释义:没完没了 没有完结的意思
出处:郭澄清《大刀记》第二章:“没完没了的苛捐杂税不算,还他妈的乱抢乱夺。”
25、满纸空言 mǎn zhǐ kōng yán
释义:满纸空言 满纸都是废话。形容文章空洞,毫无内容。
出处:张庸《章太炎先生问答》:“若二三文人,假一题目,互相研究,满纸空言,何以谓之扰乱治安?”
26、牛溲马勃 niú sōu mǎ bó
释义:牛溲马勃 牛溲:牛屎;一说指车前草。马勃:一种生长在湿地及腐木上的菌类植物;俗称牛尿和马屁菌。借指不值钱的下贱而有用的东西。
出处:唐 韩愈《进学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27、白磨嘴皮 bái mó zuǐ pí
释义:白磨嘴皮 指说了一些无用的话,不能说动对方
28、百无一用 bǎi wú yī yòng
释义:百无一用 百样之中无一有用的。形容毫无用处。
出处:清 黄景仁《杂感》:“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29、离题万里 lí tí wàn lǐ
释义:离题万里 离:离开;题:题目;主题;题旨;万里:泛指很远。指说话或写文章同原先要表达的主题离得很远。
出处:毛泽东《反对党八股》:“其结果,往往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仿佛像个才子,实则到处害人。”
30、空洞无物 kōng dòng wú wù
释义:空洞无物 空虚;没有什么内容。形容言谈、文章等极其空泛;没有什么内容。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排调》:“王丞相枕周伯仁膝,指其腹曰:‘卿此中何所有?’答曰:‘此中空洞无物,然容卿辈数百人。’”
31、空空洞洞 kōng kōng dòng dòng
释义:空空洞洞 空虚,空无所有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9回:“庭中空空洞洞,不设一物,惟种一株大桂树,树下放一个捣药的玉杵臼,臼旁养一个白色兔儿。”
32、空费词说 kōng fèi cí shuō
释义:空费词说 说的话别人不听,等于白说。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三:“仆有一计,于兄甚便。只恐兄溺 枕席之爱,未必能行,使仆空费词说耳!”
33、蔽明塞聪 bì míng sè cōng
释义:蔽明塞聪 蔽:遮;聪:听觉灵敏;明:看得清楚。蒙住眼睛不看,堵塞耳朵不听。指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
出处:宋 曾巩《洪范传》:“夫然,故蔽明塞聪,而天下之情可坐而尽也。”
34、蟠木朽株 pán mù xiǔ zhū
释义:蟠木朽株 株:树根。盘曲之木,朽烂的根。比喻无用之材
出处:唐·骆宾王《上李少常伯启》:“宾王蟠木朽株,散欐贱质,墙面难用,灰心易寒。”
35、言之无物 yán zhī wú wù
释义:言之无物 言:言语;言辞;物:指内容。指写文章或讲话空洞;没有具体充实的内容。
出处:清 梁启超《跋》:“言之无物,务尖险,晚唐之极敝也。”
36、闭目塞听 bì mù sè tīng
释义:闭目塞听 塞:堵塞。闭上眼睛不看;堵住耳朵不听。形容对外界事物全不了解。
出处:东汉 王充《论衡 自纪》:“闭明塞聪,爱精自保。”
37、闲言泼语 xián yán pō yǔ
释义:闲言泼语 指与正事无关的话;废话。
出处:宋·郭应祥《鹊桥仙·丁卯七夕》词:“独怜词客与诗人,费多少闲言泼语。”
38、马勃牛溲 mǎ bó niú sōu
释义:马勃牛溲 马勃:马屁菌;牛溲:车前草。借指不值钱的东西
出处:清 褚人获《坚瓠十集 遗臭文词》:“马勃牛溲君受用,何须开口出而哇。”
39、恶言不入于耳 è yán bù rù yú ěr
释义:恶言不入于耳 不听坏话。形容对于坏话、诽谤的话根本不予理睬。
出处:《孔家子语》:"孔子曰:‘自吾得由而恶言不入于耳。’"
40、反听收视 fǎn tīng shōu shì
释义:反听收视 不听不视。指不为外物所惊扰。
出处:宋˙范仲淹《蒙以养正赋》:"务实去华,育德之方斯在;反听收视,养恬之义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