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男人头发的词语(描写男人头发的成语):披襟散发,不修边幅,吐哺握发,头晕目眩,头晕眼花,头梢自领,头眩眼花,披发文身,披头散发,披头跣足,披缁削发,牵一发而动全身,穷困潦倒,童颜鹤发,自找麻烦,自讨苦吃,蓬头散发,蓬头跣足,首如飞蓬,危机一发,危如丝发,虱处头而黑,散发披襟,首倡义兵。
- 1、披襟散发 pī jīn sàn fà - 释义:披襟散发 敞开衣襟,蓬松着头发。形容不修边幅的的悠闲神态。 - 出处:宋·杨无咎《鹧鸪天》词:"休倩傍人为正冠,披襟散发最宜闲。水云况得平生趣,富贵何曾着眼看。" 
- 2、不修边幅 bù xiū biān fú - 释义:不修边幅 修:修饰;边幅:本指布帛的边缘;借指人的仪表、衣着、生活作风。比喻不注意衣着、仪容的整饰。常指不拘小节;生活懒散。 - 出处: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序致》:“肆欲轻言,不修边幅。” 
- 3、吐哺握发 tǔ bǔ wò fà - 释义:吐哺握发 哺:口吕咀嚼着的食物。吃饭时多次吐出口中的食物,洗头时多次把头发握在手中。比喻为了招揽人才而操心忙碌。 - 出处:西汉 韩婴《韩诗外传》第三卷:“吾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 4、头晕目眩 tóu yūn mù xuàn - 释义:头晕目眩 头发昏,眼发花。 -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满屋里的东西都是耀眼争光,使人头晕目眩。” 
- 5、头晕眼花 tóu yūn yǎn huā - 释义:头晕眼花 头发昏,眼发花。 - 出处: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八十七回:“方才外边的人,也都有些头晕眼花,闻了这香气,就清爽了许多。” 
- 6、头梢自领 tóu shāo zì lǐng - 释义:头梢自领 自己扯着头发。比喻自讨苦吃,自找麻烦。 - 出处:元·关汉卿《调风月》第三折:“这妮子更敢有四星,把体面妆沉,把头梢自领。” 
- 7、头眩眼花 tóu xuàn yǎn huā - 释义:头眩眼花 头脑眩昏,眼睛昏花 -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三卷:“半晌方上床,头眩眼花,倒在床上,四肢倦怠,百骨酸疼。” 
- 8、披发文身 pī fà wén shēn - 释义:披发文身 古代吴越一带和某些南方民族的风俗。头发披散,身刺花纹。 - 出处:《礼记 王制》:“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 
- 9、披头散发 pī tóu sàn fà - 释义:披头散发 披:散开;一头长发凌乱地披着。形容慌乱、狼狈或懒散。 -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22回:“那张三又挑唆阎婆去厅上披头散发告道:‘宋江实是宋清隐藏在家,不令出官。’” 
- 10、披头跣足 pī tóu xiǎn zú - 释义:披头跣足 跣足:光脚。头发散乱,打着赤脚。形容十分狼狈或穷困潦倒的样子 -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1回:“军士曰:‘恰才见甘夫人披头跣足,相随一伙百姓妇女,投南而走。’” 
- 11、披缁削发 pī zī xuē fà - 释义:披缁削发 缁:黑色僧衣。剃去头发披上僧衣。指出家为僧尼 -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7卷:“何不舍离爱欲,披缁削发,就此出家。” 
- 12、牵一发而动全身 qiān yī fà ér dòng quán shēn - 释义:牵一发而动全身 比喻动极小的部分就会影响全局。 - 出处:清 龚自珍《上大学士书》:“故事何足拘泥?但天下事,有牵一发而全身为之动者,不得不引申触类及之也。” 
- 13、穷困潦倒 qióng kùn liáo dǎo - 释义:穷困潦倒 穷困:贫穷、困难;潦倒:失意。生活贫困,失意颓丧。 - 出处:唐·杜甫《登高》诗:“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 14、童颜鹤发 tóng yán hè fà - 释义:童颜鹤发 颜:脸色。仙鹤羽毛似雪白的头发,孩子似的红润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气色好。 -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5回:“策见其人,童颜鹤发,飘然有出世之姿。” 
- 15、自找麻烦 zì zhǎo má fán - 释义:自找麻烦 自己给自己找麻烦事。 - 出处:王朔《人莫予毒》:“我事先知道您是警察,我还会砸你房门吗?我不是自找麻烦吗?” 
- 16、自讨苦吃 zì tǎo kǔ chī - 释义:自讨苦吃 讨:招惹。自己找苦吃。 - 出处:鲁迅《书信集 致萧军》:“其实《文学》和我并无关系,不过因为有些人要它灭亡,所以偏去支持一下,其实这是自讨苦吃。” 
- 17、蓬头散发 péng tóu sàn fà - 释义:蓬头散发 形容头发披垂,非常散乱 - 出处: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60回:“众役将婆子打的蓬头散发,和开路鬼一般。” 
- 18、蓬头跣足 péng tóu xiǎn zú - 释义:蓬头跣足 蓬:散乱。跣:赤脚。头发散乱,双脚赤裸。形容人衣冠不整,十分狼狈或困苦之状。亦作“披头跣足”、“蓬头赤脚”。 -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7卷:“买臣妻的后夫亦在役中,其妻蓬头跣足,随伴送饭。” 
- 19、首如飞蓬 shǒu rú fēi péng - 释义:首如飞蓬 首:头发;飞蓬:飞散的蓬草。形容头发未经修饰,像飞散的蓬草一样纷乱 - 出处:《诗经·卫风·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 20、危机一发 wēi jī yī fà - 释义:危机一发 一发:一根头发。危险到只有一根头发牵拉的时刻。比喻极其危险。 - 出处:唐·韩愈《与孟尚书书》:"汉以来,群儒修补,百孔千疮,随乱随失,其危如一发引千钧,绵绵延延,寖以微灭。" 
- 21、危如丝发 wēi rú sī fà - 释义:危如丝发 危:危险;丝发:头发丝。危险得如同用一根头发挂着。形容形势极其危急。 - 出处:《新刊大宋宣和遗事·利集》:"败祖宗之盟,失中国之信,创开边隙,使天下势危如丝发。" 
- 22、虱处头而黑 shī chǔ tóu ér hēi - 释义:虱处头而黑 处:停留。虱子本来是白色,躲在人头发里就变成黑色。比喻随着环境而变化。 - 出处:三国·魏·嵇康《养生论》:"虱处头而黑,麝食柏而香。" 
- 23、散发披襟 sàn fà pī jīn - 释义:散发披襟 蓬松着头发,敞开衣襟。形容不修边幅的的悠闲神态。 - 出处:宋·柳永《过涧歇近》:"回首江乡,月观风亭,不边石上,幸有散发披襟处。" 
- 24、首倡义兵 shǒu chàng yì bīng - 释义:首倡义兵 倡:带头发动。首先发动正义的行动。 - 出处:《三国志·魏志·荀彧传》:"自天子播越,将军首唱义兵,徒以山东扰乱,未能远赴关右,然犹分遣将帅,蒙险通使,虽御难于外,乃心无不在王室,是将军医天下之素志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