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难以忍受的四字词语(形容很难容忍的成语):吞声忍恨,五斗折腰,仰人鼻息,动心忍性,包羞忍耻,吞声忍气,吞声忍泣,含垢忍辱,唾面自干,声吞气忍,委曲周全,委曲成全,委曲求全,宽宏大度,忍无可忍,忍气吞声,忍痛割爱,忍耻偷生,忍耻含垢,忍辱偷生,忍辱含垢,忍辱含羞,忍辱求全,忍辱负重,折腰五斗,折腰升斗,气忍声吞,痛不堪忍,百忍成金,相忍为国,退避三舍,韬晦待时,顾全大局,饮气吞声,含羞忍耻,忍泪含悲,忍耻苟活。
- 1、吞声忍恨 tūn shēng rěn hèn - 释义:吞声忍恨 吞声:不敢出声;忍恨:强忍怨恨。指受了气勉强忍耐,有话不敢说出来。 - 出处: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从今后忍气吞声,再不敢嚎咷痛哭。" 
- 2、五斗折腰 wǔ dǒu zhé yāo - 释义:五斗折腰 五斗:五斗米,指微薄的官俸;折腰:弯腰行礼。为微薄的俸禄而对上级卑躬屈膝。 - 出处:《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 
- 3、仰人鼻息 yǎng rén bí xī - 释义:仰人鼻息 仰:依赖;鼻息:呼吸。依靠他人的呼吸而生存。比喻靠人家而生存;必然看人家的脸色行事;而没有自己的独立性。 -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袁绍传》:“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犹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 
- 4、动心忍性 dòng xīn rěn xìng - 释义:动心忍性 动心:使内心惊动;忍性:使性格坚韧。指不顾外界阻力,坚持下去。 -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下》:“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5、包羞忍耻 bāo xiū rěn chǐ - 释义:包羞忍耻 包:包容,藏;忍:容忍,忍耐。容忍羞愧与耻辱。 - 出处:唐 杜牧《题乌江亭》诗:“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 6、吞声忍气 tūn shēng rěn qì - 释义:吞声忍气 吞声:不敢出声;忍:忍耐。形容受了气而勉强忍耐,不敢出声。 - 出处:元 高文秀《黑旋风》第一折:“我只是吞声忍气,匿迹潜形。” 
- 7、吞声忍泣 tūn shēng rěn qì - 释义:吞声忍泣 吞声:有话不敢说出来。流泪入口,不敢哭出声响。形容无声地悲泣 -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段氏》:“我所以吞声忍泣者,为无儿耳。” 
- 8、含垢忍辱 hán gòu rěn rǔ - 释义:含垢忍辱 含:包容;垢:通“诟”;耻辱。指容忍耻辱。 -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曹世叔妻传》:“有善莫名,有恶莫辞,忍辱含垢,常若畏惧。” 
- 9、唾面自干 tuò miàn zì gān - 释义:唾面自干 别人往自己脸上吐唾沫,不擦掉而让它自干。形容受了污辱,极度容忍,不加反抗。 - 出处:《新唐书 娄师德传》:“其弟守代州,辞之官,教之耐事。弟曰:‘有人唾面,洁之乃已。’师德曰:‘未也,洁之,是违其怒,正使自干耳。’” 
- 10、声吞气忍 shēng tūn qì rěn - 释义:声吞气忍 吞:咽下。形容受了气勉强忍耐,不敢出声抗争 - 出处:明·高明《琵琶记·瞷询衷情》:“夫人,非是我声吞气忍,只为你爹行势逼临,怕他知我要归去,将人厮禁。” 
- 11、委曲周全 wěi qǔ zhōu quán - 释义:委曲周全 委曲:同“委屈”,曲意求全。曲意迁就,以求得事情的完成 -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七卷:“我只要委曲周全称家主一桩大事,并无欺心。若有苟且,天地不容。” 
- 12、委曲成全 wěi qǔ chéng quán - 释义:委曲成全 指使自己受委屈,来成全别人。亦作“委曲周全”。 - 出处:明·李贽《续焚书·答骆副使》:“夫自用则不能容物,无用又不能理物,其得尔三载于滇中者,皆我公委曲成全之泽也。” 
- 13、委曲求全 wěi qū qiú quán - 释义:委曲求全 勉强地去将就别人;以求得保全。也形容为顾全大局而做出忍让的姿态。委曲:曲意迁就。 - 出处:宋 欧阳修《滁州谢上表》:“知臣幸逢主圣而敢危言,悯臣不顾身微而当众怨,始终爱惜,委曲求全。” 
- 14、宽宏大度 kuān hóng dà dù - 释义:宽宏大度 指待人宽厚,度量大 - 出处:宋 张齐贤《洛阳搢绅旧闻记 安中令大度》:“中令宽宏大度,不妄喜怒。” 
- 15、忍无可忍 rěn wú kě rěn - 释义:忍无可忍 忍:忍受;忍耐;无:无法。再也无法忍受下去了。 -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孙礼传》:“宣王曰:‘且止,忍不可忍!” 
- 16、忍气吞声 rěn qì tūn shēng - 释义:忍气吞声 忍:忍耐。吞声:有话不敢说。形容受了气而强自忍下;不能说出来。 - 出处:元 关汉卿《鲁斋郎》:“你不如休和他争,忍气吞声罢!” 
- 17、忍痛割爱 rěn tòng gē ài - 释义:忍痛割爱 割爱:放弃心爱的东西。指不是出自本意忍痛地放弃心爱的东西 - 出处:王朔《我是你爸爸》:“爱情嘛,不管早晚,不分先后,我忍痛割爱。” 
- 18、忍耻偷生 rěn chǐ tōu shēng - 释义:忍耻偷生 忍受耻辱,苟且求生。同“忍垢偷生”。 -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六卷:“忍耻偷生为父仇,谁知奸计觅风流。劝君莫设虚言誓,湛湛青天在上头。” 
- 19、忍耻含垢 rěn chǐ hán gòu - 释义:忍耻含垢 含忍耻辱。同“忍辱含垢”。 - 出处:宋 苏轼《上韩枢密书》:“好兵始祸者既足以为后嗣之累,则凡忍耻含垢以全人命,其为子孙之福,审矣。” 
- 20、忍辱偷生 rěn rǔ tōu shēng - 释义:忍辱偷生 偷:苟且。忍受屈辱,苟且活命。 -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回:“止因未与将军一诀,故且忍辱偷生。” 
- 21、忍辱含垢 rěn rǔ hán gòu - 释义:忍辱含垢 忍、含:忍受。忍受耻辱。 - 出处:汉 班昭《女诫》:“谦让恭敬,先人后己;有善莫名,有恶莫辞;忍辱含垢,常若畏惧,是谓卑弱下人也。” 
- 22、忍辱含羞 rěn rǔ hán xiū - 释义:忍辱含羞 忍、含:忍受。忍受耻辱。 - 出处:《后汉书·曹世叔妻传》:“有善莫名,有恶莫辞,忍辱含垢,常若畏惧,是谓卑弱下人也。” 
- 23、忍辱求全 rěn rǔ qiú quán - 释义:忍辱求全 忍受屈辱以求保全整个大局 
- 24、忍辱负重 rěn rǔ fù zhòng - 释义:忍辱负重 忍受耻辱;承当重任。指为了重任而忍受一切屈辱。 -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陆逊传》:“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 
- 25、折腰五斗 shé yāo wǔ dòu - 释义:折腰五斗 折腰:弯腰。五斗:五斗米。为五斗米而弯腰。比喻忍受屈辱。亦作“折腰升斗”。 - 出处:《晋书·陶潜传》:“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 26、折腰升斗 zhé yāo shēng dòu - 释义:折腰升斗 折腰:弯腰。比喻忍受屈辱 - 出处:宋·杨泽民《六么令·壬寅四月扶病外邑催租寄内》词:“折腰升斗,辜负当年旧松菊。” 
- 27、气忍声吞 qì rěn shēng tūn - 释义:气忍声吞 受了气而勉强忍耐,不说什么话。形容窝囊。 - 出处: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一折:“他一世儿为人,半世儿孤贫,气忍声吞,何日酬恩。” 
- 28、痛不堪忍 tòng bù kān rěn - 释义:痛不堪忍 堪:可;忍:忍耐。疼痛或悲痛到极点,以至于忍受不了 - 出处:宋·洪迈《夷坚丁志·陈通判女》:“过岭下,小石损我足,仆地移时,至今犹痛不堪忍。” 
- 29、百忍成金 bǎi rěn chéng jīn - 释义:百忍成金 形容忍耐的可贵。 - 出处:《旧唐书 孝友传 张公艺》:“郓州寿张人张公艺,九代同居……麟德中,高宗有事泰山,路过郓州,亲幸其宅,问其义由。其人请纸笔,但书百余‘忍’字。” 
- 30、相忍为国 xiāng rěn wèi guó - 释义:相忍为国 忍:容忍。为了国家的利益而作一定的让步。 -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元年》:“鲁以相忍为国也,忍其外不忍其内,焉用之?” 
- 31、退避三舍 tuì bì sān shè - 释义:退避三舍 后退九十里。比喻为避免冲突;向对方作出回避或让步。舍:古时行军;一舍为三十里。 -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三年》:“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 32、韬晦待时 tāo huì dài shí - 释义:韬晦待时 谓掩藏锋芒,隐匿踪迹,等待时机。 - 出处:茅盾《蚀·动摇》:“辛亥那年国光就加入革命,后来时事日非,只好韬晦待时。” 
- 33、顾全大局 gù quán dà jú - 释义:顾全大局 顾全:顾及;使不受损害;大局:全盘或整体;多指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一切言论、行动都要从全局出发;不使受到损害。 -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4回:“总求大人格外赏他们个体面,堵堵他们的嘴。这是卑职顾全大局的意思。” 
- 34、饮气吞声 yǐn qì tūn shēng - 释义:饮气吞声 谓不喘气,不做声。形容忧惧惶恐。 - 出处:南朝·梁·任孝恭《为汝南王檄魏文》:“关东英俊,河北雄才,痛桑梓沦芜,室家颠殒,饮气吞声,志申雠怨。” 
- 35、含羞忍耻 hán xiū rěn chǐ - 释义:含羞忍耻 含、忍:忍受。指忍受羞辱。 - 出处:唐·杜牧《题乌江亭》诗:"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 36、忍泪含悲 rěn lèi hán bēi - 释义:忍泪含悲 忍着眼泪,含着悲痛。形容勉强克制着悲伤。 - 出处:明·罗贯中《粉妆楼》第六十三回:"柏爷坐上公案,左右排班已毕,只得忍泪含悲,吩咐升炮开刀。" 
- 37、忍耻苟活 rěn chǐ gǒu huó - 释义:忍耻苟活 忍受屈辱,苟且活命。 -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十:"莫说生前被人唾骂,就是死后亦有何颜见彼!与其忍耻苟活,何若从容就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