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含五字的四字词语有哪些(包含五字的成语_包含五字的四字词语):七相五公,三三五五,三下五除二,三五成群,九五之位,九五之尊,二一添作五,人五人六,八门五花,博览五车,去天尺五,各打五十大板,大烹五鼎,如坠五里雾中,如堕五里雾中,恨五骂六,感篆五中,拔十失五,拔十得五,挨三顶五,捱三顶五,攒三聚五,攒三集五,日诵五车,牵五挂四,猜三划五,目迷五色,腹载五车,过五关斩六将,连三接五,连三跨五,隔三差五,马中关五,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过五关,斩六将,铭诸五内,铭感五内,郭公夏五,牵四挂五。
1、七相五公 qī xiāng wǔ gōng
释义:七相五公 语出《文选·班固〈西都赋〉》:“冠盖如云,七相五公。”吕向注:“七相:谓车千秋、黄霸、王商、王嘉、韦贤、平当、魏相。五公:张汤、萧望之、冯奉世、史丹、张安世。公侯、御史大夫、将军,通称为公。”所举皆汉代公卿,后泛指众多的文武大臣。
出处:语出《文选·班固〈西都赋〉》:“冠盖如云,七相五公。”吕向注:“七相:谓车千秋、黄霸、王商、王嘉、韦贤、平当、魏相。五公:张汤、萧望之、冯奉世、史丹、张安世。公侯、御史大夫、将军,通称为公。”
2、三三五五 sān sān wǔ wǔ
释义:三三五五 三个一群,五个一伙。
出处:唐·李白《采莲曲》:“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3、三下五除二 sān xià wǔ chú èr
释义:三下五除二 珠算口诀。形容做事及动作干脆利索。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6回:“偶然在家闲一刻,便见他姊妹两个‘三下五除二’的不离手,‘五亩七分半’的不离口。”
4、三五成群 sān wǔ chéng qún
释义:三五成群 三个一伙;五个一群;指几个人在一起。
出处:明 余继登《典故纪闻》:“三五成群,高谈嬉笑。”
5、九五之位 jiǔ wǔ zhī wèi
释义:九五之位 九五:指帝位。指帝王的尊位
出处:《宋书·武帝纪》:“夫或跃在渊者,终飨九五之位。”
6、九五之尊 jiǔ wǔ zhī zūn
释义:九五之尊 九五:指帝位。旧指帝王的尊位。
出处:《周易 干》:“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7、二一添作五 èr yī tiān zuò wǔ
释义:二一添作五 本是珠算除法的一句口诀,是二分之一等于零点五的意思。比喻双方平分。
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二回:“好好儿的‘二一添作五’的家当,如今弄成‘三一三十一’了。”
8、人五人六 rén wǔ rén liù
释义:人五人六 装模作样,假正经。
出处:王朔《枉然不供》:“别看那小子装得五讲四美、人五人六的样儿,其实一肚子男盗女娼,背着人嘴脏着呢。”
9、八门五花 bā mén wǔ huā
释义:八门五花 八门:八门阵;五花:五行阵。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
出处:清·张潮《虞初新志》:“群峰乱峙,四布罗引,如平沙万幕,八门五花。”
10、博览五车 bó lǎn wǔ chē
释义:博览五车 博:广博;五车:五车书。广泛阅读很多书籍。形容学识渊博
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十卷:“才过子建,貌赛潘安。胸中博览五车,腹内广罗千古。”
11、去天尺五 qù tiān chǐ wǔ
释义:去天尺五 ①谓与宫廷相近。②极言地势之高。
出处:宋·黄庭坚《醉蓬莱》词:“尽道黔南,去天尺五。”
12、各打五十大板 gè dǎ wǔ shí dà bǎn
释义:各打五十大板 各:各自。给双方同样的待遇或不分清责任,让双方共同承担责任
出处:刘心武《钟鼓楼》第五章:“七姑‘各打五十大板’地尖声评论说:‘这是怎么回子事哟?瞧你们请来的这些个人!’”
13、大烹五鼎 dà pēng wǔ dǐng
释义:大烹五鼎 烹:烧煮;五鼎:古代士大夫祭祀用的祭品。指吃饭食物精美。形容生活奢侈豪华
出处: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一回:“就使住的是深居九重,吃的是大烹五鼎,看来似是快乐无比的,却是心窝儿里头常做个天人的战场。”
14、如坠五里雾中 rú zhuì wǔ lǐ wù zhōng
释义:如坠五里雾中 坠:落下。比喻陷入一片混沌糊涂的境地,令人摸不着头脑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刘谓王曰:‘渊源真可!’王曰:‘卿故坠其云雾中’。”
15、如堕五里雾中 rú duò wǔ lǐ wù zhōng
释义:如堕五里雾中 好象掉在一片大雾里。比喻陷入迷离恍惚、莫名其妙的境地。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张楷传》:“性好道术,能作五里雾。”
16、恨五骂六 hèn wǔ mà liù
17、感篆五中 gǎn zhuàn wǔ zhōng
释义:感篆五中 篆:铭刻;五中:内心。形容使人内心深受感动
出处:李脃人《暴风雨前》第四部分:“在府厚扰月余,承以家人待我,感篆五中!”
18、拔十失五 bá shí shī wǔ
释义:拔十失五 指选拔人才而失其半数。
出处:《三国志 蜀书 庞统传》:“今拔十失五,犹得其半,而可以崇迈世数,使有志者自励,不亦可乎?”
19、拔十得五 bá shí dé wǔ
释义:拔十得五 想选拔十个,结果只选得五个。指选拔人才不容易。
出处:《新唐书 张九龄传》:“夫吏部尚书、侍郎,以贤而授者也,岂不能知人?如知之难,拔十得五,斯可矣。”
20、挨三顶五 āi sān dǐng wǔ
释义:挨三顶五 形容人多,连接不断。
出处: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穷马周遭际卖塠媪》第五卷:“但见红尘滚滚,车马纷纷,许多商贩客人驮着货物,挨三顶五的进店安歇。”
21、捱三顶五 āi sān dǐng wǔ
释义:捱三顶五 形容人群拥挤,接连不断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卖油郎独占花魁》:“覆帐之后,宾客如市,捱三顶五,不得空闲。”
22、攒三聚五 cuán sān jù wǔ
释义:攒三聚五 三三五五聚在一起。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2回:“暖阁之中有一玉石条盆,里面攒三聚五栽着一盆单瓣水仙。”
23、攒三集五 zǎn sān jí wǔ
释义:攒三集五 见“攒三聚五”。
出处:冰心《寄小读者》十一:“忆起昨夜那些小孩子,接过礼物,攒三集五,聚精凝神,一层层打开包裹的光景。”
24、日诵五车 rì sòng wǔ chē
释义:日诵五车 一天诵读好多书。五车,形容书多。
出处:宋·朱熹《答陈师德书》:“不然,则虽广求博取,日诵五车,亦奚益于学哉?”
25、牵五挂四 qiān wǔ guà sì
释义:牵五挂四 谓接连不断。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于是接二连三,牵五挂四,将一条街烧得如‘火焰山’一般。”
26、猜三划五 cāi sān huà wǔ
释义:猜三划五 喝酒时划拳行酒令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3回:“差人道:‘今日且吃酒,明日再说。’当夜猜三划五,吃了半夜。”
27、目迷五色 mù mí wǔ sè
释义:目迷五色 迷:迷乱;五色:指各种颜色。眼睛被五彩缤纷的事物所迷惑。形容色彩纷呈;使人眼花缭乱;也形容事物错综复杂;辨不清本质所在。
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28、腹载五车 fù zài wǔ chē
释义:腹载五车 比喻读书甚多,知识渊博。
出处:庄周《庄子 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29、过五关斩六将 guò wǔ guān zhǎn liù jiàng
释义:过五关斩六将 比喻克服重重困难。这是《三国演义》中描写关羽的故事
出处:《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76回:“这如今万世之下,那一个不说道过五关斩六将、掀天揭地的好大丈夫?”
30、连三接五 lián sān jiē wǔ
释义:连三接五 同“连三接二”。
出处:清·顾禄《清嘉录·放断鹞》:“晚或系灯于线之腰,连三接五,曰鹞灯。”
31、连三跨五 lián sān kuà wǔ
释义:连三跨五 形容动作迅速。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说着,出门下阶,嗖的一声,托地跳上房去,顺着那屋脊,迈步如飞,连三跨五,霎时间不见踪影。”
32、隔三差五 gé sān chà wǔ
释义:隔三差五 比喻时常发生
出处:萧红《回忆鲁迅先生》:“牛奶,鸡汤之类,为了医生所嘱也隔三差五地吃着。”
33、马中关五 mǎ zhōng guān wǔ
释义:马中关五 犹言鲁鱼亥豕。
出处:唐·颜真卿《干禄字书》序:“备存往制,笔削所误,抑有前闻,岂唯豕上加三,盖亦马中关五。”
34、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má què suī xiǎo,wǔ zàng jù quán
释义: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比喻事物体积或规模虽小,具备的内容却很齐全。
出处:钱钟书《围城》:“‘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机器当然应有尽有,就是不大牢。”
35、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jūn zǐ zhī zé,wǔ shì ér zhǎn
释义: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泽:原指雨露,引申为祖业;斩:衰败。君子的祖业,经过五代就会衰败,最终断绝。
出处:《孟子·离娄下》:"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小人之泽,五世而斩。"
36、过五关,斩六将 guò wǔ guān,zhǎn liù jiàng
释义:过五关,斩六将 过了五个关口,斩了六员大将。比喻英勇无比。也比喻克服重重困难。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七回:"关云长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
37、铭诸五内 míng zhū wǔ nèi
释义:铭诸五内 五内:五脏,指内心。深深刻在内心深处,永远不会忘记。
出处:《旧唐书·李德裕传》:"置之座隅,用比韦弦之益;铭诸心腑,何啻药石之功。"
38、铭感五内 míng gǎn wǔ nèi
释义:铭感五内 比喻内心非常感激。
出处:明·罗贯中《粉妆楼》第八十回:"这是万岁的龙恩,臣等铭感五内。"
39、郭公夏五 guō gōng xià wǔ
释义:郭公夏五 《春秋》一书中,“郭公”下未记事,“夏五”后缺“月”字。比喻文字脱漏。
出处:《春秋·庄公二十四年》:"冬,戎侵曹。曹羁出奔陈。赤归于曹。郭公。"《春秋·桓公十四年》:"十有四年春正月,公会郑伯于曹。无冰。夏五。"
40、牵四挂五 qiān sì guà wǔ
释义:牵四挂五 牵:牵扯,连带。指许多人或事互相牵连,关系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