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围起来的成语(形容包围住的成语):十围五攻,围城打援,围追堵截,地网天罗,天罗地网,密不通风,怀山襄陵,放虎自卫,日坐愁城,水楔不通,水泄不透,水泄不通,聚而歼之,风雨不透,水洩不通,独坐愁城。
1、十围五攻 shí wén wǔ gōng
释义:十围五攻 兵力超过敌人十倍就可以包围它,超过五倍就可以攻击它。
出处:《孙子·谋攻》:“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
2、围城打援 wéi chéng dǎ yuán
释义:围城打援 指一种战术。进攻的一方以部分兵力包围据守城镇之敌,诱使敌人从其他地方派兵援救,然后以事先部署好的主力部队歼灭敌人的援军。
出处: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五章:“‘围城打援’的办法,不是常使用吗?”
3、围追堵截 wéi zhuī dǔ jié
释义:围追堵截 把军队分成几路同时进行包围式的追击,将敌人堵截成几块,加以消灭
出处: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
4、地网天罗 dì wǎng tiān luó
释义:地网天罗 天罗:张在空中捕鸟的网。天空地面,遍张罗网。指上下四方设置的包围圈。比喻对敌人、逃犯等的严密包围。
出处:《大宋宣和遣事》亨集:“才离阴府恓惶难,又值天罗地风灾。”元 无名氏《锁魔镜》第三折:“天兵下了天罗地网者,休要走了两洞妖魔。”
5、天罗地网 tiān luó dì wǎng
释义:天罗地网 天空和地面所张设的罗网。比喻严密的包围圈。多指对敌人、逃犯的严密的防范。罗:捕鸟的网。
出处:元 无名氏《锁魔镜》第三折:“天兵下了天罗地网者,休要走了两洞妖魔。”
6、密不通风 mì bù tōng fēng
释义:密不通风 形容包围紧密或防卫严密,连风也透不进去。
出处:元 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但要访的孤儿有影踪,必然把太平庄上兵围拥,铁桶般密不通风。”
7、怀山襄陵 huái shān xiāng líng
释义:怀山襄陵 谓洪水汹涌奔腾溢上山陵。
出处:《尚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
8、放虎自卫 fàng hǔ zì wèi
释义:放虎自卫 放出老虎来保卫自己。比喻利用坏人而自招灾祸。
出处:晋 常璩《华阳国志 公孙述刘二牧志》:“此所谓独坐穷山,放虎自卫者也。”
9、日坐愁城 rì zuò chóu chéng
释义:日坐愁城 愁城:比喻为忧愁所包围。整天沉浸在愁苦之中。
出处:宋·范成大《次韵代答刘文潜》诗:“一曲红窗声里怨,如今分作两愁城。”
10、水楔不通 shuǐ xiē bù tōng
释义:水楔不通 见“水泄不通”。
出处:《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敕既下,水楔不通,川县相知,榜标道路。”
11、水泄不透 shuǐ xiè bù tòu
释义:水泄不透 同“水泄不通”。
出处:鲁迅《而已集·扣丝杂感》:“我觉得他的身边便总有几个包围的人们,围得水泄不透。”
12、水泄不通 shuǐ xiè bù tōng
释义:水泄不通 泄:泄漏。原意为水都流不出去。形容拥挤和包围得非常严密。
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德山门下,水泄不通,佛事门中,风行草偃。”
13、聚而歼之 jù ér jiān zhī
释义:聚而歼之 聚:会集,包围;歼:消灭。把敌人包围起来消灭
出处: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五章:“也不敢大胆放手诱敌深入,聚而歼之。”
14、风雨不透 fēng yǔ bù tòu
释义:风雨不透 风刮不进,雨水透不过。形容封闭或包围得十分紧密。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9回:“正值宝钗等下车,众婆娘媳妇正围随的风雨不透,但见一个小道士滚了出来。”
15、水洩不通 shuǐ xiè bù tōng
释义:水洩不通 汇:排泄。象是连水也流不出去。形容拥挤或包围的非常严密。同“水泄不通”。
16、独坐愁城 dú zuò chóu chéng
释义:独坐愁城 愁:忧愁。独自坐在忧愁的城中。比喻独自为忧愁所包围。
出处:汉·李陵《答苏武书》:"身之穷困,独坐愁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