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作品好的成语(形容优秀的文学作品非常多的成语):入木三分,出神入化,击碎唾壶,力透纸背,叹为观止,呼之欲出,唾壶击碎,巧夺天工,曲高和寡,独具匠心,笔酣墨饱,美女簪花,跃然纸上,跃跃纸上,跳跃纸上,韦编三绝,纸上跃然。
1、入木三分 rù mù sān fēn
释义:入木三分 本指书法笔力苍劲有力。后比喻见解透彻;议论深刻。
出处:唐 张怀瓘《书断 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2、出神入化 chū shén rù huà
释义:出神入化 神:神妙;化:指化境;极高超的境界。超出神妙;进入化境。形容技艺达到非常高超的境界。
出处: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我不曾出声,他连忙答应。”金圣叹批:“真正出神入化之笔。”
3、击碎唾壶 jī suì tuò hú
释义:击碎唾壶 唾壶:古代的痰盂。形容对文学作品的高度赞赏。
出处:《晋书 王敦传》:“以如意打唾壶为节,壶边尽缺。”
4、力透纸背 lì tòu zhǐ bèi
释义:力透纸背 力:笔力。透:穿过。形容书法遒劲有力;笔锋简直要透到纸的背面。也比喻文学作品立意深刻或刻画人物极有功力。
出处:唐 颜真卿《张长史十二意笔法记》:“其用锋,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成功之极也。”
5、叹为观止 tàn wéi guān zhǐ
释义:叹为观止 看到这里就够了;不必再看别的。指赞美所见的事物好到极点。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九年》:“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
6、呼之欲出 hū zhī yù chū
释义:呼之欲出 呼:招呼;之:代词;指代呼唤的对象;欲:就要。指好像叫他一声;他就会出来似的。形容画像非常逼真。也形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刻画十分生动。
出处:宋 苏轼《郭忠恕画赞序》:“空蒙寂历,烟雨灭没,恕先在焉,呼之或出。”
7、唾壶击碎 tuò hú jī suì
释义:唾壶击碎 唾壶:古代的痰盂。形容对文学作品的高度赞赏。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豪爽》:“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
8、巧夺天工 qiǎo duó tiān gōng
释义:巧夺天工 天工:指自然形成的非常精巧;超过了自然。形容制作技艺之高超。
出处:晋 郭璞《葬书》:“微妙在智,触类而长,玄通阴了,巧夺造化。”
9、曲高和寡 qǔ gāo hè guǎ
释义:曲高和寡 曲:乐曲。高:高雅。和:和谐地跟着唱。寡:少。乐曲的格调越高;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原比喻知音难觅。现多用于比喻言行卓越不凡、艺术作品等高雅深奥;很难有人理解或接受。
出处:战国 楚 宋玉《对楚王问》:“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10、独具匠心 dú jù jiàng xīn
释义:独具匠心 匠心:巧妙的心思。具有独特的巧妙心思。多指技术或艺术方面有创造性。
出处:唐 张佑《题王右丞山水障》:“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
11、笔酣墨饱 bǐ hān mò bǎo
释义:笔酣墨饱 指文章表达流畅,内容充足。
出处:秦牧《艺海拾贝 巨日》:“那些作品的作者在节骨眼上,没有真正做到笔酣墨饱,因此,便不能获得预期的作用了。”
12、美女簪花 měi nǚ zān huā
释义:美女簪花 簪:插戴。形容书法娟秀。也比喻诗文清新秀丽。
出处:南朝 梁 袁昂《古今书评》:“卫常书,如插花美人,舞笑镜台。”
13、跃然纸上 yuè rán zhǐ shàng
释义:跃然纸上 跃然:跳跃;活跃的样子。形容好像活的一样;跳跃在纸面上。
出处:清 薛雪《一瓢诗话》:“如此体会,则诗神诗旨,跃然纸上。”
14、跃跃纸上 yuè yuè zhǐ shàng
释义:跃跃纸上 活跃地显现在纸上。形容描写生动逼真
出处: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一回:“即劣如秃僮,傻如跛婢,戆如屠户,懒如酒徒,淫如碧桃,狠如肇受,亦各有真面面,跃跃纸上。”
15、跳跃纸上 tiào yuè zhǐ shàng
释义:跳跃纸上 活跃地显现在纸上。形容描写生动逼真
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凡例》:“其面目精神,跳跃纸上,勃勃欲生,况加以优孟摹拟乎。”
16、韦编三绝 wéi biān sān jué
释义:韦编三绝 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
17、纸上跃然 zhǐ shàng yuè rán
释义:纸上跃然 跃然:生动形象地呈现。生动形象地呈现在纸上。形容文学作品叙述描写真实生动。
出处:清·薛雪《一瓢诗话》卷三十三:"如此体会,则诗神诗旨,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