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圣人也会犯错的成语:木朽蛀生,伯俞泣杖,刀山剑树,复蹈其辙,复蹈前辙,如出一辙,宽大为怀,幡然悔悟,弃瑕录用,惩前毖后,接二连三,接踵而至,接连不断,摸棱两可,模棱两可,比肩而立,牵五挂四,犯天下之不韪,犯颜极谏,犯颜直谏,犯颜苦谏,络绎不绝,翻然悔悟,翻然悔过,聪明一世,聪明一世,懵懂一时,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蒲鞭示辱,蹈其覆辙,连三接二,随踵而至,风流罪犯,靡哲不愚,抱罪怀瑕,录用弃瑕,失晨之鸡,失旦之鸡,君子之过,错上加错,人孰无过。
1、木朽蛀生 mù xiǔ zhù shēng
释义:木朽蛀生 朽:腐烂。木朽腐烂就会生虫子。比喻失去检点就会犯错误。
出处:明·唐顺之《信陵君救赵论》:"信陵君不忌魏王,而径请之如姬,其素窥魏王之疎也;如姬不忌魏王而敢于窃符,其素恃魏王之宠也,木朽而蛀生之矣。"
2、伯俞泣杖 bó yú qì zhàng
释义:伯俞泣杖 伯俞:古代孝子名。形容对父母极为孝顺
出处: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二卷:“毛义捧檄,为亲之存;伯俞泣杖,因母之老。”
3、刀山剑树 dāo shān jiàn shù
释义:刀山剑树 佛教所说的地狱之刑。形容极残酷的刑罚。
出处:《阿含经 九众生居品》:“设罪多者当入地狱,刀山剑树,火车炉炭,吞饮融铜。”
4、复蹈其辙 fù dǎo qí zhé
释义:复蹈其辙 蹈:踏上;辙:车轮辗过的痕迹。比喻不吸取教训,重犯错误
出处:《宋史·子砥传》:“今复蹈其辙,譬人畏虎,唁虎以肉,食尽终必食人。”
5、复蹈前辙 fù dǎo qián zhé
释义:复蹈前辙 蹈:踏上;前辙:先前车轮辗过的痕迹。重新踏上先前车轮辗过的痕迹。比喻不吸取教训,重犯错误。
出处:《后汉书·窦武传》:“今不想前事之失,复循覆车之轨。”
6、如出一辙 rú chū yī zhé
释义:如出一辙 辙:车辙;车轮压出的痕迹。象出自同一个车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出处:宋 洪迈《容斋三笔 奸鬼为人祸》:“二奸鬼之害人,如出一辙。”
7、宽大为怀 kuān dà wéi huái
释义:宽大为怀 宽大:对人宽宏大量;怀:胸怀。对别人抱有宽大的胸怀。
出处:冯玉祥《我所认识的蒋介石》第71章:“我们最好是宽大为怀,不为己甚。”
8、幡然悔悟 fān rán huǐ wù
释义:幡然悔悟 思想转变很快,彻底悔悟
出处:清·黄世仲《洪秀全演义》第八回:“话说谭绍洸听得冯云山这番议论,已幡然悔悟。”
9、弃瑕录用 qì xiá lù yòng
释义:弃瑕录用 原谅过去的过失,重新录用。
出处:三国 吴 陆瑁《与暨艳书》:“加今王业始建,将一大统,此乃汉高弃瑕录用之时也。”
10、惩前毖后 chéng qián bì hòu
释义:惩前毖后 惩:警戒:毖:谨慎;小心。吸取过去失败的教训;以后小心;不致重犯错误。
出处:《诗经 周讼 小毖》:“予其惩而毖后患。”
11、接二连三 jiē èr lián sān
释义:接二连三 一个接着一个;连续不断。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9回:“家中事情接二连三,也无暇及此。”
12、接踵而至 jiē zhǒng ér zhì
释义:接踵而至 踵:脚后跟;接踵:足跟相接。后头的人脚尖挨上前头人的脚跟;一个跟着一个来到。形容人特别多;络绎不绝。或事情连续不断地发生。也作“继踵而至”、“接踵而来”。
出处:《新编五代史平话 唐史下》:“是日唐主大军接踵而至。”
13、接连不断 jiē lián bù duàn
释义:接连不断 连续不间断。
出处: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陈设兵卫,自王宫起,直至光家之门,街衢皆满,接连不断。”
14、摸棱两可 mō léng liǎng kě
释义:摸棱两可 握持棱角,两端皆可。比喻遇事不决断可否,不分是非
出处:《旧唐书·苏味道传》:“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摸棱以持两端可矣。”
15、模棱两可 mó léng liǎng kě
释义:模棱两可 模棱:说话处事含混;两可:这样也行;那样也行。形容对事情的两面没有明确的态度或主张。
出处:《旧唐书 苏味道传》:“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
16、比肩而立 bǐ jiān ér lì
释义:比肩而立 比肩:并肩。肩并肩地站立。比喻彼此距离极近。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三》:“寡人闻之,千里而一士,是比肩而立;百世而一圣,若随踵而至。”
17、牵五挂四 qiān wǔ guà sì
释义:牵五挂四 谓接连不断。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于是接二连三,牵五挂四,将一条街烧得如‘火焰山’一般。”
18、犯天下之不韪 fàn tiān xià zhī bù wéi
释义:犯天下之不韪 犯:触犯;不韪:不是,错误。公然做天下都认为最大错误的事情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十一年》:“犯五不韪,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
19、犯颜极谏 fàn yán jí jiàn
释义:犯颜极谏 犯颜:冒犯君主或尊长的颜面、威严;极谏:以直言规劝(常用下对上)。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而极力规劝其改正错误。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下》:“犯颜极谏,臣不如东郭牙,请立以为谏臣。”
20、犯颜直谏 fàn yán zhí jiàn
释义:犯颜直谏 敢于冒犯尊长或皇上的威严而极力相劝。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下》:“犯颜极谏;臣不如东郭牙;请立以为谏臣。”
21、犯颜苦谏 fàn yán kǔ jiàn
释义:犯颜苦谏 指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当面直言规劝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6回:“今日公瑾怒责公覆,我等皆是他部下,不敢犯颜苦谏;先生是客,何故袖手旁观,不发一语?”
22、络绎不绝 luò yì bù jué
释义:络绎不绝 络绎:前后相连;连续不断。不绝:也是不断之意。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来往频繁;连续不断。也作“络绎不断”。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南匈奴传》:“窜逃去塞者,络绎不绝。”
23、翻然悔悟 fān rán huǐ wù
释义:翻然悔悟 悔悟:悔恨而醒悟。很快而彻底地转变。形容彻底觉悟过来;思想大转变。
出处:宋 朱熹《答袁机仲书》:“若能于此翻然悔悟,先取旧图分明改正。”
24、翻然悔过 fān rán huǐ guò
释义:翻然悔过 翻然:回飞的样子,形容转变很快;悔:悔恨。形容很快认识到过错而悔改
出处:唐·陆贽《贞元改元在赦制》:“李怀光若能翻然悔过,束身赴朝,念其尝有大勋,必当终始全护。”
25、聪明一世 cōng míng yī shì
释义:聪明一世 表示一个人一辈子聪明。
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若我断不出此事,枉自聪明一世。每日退堂,便将画图展玩,千思万想。”
26、聪明一世,懵懂一时 cōng míng yī shì,měng dǒng yī shí
释义:聪明一世,懵懂一时 懵懂:头脑不清楚或不能明辨事物。人一辈子都很精明,但有时一下子糊涂。指聪明人也会犯错误
出处: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五回:“我苏友白聪明一世,懵懂一时。我此行虽因叔命,原为寻访佳人。”
27、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cōng míng yī shì,hú tū yī shí
释义: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人一辈子都很精明,但有时一下子糊涂。指聪明人也会犯错误
出处:老舍《骆驼祥子》:“六十九岁的人了,反倒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教一群猴儿王八蛋给吃了。”
28、蒲鞭示辱 pú biān shì rǔ
释义:蒲鞭示辱 对有过错的人用蒲做的鞭子抽打,只是为了使他感到羞耻,并不使他皮肉受苦。旧时用于宣扬官吏的所谓宽仁。
出处:《快心编》第十回:“我若将此重棒责之,岂不是伤其肌肤,而使彼贻忧日后耶!古人有蒲鞭示辱则可矣。”
29、蹈其覆辙 dǎo qì fù zhé
释义:蹈其覆辙 蹈:踩;覆:颠倒;辙:车迹,指道路。重走别人翻车的路。比喻不接受教训,重犯别人犯过的错误。
出处:鲁迅《致郑振铎》:“实因鉴于自己看了翻板之《芥子园》而恨及创始之王氏兄弟,不欲自蹈其覆辙也。”
30、连三接二 lián sān jiē èr
释义:连三接二 犹言接连不断。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六回:“王夫人不免暗里落泪,悲女哭弟,又为宝玉耽忧.如此连三接二,都是不随意的事,那里搁得住?”
31、随踵而至 suí zhǒng ér zhì
释义:随踵而至 踵:脚后跟。一个跟着一个前来。形容人来得多,接连不断。
出处:《战国策·齐策三》:“子来,寡人闻之,千里而一士,是比肩而立,百世而一圣,若随踵而至也,今子一朝而见七士,则士不亦众乎!”
32、风流罪犯 fēng liú zuì fàn
释义:风流罪犯 指轻微的过失
出处:元·杨显之《酷寒亭》第三折:“把孩儿风流罪犯寻些个,吊着脚腕又不敢将脚尖那。”
33、靡哲不愚 mǐ zhé bù yú
释义:靡哲不愚 靡:没有;哲:哲人。没有一个哲人不出现愚蠢的时候。比喻任何人都会犯错误。
出处:《诗经·大雅·抑》:"人亦有言,靡哲不愚。"
34、抱罪怀瑕 bào zuì huái xiá
释义:抱罪怀瑕 瑕:美玉上的斑点,比喻缺点错误。指因犯过错误而感到内疚。
出处:《后汉书·蔡邕传》:"或有抱罪怀瑕,与下同疾,纲网弛纵,莫相举察。"
35、录用弃瑕 lù yòng qì xiá
释义:录用弃瑕 录用:录取使用;瑕:玉上的斑点,比喻错误。指对犯过错误、有游击战的人不予任用。
出处:唐·李翰《进张巡中丞传表》:"大易之戒,遏恶扬善,为国之体,录用弃瑕。"
36、失晨之鸡 shī chén zhī jī
释义:失晨之鸡 忘记报晓的雄鸡。比喻失职或犯错误的人。
出处:汉·曹操《选举令》:"失晨之鸡,思补更鸣。"
37、失旦之鸡 shī dàn zhī jī
释义:失旦之鸡 忘记报晓的雄鸡。比喻失职或犯错误的人。
出处:汉·曹操《选举令》:"失晨之鸡,思补更鸣。"
38、君子之过 jūn zǐ zhī guò
释义:君子之过 过:过错。品行高尚的人犯错误就象日蚀和月蚀,别人看得很清楚,只要改正,别人仍然敬仰他。
出处:《论语·子张》:"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从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39、错上加错 cuò shàng jiā cuò
释义:错上加错 本来已经错了,又犯了新的错误。
40、人孰无过 rén shú wú guò
释义:人孰无过 孰:谁。一般人谁能没有过失。旧时指一般人犯错误是难免的。
出处:《左传·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