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着急的四字成语有哪些?(用什么成语形容不着急):一口吸尽西江水,一声不响,一气呵成,不慌不忙,不顾一切,从容不迫,倒悬之急,坐不安席,坐以待旦,坐立不安,处之泰然,如解倒悬,如饥似渴,度日如岁,度日如年,归心似箭,归心如箭,心急如火,心急如焚,心粗气浮,忧形于色,急不可待,急不可耐,急于事功,急于求成,急如星火,急如风火,惊慌失措,慢条斯理,手足无措,抓耳挠腮,按捺不住,火烧火燎,焦心劳思,累卵之危,迫不及待,万乘之国。
1、一口吸尽西江水 yī kǒu xī jìn xī jiāng shuǐ
释义:一口吸尽西江水 原是一气呵成、贯通万法的意思。后比喻过于性急,想一下子就达到目的。
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居士庞蕴》:“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2、一声不响 yī shēng bù xiǎng
释义:一声不响 指不发出一点声音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31回:“仿佛菊笑一声不响的闪了进来,像猫儿戏蝶一般,擒擒纵纵地把自己搏弄。”
3、一气呵成 yī qì hē chéng
释义:一气呵成 呵:呼气。一口气做成。形容文章结构紧凑;文气连贯。也比喻做一件事安排紧凑;迅速不间断地完成。
出处:明 胡应麟《诗薮 近体中》:“若‘风急天高’,则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实一意贯穿,一气呵成。”
4、不慌不忙 bù huāng bù máng
释义:不慌不忙 不慌张;不忙乱。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5卷:“只见翠翘不慌不忙地答道。”
5、不顾一切 bù gù yī qiè
释义:不顾一切 顾:顾惜,眷顾。什么都不顾
出处:叶圣陶《孤独》:“既然见到一点儿光,便不得不不顾一切地逃开。”
6、从容不迫 cóng róng bù pò
释义:从容不迫 从容:不慌不忙;镇静;不迫:不急促。形容临事不慌不忙;镇定沉着。
出处:魏兰《原序》:“当其临事之时,从容不迫,颜色不变,尤非庸常之辈所能及。”
7、倒悬之急 dào xuán zhī jí
释义:倒悬之急 倒悬:头向下、脚向上悬挂着。比喻极其艰难、危险的困境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当今之世,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如解倒悬也。”
8、坐不安席 zuò bù ān xí
释义:坐不安席 席:坐席。形容心中有事,坐立不安。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回:“祭足被囚于军府,甲士周围把守,水泄不通。祭足疑惧,坐不安席。”
9、坐以待旦 zuò yǐ dài dàn
释义:坐以待旦 旦:天亮。坐着等待天亮。比喻勤勉。
出处:《尚书 太甲上》:“先王昧爽丕显,坐以待旦,旁求俊彦。”
10、坐立不安 zuò lì bù ān
释义:坐立不安 坐着站着都不安宁。形容烦躁、紧张的样子。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37回:“今日天使李俊在家,坐立不安。”
11、处之泰然 chǔ zhī tài rán
释义:处之泰然 处:处理;对待;之:代词。泰: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样子。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沉着镇定。也指对事情无动于衷。也作“泰然处之”。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宋 朱熹注:“颜子之贫如此,而处之泰然,不以害其乐。”
12、如解倒悬 rú jiě dào xuán
释义:如解倒悬 比喻把人从危难中解救出来。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
13、如饥似渴 rú jī sì kě
释义:如饥似渴 形容要求很迫切;好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陈思王值传》:“迟奉圣颜,如饥似渴。”
14、度日如岁 dù rì rú suì
释义:度日如岁 同“度日如年”。
出处:宋·周邦彦《霜叶飞》词:“迢递望极关山,波穿千里,度日如岁难到。”
15、度日如年 dù rì rú nián
释义:度日如年 过一天觉得好像过一年那么长久。形容日子难熬。
出处:宋 柳永《戚氏》:“孤馆度日如年,风露渐变,悄悄至更阑。”
16、归心似箭 guī xīn sì jiàn
释义:归心似箭 想回家的心情像射出的箭一样急。形容想回家的心情十分急切。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94回:“不多时,穿过松林,渡过小溪,过了水月村,越过镜花岭,真是归心似箭。”
17、归心如箭 guī xīn rú jiàn
释义:归心如箭 想回家的心情象射出的箭一样快。形容回家心切。
出处:清 名教中人《好逑传》第12回:“ 承长兄厚爱,本当领教,只是归心似箭,今日立刻就要行了。”
18、心急如火 xīn jí rú huǒ
释义:心急如火 心里急得象着了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要看个十分饱。”金圣叹批:“心急如火,更不能待。”
19、心急如焚 xīn jí rú fén
释义:心急如焚 心里急得像着了火一样。形容心情极其焦急。焚:烧。
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7回:“我越发觉得心急如焚,然而也是没法的事,成日犹如坐在针毡上一般。”
20、心粗气浮 xīn cū qì fú
释义:心粗气浮 形容人不细心,不沉着。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0回:“毕竟当武官的心粗气浮,也不管跟前有人没有。”
21、忧形于色 yōu xíng yú sè
释义:忧形于色 形:表现。色:面色表情。忧愁的神色从脸上表现出来。
出处:《旧唐书·五行志》:“四年六月,天下旱,蝗食田,祷祈无效,上忧形于色。”
22、急不可待 jí bù kě dài
释义:急不可待 急:紧急;迫切;待:等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形容心情急切难耐。
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青蛾》:“逆害饮食,但思鱼羹,而近地则无,百里外始可购致。时厮骑皆被差遣,生性纯孝,急不可待,怀赀独往。”
23、急不可耐 jí bù kě nài
释义:急不可耐 急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怀急切或形势紧迫。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四回:“六个人刚刚坐定,胡统领已急不可耐,头一个开口就说:'我们今日非往常可比,须大家尽兴一乐。'”
24、急于事功 jí yú shì gōng
释义:急于事功 指做事急于求成。
出处: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我对于她终于很隔膜,我疑心她有点罗曼缔克,急于事功……”
25、急于求成 jí yú qiú chéng
释义:急于求成 急:急切地。急着要取得成功。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5回:“二都督道:‘急切不得下手!’”
26、急如星火 jí rú xīng huǒ
释义:急如星火 星火:流星。急迫得像一闪而过的流星一样。形容非常紧急。
出处:晋 李密《陈情表》:“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27、急如风火 jí rú fēng huǒ
释义:急如风火 急得像疾风烈火一样。形容十分急迫。
出处:《西游补》第九回:“你要图成和议,急如风火,却如何等得这三日过呢?”
28、惊慌失措 jīng huāng shī cuò
释义:惊慌失措 失措:举止失去常态;不知如何是好。形容惊恐慌张;不知如何是好。
出处:《北齐书 元晖业传》:“孝友临刑,惊惶失措,晖业神色自若。”
29、慢条斯理 màn tiáo sī lǐ
释义:慢条斯理 形容说话做事动作缓慢;不慌不忙。
出处: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金圣叹批:“写红娘从张生边来入闺中,慢条斯理,如不在意如在意。”
30、手足无措 shǒu zú wú cuò
释义:手足无措 措:安放。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31、抓耳挠腮 zhuā ěr náo sāi
释义:抓耳挠腮 又抓耳朵又搔腮帮子。形容高兴焦急等的样子。(挠、抓:搔)
出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1卷:“大郎听罢,气得抓耳挠腮没有是处。”
32、按捺不住 àn nà bù zhù
释义:按捺不住 按捺:抑制;克制。指激动、愤怒等感情无法抑制。
出处: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不想遇着许仙……按捺不住,一时冒犯天条。”
33、火烧火燎 huǒ shāo huǒ liǎo
释义:火烧火燎 燎:烘烤;烧烤。指火在燃烧;火在烘烤。形容心情十分焦灼急迫或疼痛难熬。
出处:魏巍《山雨》:“小嘎子火烧火燎地再也忍耐不住,就钻出磨房来。”
34、焦心劳思 jiāo xīn láo sī
释义:焦心劳思 形容人非常操心、担忧。
出处:宋 司马光《进五规状 远谋》:“臣窃见国家每边境有急,羽书相衔,或一方饥馑,饿莩盈野,则庙堂之上焦心劳思,忘寝废食以忧之。”
35、累卵之危 lěi luǎn zhī wēi
释义:累卵之危 好比堆叠起来的蛋,极容易打碎。比喻情况极危险。
出处:汉 刘向《极谏用外戚封事》:“王氏与刘氏亦且不并立,如下有泰山之安,则上有累卵之危。”
36、迫不及待 pò bù jí dài
释义:迫不及待 迫:急迫;待:等待。急迫得不再等待。形容心情非常着急。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回:“且系酒后游戏,该仙子何以迫不及待,不奏闻请旨。”
37、万乘之国 wàn shèng zhī guó
释义:万乘之国 乘:四匹马拉的车。指大国。一般指周朝。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