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病人情况危急的成语(形容病人病情危重的成语):险象迭生,一发千钧,九死一生,亡在旦夕,千钧一发,危在旦夕,危如朝露,危如累卵,厝火积薪,命若悬丝,在劫难逃,大厦将倾,奄奄一息,如火如荼,安如泰山,安如磐石,安然无事,安然无恙,岌岌可危,弹尽粮绝,朝不保夕,朝不虑夕,枕戈待旦,气息奄奄,病入膏肓,累卵之危,间不容发,险象环生,高枕无忧,高枕而卧,摇摇欲堕。
1、险象迭生 xian xiang die sheng
2、一发千钧 yī fà qiān jūn
释义:一发千钧 钧:古代重量单位;约等于现在三十斤。千万斤的重量吊在一根头发上;比喻情况万分危急。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枚乘传》:“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
3、九死一生 jiǔ sǐ yī shēng
释义:九死一生 九:表示次数或多数。形容多次经历生死危险而幸存。比喻情况极其危险。
出处:战国 楚 屈原《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唐 刘良注:“虽九死无一生,未足悔恨。”
4、亡在旦夕 wáng zài dàn xī
释义:亡在旦夕 旦:早晨;夕:晚上。灭亡只是早晚的事情
出处:《元史·外夷传一·高丽》:“大军已驻乎心腹,鼎鱼幕燕,亡在旦夕。”
5、千钧一发 qiān jūn yī fà
释义:千钧一发 钧:古时的计量单位;以三十斤为一钧。一根头发上拴着千钧重物。形容万分危急的情形。
出处:宋 程珌《程端明公洛水集 丙子轮对札子》第11卷:“肆我祖宗得请于上帝,假手鞑靼,连岁屏除,岌岌之千钧一发矣。”
6、危在旦夕 wēi zài dàn xī
释义:危在旦夕 形容危险就在眼前。旦夕:早晨和晚上;指很短时间之内。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太史慈传》:“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援,危在旦夕。”
7、危如朝露 wēi rú zhāo lù
释义:危如朝露 危险得象清早的露水,太阳一出就会消失。比喻处境极危险。
出处:《史记·商君列传》:“君之危若朝露,尚将延年益寿乎。”
8、危如累卵 wēi rú lěi luǎn
释义:危如累卵 比喻形势非常危险;如同堆起来的蛋;随时都有塌下打碎的可能。累:堆;卵:蛋。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四》:“当是时,魏危于累卵,天下之士相从谋。”
9、厝火积薪 cuò huǒ jī xīn
释义:厝火积薪 厝:同“措”;放置;薪:柴草。把火置放在堆积的柴草下面。比喻潜隐着极大的祸患。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贾谊传》:“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10、命若悬丝 mìng ruò xuán sī
释义:命若悬丝 比喻生命垂危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6回:“吾今命若悬丝,专望救援。”
11、在劫难逃 zài jié nán táo
释义:在劫难逃 劫:劫数。佛教指大灾难。原指命中注定;后指不可避免的灾难。
出处:元 无名氏《冯玉兰夜月泣江舟》:“那两个是船家将钱觅到,也都在劫数里不能逃。”
12、大厦将倾 dà shà jiāng qīng
释义:大厦将倾 高大的房屋即将倒塌。比喻即将崩溃的形势。
出处:明 梁辰鱼《浣纱记 论侠》:“我一身去国常回顾,若使齐事了便归乡土,只怕有大厦将倾,一木怎扶!”
13、奄奄一息 yǎn yǎn yī xī
释义:奄奄一息 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息:呼吸时进出的气。只剩下微弱的一口气。引申为事物即将消亡或毁灭。
出处: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87回:“惠王亲往问疾,见痤病势已重,奄奄一息。”
14、如火如荼 rú huǒ rú tú
释义:如火如荼 荼:音图。像火一样红;像茅草花一样白。比喻气势浩大而热烈。
出处:《国语 吴语》:“万人以为方阵,皆白裳、白旂、素甲、白羽之矰,望之如荼……左军亦如之,皆赤裳,赤旟,丹甲,朱羽之矰,望之如火。”
15、安如泰山 ān rú tài shān
释义:安如泰山 安:安稳;泰山:我国著名的高山;在山东省。像泰山一样稳固;形容事物十分稳固;不可动摇。
出处:西汉 枚乘《上书谏吴王》:“变所欲为,易如反掌,安于泰山。”
16、安如磐石 ān rú pán shí
释义:安如磐石 安;安稳;磐石:厚而重的大石头。像磐石一样安稳不动。形容稳固;不可动摇。
出处:先秦 荀况《荀子 富国》:“为名者否,为利者否,为忿者否,则国安于磐石,寿于旗翼。”
17、安然无事 ān rán wú shì
释义:安然无事 犹言平安无事。
出处:元 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哥哥当日在汉江之上,情愿舍了嫂嫂、侄儿,留您兄弟。岂知嫂嫂、侄儿安然无事。”
18、安然无恙 ān rán wú yàng
释义:安然无恙 安然:平安;恙:疾病;伤害;无恙:没有疾病、灾祸或事故。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现泛指经过动乱或灾害而平安无事;没有受到损害。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9卷:“按院照旧供职,陆公安然无恙。”
19、岌岌可危 jí jí kě wēi
释义:岌岌可危 岌岌:十分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形容形势极其危险。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上》:“天下殆哉,岌岌乎!”
20、弹尽粮绝 dàn jìn liáng jué
释义:弹尽粮绝 打仗时弹药用完;粮食也吃完了。形容情况困窘;处境危急。
出处:宋 魏了翁《故太府寺丞兼知兴元府利州路安抚郭公墓志铭》:“血战三日夜,矢尽援绝,遂死之。”
21、朝不保夕 zhāo bù bǎo xī
释义:朝不保夕 早晨不能保证晚上的情况。形容生活困难;也形容形势危急;难以预料。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元年》:“吾侪偷食,朝不保夕,何其长也。”
22、朝不虑夕 zhāo bù lǜ xī
释义:朝不虑夕 早晨不能知道晚上会变成什么样子或发生什么情况。形容形势危急,难以预料。
出处:晋 李密《陈情事表》:“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23、枕戈待旦 zhěn gē dài dàn
释义:枕戈待旦 戈:古代的一种兵器;和“矛”相似;旦:天亮。枕着武器躺着;等待天亮。形容杀敌心情急切;毫不松懈;时刻准备迎战。
出处:《晋书 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24、气息奄奄 qì xī yǎn yǎn
释义:气息奄奄 气息:呼吸时出入的气;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
出处:晋 李密《陈情表》:“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25、病入膏肓 bìng rù gāo huāng
释义:病入膏肓 膏肓:我国古代医学名称;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膈膜之间叫“肓”。古代认为“膏肓”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后形容病情严重到无法治疗的程度。也比喻事态严重;无法挽救。也作“病在膏肓”。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年》:“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公曰:‘良医也。’厚为之礼而归之。”
26、累卵之危 lěi luǎn zhī wēi
释义:累卵之危 好比堆叠起来的蛋,极容易打碎。比喻情况极危险。
出处:汉 刘向《极谏用外戚封事》:“王氏与刘氏亦且不并立,如下有泰山之安,则上有累卵之危。”
27、间不容发 jiàn bù róng fà
释义:间不容发 间:空隙。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情势非常危急。也指严谨完整;没有破绽。
出处:汉 枚乘《上书谏吴王》:“系绝于天,不可复结;坠入深渊,难以复出,其出不出,间不容发。”
28、险象环生 xiǎn xiàng huán shēng
释义:险象环生 险:危险。危险的局面不断产生。
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4回:“乃险象环生,祸机迫切。”
29、高枕无忧 gāo zhěn wú yōu
释义:高枕无忧 把枕头垫得高高的;无忧无虑地睡大觉。原形容平安无事;不必担忧。后也指思想麻痹;放松警惕。
出处:《旧五代史 世袭传二 高季兴》:“且游猎旬日不回,中外之情,其何以堪,吾高枕无忧矣。”
30、高枕而卧 gāo zhěn ér wò
释义:高枕而卧 垫高枕头安心地睡觉。形容无忧无虑。平安无事。
出处:《战国策·魏策一》:“事秦,则楚韩必不敢动;无楚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
31、摇摇欲堕 yáo yáo yù duò
释义:摇摇欲堕 摇摇:摇动,摇晃;堕:落下。形容十分危险,很快就要掉下来,或不稳固,很快就要垮台。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零四回:"众视之,见其色昏暗,摇摇欲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