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旗杆的形容词有哪些(形容旗杆笔直的成语大全有哪些):一泻千里,举枉措直,举直措枉,亭亭玉立,众曲不容直,力透纸背,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奋笔疾书,宿世冤家,念念有词,急转直下,无偏无倚,清正廉洁,直上直下,直木必伐,秉笔直书,笔笔直直,董狐直笔,质直浑厚,枉曲直凑,不畏强权,奋笔直书,阳秋可畏。
1、一泻千里 yī xiè qiān lǐ
释义:一泻千里 江河奔流直下;迅达千里。比喻文笔或曲调气势奔放、流畅。今又喻急剧持续地下降。
出处:宋 陈亮《与辛幼安殿撰书》:“大江在河,一泻千里。”
2、举枉措直 jǔ wǎng cuò zhí
释义:举枉措直 举:选拔,任用;枉:弯曲,比喻邪恶的人;措:罢黜;直:正直,比喻正直的人。起用奸邪者而罢黜正直者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3、举直措枉 jǔ zhí cuò wǎng
释义:举直措枉 举:选拔,任用;枉:弯曲,比喻邪恶的人;错:废置,罢黜;直:笔直,比喻正直的人。选用贤者,罢黜奸邪。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举直错诸枉,则民服。”
4、亭亭玉立 tíng tíng yù lì
释义:亭亭玉立 形容身材硕长秀美的女子或挺拔奇丽的花木。亭亭:高耸直立的样子;玉立:比喻身材高而美丽。
出处:《北齐书 徐之才传》:“白云初见空中有五色物,稍近,变成一美妇人,去地数丈,亭亭而立。”
5、众曲不容直 zhòng qū bù róng zhí
释义:众曲不容直 曲:弯曲,比喻邪恶;直:笔直,比喻正直。比喻在众多的坏人里不能容纳正直的人
出处:西汉·司马迁《淮南子·说山训》:“此所谓同污而异涂者,众曲不容直,众枉不容正。”
6、力透纸背 lì tòu zhǐ bèi
释义:力透纸背 力:笔力。透:穿过。形容书法遒劲有力;笔锋简直要透到纸的背面。也比喻文学作品立意深刻或刻画人物极有功力。
出处:唐 颜真卿《张长史十二意笔法记》:“其用锋,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成功之极也。”
7、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tài gōng diào yú,yuàn zhě shàng gōu
释义: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太公:指周初的吕尚,即姜子牙。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
出处:《武王伐纣平话》下卷:“姜尚因命守时,直钩钓渭水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尚自言曰:‘负命者上钩来!’”
8、奋笔疾书 fèn bǐ jí shū
释义:奋笔疾书 奋笔:提起笔来。指精神昂扬地挥笔快速书写。
出处:宋 张克庄《题方汝一班师赞后》:“或隐匿未彰,而奋笔疾书;或一语之乖谬,或一行之谄曲,虽其人之骨已朽,必绳以《春秋》之法,读之使人汗出。”
9、宿世冤家 sù shì yuān jiā
释义:宿世冤家 指有前世仇怨。形容积怨很深。也用作昵称
出处:宋·道山先生《道山清话》:“宿世冤家,五年夫妇,从今以往,不打这鼓。”
10、念念有词 niàn niàn yǒu cí
释义:念念有词 念念:嘴里连续不断地叨念着;有词:有像歌诀似的词语。旧指有法术的人掐诀念咒;或指和尚念经以及说祈祷的话等。现指低声自语;或含糊不清地说个不停。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手里捻珠,口内念念有词,往那巽地上吹了一口气,忽的吹降去,便是一狂风。”
11、急转直下 jí zhuǎn zhí xià
释义:急转直下 急:突然;转:转变。形容形势、情况等。突然转变;并且立刻顺势发展下去。
出处:茅盾《子夜》十七:“伯韬!时局到底怎样,各人各有看法!也许会急转直下。”
12、无偏无倚 wú piān wú yǐ
释义:无偏无倚 谓笔直而无偏斜。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当中却有一条无偏无倚的荡平大路。”
13、清正廉洁 qīng zhèng lián jié
释义:清正廉洁 品行端正,为人正直廉洁
出处:陆文夫《上山的和下山的》:“因为有很多人开始时都是想当一个清正廉洁的官,天长日久之后就忘记了初衷。”
14、直上直下 zhí shàng zhí xià
释义:直上直下 ①上下一贯。②从上到下,从头到脚。③形容陡直。
出处:《朱子全书》卷四:“凡事都分做两边,是底放一边,非底放一边。是底是天理,非底是人欲。是即守而勿失,非即去而不留:此治一身之法也。治一家则分别一家之是非,治一邑则分别一邑之邪正,推而一州一路以至天下,莫不皆然:此~之道。”
15、直木必伐 zhí mù bì fá
释义:直木必伐 直木:笔直的树木;伐:砍。成材的树必被砍伐。比喻正直的人容易招怨。
出处:《逸周书·周祝》:“甘泉必竭,直木必伐。”《庄子·山木》:“是故其行列不斥,而外人卒不得害,是以免于患。直木先伐,甘井先竭。”
16、秉笔直书 bǐng bǐ zhí shū
释义:秉笔直书 秉:握。书写史实不隐讳
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第35回:“我是秉笔直书,悬之国门,不能增损一字。”
17、笔笔直直 bǐ bǐ zhí zhí
释义:笔笔直直 非常直,没有曲折、弯弧或棱角
出处:朱自清《巴黎》:“夹道两行树,笔直笔直地向凯旋门奔凑上去。”
18、董狐直笔 dǒng hú zhí bǐ
释义:董狐直笔 董狐:春秋时晋国的史官。直笔:根据事实,如实记载。指敢于秉笔直书,尊重史实,不阿权贵的正直史家。
出处:《左传·宣公二年》载:赵穿杀晋灵公,身为正卿的赵盾没有管,董狐认为赵盾应负责任,便在史策上记载说“赵盾弑其君”。为赵盾所杀。后孔子称赞说:“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19、质直浑厚 zhì zhí hún hòu
释义:质直浑厚 质朴厚重。形容诗文书画的笔力、风格
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韩吏部下》:“语多质直浑厚,计应似其为人。”
20、枉曲直凑 wǎng qǔ zhí còu
释义:枉曲直凑 指在弯曲的路上却笔直地往前走。形容人笨拙死板而不知变通。
21、不畏强权 bu wei qiang quan
释义:不畏强权 强权,指强权和凶暴的势力。不惧怕强权和凶暴的势力,坚持正义斗争。
22、奋笔直书 fèn bǐ zhí shū
释义:奋笔直书 奋笔:提起笔来。指精神昂扬地挥笔快速书写。同“奋笔疾书”。
出处:清·墨憨斋《醒名花》第十四回:"贤侄今日,奋笔直书,如行云流水,珠玑错落,俊爽之才,有同健鹰之摩秋汉,真命世杰也,与古人何多让焉,将来正未可量。"
23、阳秋可畏 yáng qiū kě wèi
释义:阳秋可畏 阳秋:原作“春秋”。《春秋》为古代寓褒贬、别善恶的编年体史书,这种有褒有贬秉笔直书的笔法,使有问题的人觉得可怕。
出处:《孟子·滕文公下》:"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明·焦竑《献徵录》:"储瓘为考功郎中,藏否不曲当,一时人士悚然曰;‘阳秋可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