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战争胜利牺牲了的成语(形容战争牺牲的成语):安难乐死,顶踵尽捐,为国捐躯,从容就义,以身报国,以身殉国,取义成仁,在所不惜,宁死不屈,成仁取义,拍案惊奇,无所畏惧,甘心情愿,知无不为,粉身碎骨,粉骨捐躯,粉骨碎身,肝胆涂地,肝脑涂地,舍生取义,舍生忘死,视死如归,蹈锋饮血,重生父母,顶踵捐糜。
1、安难乐死 ān nàn lè sǐ
释义:安难乐死 安难:不避危难。不惧危难,把死视为快乐。形容不怕牺牲。
出处:《战国策·楚策》:"法令既明,士卒安难乐死。"
2、顶踵尽捐 dǐng zhǒng jìn juān
释义:顶踵尽捐 犹言顶踵捐糜。指捐躯,牺牲。
3、为国捐躯 wèi guó juān qū
释义:为国捐躯 捐:献;躯:身体,指生命。为国家牺牲生命。
出处: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39回:“为国捐躯赴战场,丹心可并日争光。”
4、从容就义 cóng róng jiù yì
释义:从容就义 从容:不慌不忙;镇定自若;就义:为正义事业而牺牲。非常镇静;毫不畏惧地为正义事业而牺牲。
出处:宋 朱熹《近思录》:“感慨杀身者易,从容就义者难。”
5、以身报国 yǐ shēng bào guó
释义:以身报国 把身体献给国家。指宁愿为国家的安危奉献自己的生命。
出处:《魏书 辛雄传》:“卿等备位纳言,当以身报国。”
6、以身殉国 yǐ shēng xùn guó
释义:以身殉国 忠于自己的国家而献出生命。
出处:南朝 梁 沈约《宋书 沈文秀传》:“伯宗曰:'丈夫当死战场,以身殉国,安能归死儿女手中乎?'”
7、取义成仁 qǔ yì chéng rén
释义:取义成仁 谓为正义而牺牲生命。语本《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出处:语出《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8、在所不惜 zài suǒ bù xī
释义:在所不惜 惜:吝惜。决不吝惜。
出处:清 金念劬《避兵十日记》:“果能摆城固守,区区民房原在所不惜。”
9、宁死不屈 nìng sǐ bù qū
释义:宁死不屈 宁:宁可;宁肯;屈:屈服。宁愿一死;决不屈服。
出处:明 赵弼《效颦集 宋进士袁镛忠义传》:“以大义拒敌,宁死不屈,竟燎身于烈焰中。”
10、成仁取义 chéng rén qǔ yì
释义:成仁取义 仁:仁爱;义:道义;正义。指为了崇高的事业而就义。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1、拍案惊奇 pāi àn jīng qí
释义:拍案惊奇 对奇异的事情拍着桌子惊叹。明末凌蒙初有拟话本《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出处:明末·凌蒙初有拟话本《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12、无所畏惧 wú suǒ wèi jù
释义:无所畏惧 畏惧:害怕。没有什么可害怕的。形容什么也不怕。
出处:《魏书 董绍传》:“此是绍之壮辞,云巴人劲勇,见敌无所畏惧,非实瞎也。”
13、甘心情愿 gān xīn qíng yuàn
释义:甘心情愿 出于自愿;毫不勉强。甘心:心里乐意。
出处:宋 王明清《摭青杂说 项四郎》:“此事儿甘心情愿也。”
14、知无不为 zhī wú bù wéi
释义:知无不为 为:做。知道是应该做的就一定去做,形容尽心竭力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九年》:“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
15、粉身碎骨 fěn shēn suì gǔ
释义:粉身碎骨 全身粉碎。多指为了某种目的而不惜牺牲生命。也比喻彻底遭到失败或遭遇极大的磨难。
出处:唐 蒋防《霍小玉传》:“平生志愿,今日获从,粉骨碎身,誓不相舍。”
16、粉骨捐躯 fěn gǔ juān qū
释义:粉骨捐躯 指粉身碎骨,献出生命。
出处:唐 杜牧《又谢赐批答表》:“势当戮力尽瘁,粉骨捐躯,知无不为,见死宁避!”
17、粉骨碎身 fěn gǔ suì shēn
释义:粉骨碎身 指身躯粉碎,牺牲生命。
出处:唐 蒋防《霍小玉传》:“平生志愿,今日获从,粉骨碎身,誓不相舍。”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兰孙道:‘相公、夫人正是重生父母,虽粉骨碎身,无可报答。’”
18、肝胆涂地 gān dǎn tú dì
释义:肝胆涂地 见“肝脑涂地”。
出处:汉·刘向《说苑·善说》:“使食肉者一旦失计于庙堂之上,若臣等之藿食者宁得无肝胆涂地于中原之野?”
19、肝脑涂地 gān nǎo tú dì
释义:肝脑涂地 肝胆脑浆溅了一地。形容惨死。也形容竭尽忠诚;任何牺牲都在所不惜。涂:抹。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刘敬叔孙通列传》:“大战十七,小战四十,使天下之民肝脑涂地,父子暴骨中野,不可胜数。”
20、舍生取义 shě shēng qǔ yì
释义:舍生取义 为了正义而牺牲生命。舍生:舍弃生命。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1、舍生忘死 shě shēng wàng sǐ
释义:舍生忘死 不把个人的生死放在心上。舍:舍弃。
出处:元 关汉卿《哭存孝》第二折:“说与俺能争好斗的番官,舍生忘死家将。”
22、视死如归 shì sǐ rú guī
释义:视死如归 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生命。
出处:《韩非子 外储说左下》:“三军既成阵,使士视死如归,臣不如公子成父。”《吕氏春秋 勿躬》:“三军之士,视死如归。”
23、蹈锋饮血 dǎo fēng yǐn xuè
释义:蹈锋饮血 形容勇敢,不怕牺牲。
出处:清·吴敏树《唐子方方伯梦砚斋铭》:“公骤起乡闾,捐家室,誓徒旅,蹈锋饮血,其军最为雄健矣。”
24、重生父母 chóng shēng fù mǔ
释义:重生父母 重生:再一次获得生命。指对自己有重大恩情的人;多指救命恩人。
出处:元 杨显之《酷寒亭》楔子:“你是我重生父母,再长爷娘。”
25、顶踵捐糜 ding zhong juan mi
释义:顶踵捐糜 指捐躯,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