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生活困窘的成语(形容生活窘迫成语):一文不名,一无所有,两手空空,入不敷出,入地无门,典妻鬻子,号寒啼饥,啼饥号寒,囊中羞涩,家无斗储,愁眉不展,拆东墙补西墙,挨饿受冻,掣襟肘见,揭不开锅,无路可走,暴腮龙门,清灰冷灶,牛衣夜哭,牛衣对泣,牛衣岁月,狼艰狈蹶,瞠目伸舌,瞠目咋舌,瞠目挢舌,短褐穿结,穷困潦倒,穷愁潦倒,穷鸟触笼,箪瓢屡空,缺衣少食,贫病交加,进退两难,阮囊羞涩,食不果腹,饥寒交切,东郭之迹,忍饥受冻,纳履决踵,假天假地。
1、一文不名 yī wén bù míng
释义:一文不名 一文钱都没有(名:占有)。形容非常贫困。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佞幸列传》:“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
2、一无所有 yī wú suǒ yǒu
释义:一无所有 什么都没有(一:一概;完全)。
出处:《敦煌变文集 庐山远公话》:“如水中之月,空里之风,万法皆无,一无所有。”
3、两手空空 liǎng shǒu kōng kōng
释义:两手空空 两只手都没有一点东西。指没有一点钱或财产。
出处:清 袁枚《子不语》:“我客死于此,两手空空。”
4、入不敷出 rù bù fū chū
释义:入不敷出 敷:足够;出:支出。收入的不够开支的。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07回:“但是家计萧条,入不敷出。”
5、入地无门 rù dì wú mén
释义:入地无门 形容陷入无路可走的困境。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法眼宗·西余体柔禅师》:“进前即触途成滞,退后即噎气填胸,直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6、典妻鬻子 diǎn qī yù zǐ
释义:典妻鬻子 典:典当;鬻:卖。典卖妻子。形容生活极其贫困。
出处: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设便民房》:“亩亩穷民何能堪此?势必倾家荡产,典妻鬻子以偿其用矣。”
7、号寒啼饥 háo hán tí jī
释义:号寒啼饥 因为饥饿寒冷而哭叫。形容挨饿受冻的悲惨生活。
出处:唐 韩愈《进学解》:“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
8、啼饥号寒 tí jī háo hán
释义:啼饥号寒 因饥饿寒冷而哭叫;形容挨饿受冻的悲惨生活。
出处:唐 韩愈《进学解》:“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
9、囊中羞涩 náng zhōng xiū sè
释义:囊中羞涩 囊:口袋。指口袋中的钱不多了
出处:梁实秋《穷》:“别看我囊中羞涩,我有所不取。”
10、家无斗储 jiā wú dòu chǔ
释义:家无斗储 家里的粮食储备不足一斗。形容生活窘迫。
出处:《晋书·王欢传》:“安贫乐道,专精耽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意怡如也。”
11、愁眉不展 chóu méi bù zhǎn
释义:愁眉不展 展:舒展。心里忧愁;双眉紧锁;不得舒展。形容心事重重的样子。也作“愁眉紧锁”。
出处:唐 姚鹄《随州献李侍御》之二:“旧隐每怀空竟夕,愁眉不展几经春。”
12、拆东墙补西墙 chāi dōng qiáng bǔ xī qiáng
释义:拆东墙补西墙 拆倒东边的墙,以修补西边的墙。比喻临时勉强应付。亦比喻临时救急,
出处:《中国民歌资料 纳布鞋》:“拆东墙,补西墙,先要顾前方。”
13、挨饿受冻 ái è shòu dòng
释义:挨饿受冻 挨:遭受。指缺衣少食的穷困状况
出处:老舍《四世同堂》:“长顺儿又每月由高亦陀那里给她领十元的‘救济费’。她一时不至于挨饿受冻。”
14、掣襟肘见 chè jīn zhǒu xiàn
释义:掣襟肘见 掣:牵拉;襟:衣襟。指捉襟见肘。形容身陷困境、窘迫不堪
出处:《明史·刘应节传》:“边长兵寡,掣襟肘见。”
15、揭不开锅 jiē bù kāi guō
释义:揭不开锅 指没有粮食或没有伙食钱
出处: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一回:“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的,常揭不开锅。”
16、无路可走 wú lù kě zǒu
释义:无路可走 处于极限,到达不可能逾越之处
17、暴腮龙门 pù sāi lóng mén
释义:暴腮龙门 象鱼仰望龙门而不得上一样。科举时代比喻应进士试不第,后也比喻生活遭遇挫折,处境窘迫。
出处:《太平御览》卷四十引《辛氏三秦记》:“河津一名龙门,巨灵迹犹在,去长安九百里。江海大鱼洎集门下数千,不得上,上则为龙,故云暴腮龙门。”
18、清灰冷灶 qīng huī lěng zào
释义:清灰冷灶 没吃没喝。常用以形容贫困冷清的景象。
出处:元·无名氏《龙门隐秀》第一折:“空滴滴,清灰冷灶谁曾惯,黑漫漫苦海无边岸。”
19、牛衣夜哭 niú yī yè kū
释义:牛衣夜哭 见“牛衣对泣”。
出处:唐·温庭筠《上裴舍人启》:“今则阮路兴悲,商歌结恨;牛衣夜哭,马柱晨吟。”
20、牛衣对泣 niú yī duì qì
释义:牛衣对泣 睡在牛衣里,相对哭泣。形容夫妻共同过着穷困的生活。
出处:《汉书·王章传》:“初,章为渚生学长安,独与妻居。章疾病,无被,卧牛衣中;与妻决,涕泣。”
21、牛衣岁月 niú yī suì yuè
释义:牛衣岁月 谓贫困的生活。
出处:清·曾国藩《送妹夫王五归》诗之四:“织屦辟纑终古事,牛衣岁月即羲皇。”
22、狼艰狈蹶 láng jiān bèi juě
释义:狼艰狈蹶 比喻处境困苦窘迫。
出处:清·龚自珍《西域置行省议》:“自乾隆末年以来,官吏士民,狼艰狈蹶,不士、不农、不工、不商之人,十将五六。”
23、瞠目伸舌 chēng mù shēn shé
释义:瞠目伸舌 瞠:瞪着眼睛。瞪眼伸出舌头说不出话来。形容窘迫或惊呆的样子
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6回:“吓得瞠目伸舌,险些儿成了痴呆病。”
24、瞠目咋舌 chēng mù zé shé
释义:瞠目咋舌 瞠:瞪着眼睛。瞪眼伸出舌头说不出话来。形容窘迫或惊呆的样子
出处: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31回:“桂芳与文炜听了,不由的瞠目咋舌者,竟不知于冰为何如人。”
25、瞠目挢舌 chēng mù jiǎo shé
释义:瞠目挢舌 瞠:瞪着眼睛;挢:翘起。瞪眼翘舌说不出话来。形容窘迫或惊呆的样子
出处:曾朴《答胡适之书》:“我有时谈到外国诗,大家无不瞠目挢舌,认为诗是中国的专有品。”
26、短褐穿结 duǎn hè chuān jié
释义:短褐穿结 短褐:粗布短衣;穿:破;结:打结。形容衣衫褴褛。
出处:晋·陶潜《五柳先生传》:“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27、穷困潦倒 qióng kùn liáo dǎo
释义:穷困潦倒 穷困:贫穷、困难;潦倒:失意。生活贫困,失意颓丧。
出处:唐·杜甫《登高》诗:“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8、穷愁潦倒 qióng chóu liáo dǎo
释义:穷愁潦倒 穷愁:穷困愁伤。潦倒:颓丧,失意。形容贫寒困窘,愁苦失意的样子。亦作“羁愁潦倒”、“潦倒穷愁”。
出处:清·无名氏《都门竹枝词·教官十首》:“盘费全无怎去家,穷愁潦倒驻京华。”
29、穷鸟触笼 qióng niǎo chù lóng
释义:穷鸟触笼 穷:窘困。比喻处境窘迫而挣扎不脱
出处:《旧唐书·僖宗纪》:“既知四隅断绝,百计奔冲,如穷鸟触笼,似飞蛾赴焰。”
30、箪瓢屡空 dān piáo lǚ kōng
释义:箪瓢屡空 箪:盛饭竹器;瓢:舀水器。吃的喝的匮乏。形容生活非常贫困。
出处: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31、缺衣少食 quē yī shǎo shí
释义:缺衣少食 衣食不足。指贫穷。亦作“缺食无衣”。
出处:明李贽《焚书 复李渐老书》:“即此衣食之赐,既深以为喜,则缺衣少食之烦恼不言而知也。”
32、贫病交加 pín bìng jiāo jiā
释义:贫病交加 交:一齐;同时;加:压上。贫困和疾病一齐压在身上。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暮年之人,那禁得贫病交攻,竟渐渐的露出了那下世的光景来。”
33、进退两难 jìn tuì liǎng nán
释义:进退两难 进和退都有困难。形容处于进不能进;退不能退的困境之中。
出处:元 郑德辉《周公摄政》第一折:“娘娘道不放微臣进宫闱,进退两难为。”
34、阮囊羞涩 ruǎn náng xiū sè
释义:阮囊羞涩 阮孚的囊内只存一钱“看守”;为的是免得羞涩;比喻经济困难;手头无钱。
出处:元 阴时夫《韵府群玉 七阳 一钱囊》:“阮孚持一皂囊,游会稽,客问:‘囊中何物?’曰:‘但有一钱看囊,恐其羞涩。’”
35、食不果腹 shí bù guǒ fù
释义:食不果腹 果:充实。吃不饱肚子。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逍遥游》:“適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36、饥寒交切 jī hán jiāo qiē
释义:饥寒交切 饥饿与寒冷一齐逼来。形容无衣无食,生活极其贫困。
出处:宋·王谠《唐语林》第一卷:“上谓曰:‘汝何为作贼?’对曰:‘饥寒交切,所以为盗。’”
37、东郭之迹 dōng guō zhī jì
释义:东郭之迹 指鞋破底漏,足迹印地。形容非常穷困、窘迫。
出处:《史记·滑稽列传》:"东郭先生久待诏公车,贫困饥寒,衣敝,履不完。行雪中,履有上无下,足尽践地,道中人笑之。"
38、忍饥受冻 rěn jī shòu dòng
释义:忍饥受冻 忍受饥饿与寒冷,形容生活贫困窘迫
出处: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26回:"家奴逃散一空,惟有一家人董喜,忍饥受冻,常在刑部照料。"
39、纳履决踵 nà lǚ jué zhǒng
释义:纳履决踵 纳:穿;履:鞋;决:破裂;踵:脚后跟。穿鞋而后跟即破。比喻穷困、窘迫。
出处:明·程登吉《幼学琼林·贫富》:"曾子捉襟见肘,纳履决踵,贫不胜言。"
40、假天假地 jiǎ tiān jiǎ dì
释义:假天假地 假天:指开天窗;假地:在室内架阁板。开天窗为室内增添光线,架阁板为子女安顿住处。形容居住条件恶劣,生活窘迫。
出处:宋·陶谷《清异录·居室》:"贫者以室不露明,上安油瓦,以窃微光。又或四邻局寒暑,则半空架板版,叠垛箱筥,分寝儿女,故有假天假地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