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邦字开头的四字词语接龙(以邦开头的成语接龙):一言丧邦,一言兴邦,人亡邦瘁,入国问俗,入邦问俗,兴国安邦,兴邦立国,唇齿之邦,多灾多难,多难兴邦,奋发图强,安居乐业,安邦定国,安邦治国,定国安邦,怀宝迷邦,怀道迷邦,本固邦宁,治国安邦,治郭安邦,济世安邦,父母之邦,礼仪之邦,立业安邦,立国安邦,经邦纬国,经邦论道,论道经邦,邦以民为本,邦国殄瘁,风俗习惯,人之云亡。
1、一言丧邦 yī yán sàng bāng
释义:一言丧邦 谓一句话可以亡国。
出处:《论语·子路》:“一言而丧邦,有诸?”《旧唐书·孙伏伽传》:“周,隋之季,忠臣结舌,一言丧邦,谅足深诫。”
2、一言兴邦 yī yán xīng bāng
释义:一言兴邦 谓一句话可以兴国。
出处:《论语·子路》:“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唐·刘禹鍚《唐故相国李公集纪》:“古所谓一言兴邦者,信哉!”
3、人亡邦瘁 rén wáng bāng cuì
释义:人亡邦瘁 《诗·大雅·瞻卬》:“人之云亡,邦国殄瘁。”毛传:“殄,尽;瘁,病也。”郑玄笺:“贤人皆言奔亡,则天下邦国,将尽困穷。”后因以“人亡邦瘁”谓贤者不在位,国家因而衰败。
出处:《诗·大雅·瞻卬》:“人之云亡,邦国殄瘁。”毛传:“殄,尽;瘁,病也。”郑玄笺:“贤人皆言奔亡,则天下邦国,将尽困穷。”
4、入国问俗 rù guó wèn sú
释义:入国问俗 国:原指都城,后多指国家。到别的国家或地方去,先要了解它的风俗习惯。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5、入邦问俗 rù bāng wèn sú
释义:入邦问俗 见“入国问俗”。
出处:叶圣陶《席间》:“‘入邦问俗,古之道也。’主人唱着古人的调子。”
6、兴国安邦 xīng guó ān bāng
释义:兴国安邦 兴:兴盛;邦:国家。国家兴盛安定
出处:《林海》:“我不晓得当初为什么管它叫做兴安岭,由今天看来,它的确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了。”
7、兴邦立国 xīng bāng lì guó
释义:兴邦立国 邦:国家。建立和振兴国家。
出处:元·无名氏《黄鹤楼》第三折:“安排打凤牢龙计,准备兴邦立国机。”
8、唇齿之邦 chún chǐ zhī bāng
释义:唇齿之邦 嘴唇与牙齿互相储存依存。比喻双方关系密切,利害与共。
出处:《三国志·魏志·鲍勋传》:“王师屡征而未有所克者,盖以吴、蜀唇齿相依,凭阻山水,有难拔之势故也。”
9、多灾多难 duō zāi duō nàn
释义:多灾多难 指灾难深重
出处:郭沫若《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他很知道民间的疾苦,看到人民生活的多灾多难,他经常叹息而至于流眼泪。”
10、多难兴邦 duō nàn xīng bāng
释义:多难兴邦 邦:国家。国家多灾多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激励人民奋发图强,战胜困难,使国家强盛起来。
出处:左丘明《左传 昭公四年》:“邻国之难,不可虞也。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
11、奋发图强 fèn fā tú qiáng
释义:奋发图强 奋发:精神振作;情绪饱满;图:谋求。振作精神;谋求强盛。
出处:郭沫若《科学的春天》:“我祝愿中年一代的科学工作者奋发图强,革命加拼命,勇攀世界科学高峰。”
12、安居乐业 ān jū lè yè
释义:安居乐业 安:安定;乐:喜爱;愉快;业:职业。安定地住在一地;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形容社会治理得好;生活、生产、思想状况安于正常。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货殖传序》:“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
13、安邦定国 ān bāng dìng guó
释义:安邦定国 邦:古代诸侯的封国;后泛指国家。定:使安定。使国家安定、巩固。
出处:元 无名氏《衣袄车》第一折:“老将军无阵云收,若题着安邦定国,受赏封侯。”
14、安邦治国 ān bāng zhì guó
释义:安邦治国 使国家安定太平。
出处:明 无名氏《伐晋兴齐》:“荐贤举善是吾心,安邦治国访知音。”
15、定国安邦 dìng guó ān bāng
释义:定国安邦 邦:国家。治理和保卫国家,使国家安定稳固。
出处: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三折:“枉了你扬威耀武,尽忠歆节,定国安邦,偏容他鸱鸮弄舌,乌鸦展翅,强配鸾凤。”
16、怀宝迷邦 huái bǎo mí bāng
释义:怀宝迷邦 怀宝:具有才德;迷邦:让国家迷乱。旧指有才德而不出来为国家效力。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
17、怀道迷邦 huái dào mí bāng
释义:怀道迷邦 犹言怀宝迷邦。
出处:《晋书·董京传》:“楚乃贻之书,劝以今尧舜之世,胡为怀道迷邦。”
18、本固邦宁 běn gù bāng níng
释义:本固邦宁 指人民安居乐业则国家太平。
出处:《书 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传:“言人君当固民以安国。”
19、治国安邦 zhì guó ān bāng
释义:治国安邦 治理国家,使之太平、安定。
出处:元·无名氏《猿听经》第一折:“不能勾治国安邦朝帝阙,常只是披霜带月似檐中。”
20、治郭安邦 zhì guō ān bāng
释义:治郭安邦 犹治国安邦。
出处:太平天国·洪仁玕《英杰归真》:“间有古之长仆,亦有治郭安邦之功,救世保民之力,其形象概亦毁之,其意何也?”
21、济世安邦 jì shì ān bāng
释义:济世安邦 济:拯救。邦:国家。拯救时世,安定国家。
出处:元·无名氏《九世同堂》第一折:“你学济世安邦策,按六韬三略书。”
22、父母之邦 fù mǔ zhī bāng
释义:父母之邦 指祖国。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微子》:“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23、礼仪之邦 lǐ yí zhī bāng
释义:礼仪之邦 礼仪:礼节和仪式;邦:国家。指讲究礼节和仪式的国家。
出处: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最后的贵族》:“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现在却连同城而居的好朋友都不能见面,还美其名曰文化大革命,一点文化也没有。”
24、立业安邦 lì yè ān bāng
释义:立业安邦 建立国家,安定天下。同“立国安邦”。
出处:元 郑光祖《伊尹耕莘》第一折:“想五帝之世,求贤用士,立业安邦,你是不知也。”
25、立国安邦 lì guó ān bāng
释义:立国安邦 建立国家,安定天下。亦作“立业安邦”。
出处: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一折:“你看我立国安邦为相宰,那其间日转千阶,喜笑迎腮,挂印悬牌。”元·宫大用《七里滩》第一折:“自开基起运,立国安邦,坐筹帷幄,竭力疆场。”
26、经邦纬国 jīng bāng wěi guó
释义:经邦纬国 经、纬:本指丝织物的纵线和横线,引申为治理、规划。邦:国家。指治理国家。
出处:唐·李世民《授长孙无忌司徒诏》:“是以经邦纬国必俟萧曹之勋,燮理阴阳允归锺华之望。”
27、经邦论道 jīng bāng lùn dào
释义:经邦论道 指治理国家,谈论治国之道。比喻位居高层
出处:《隋书 李穆传》:“臣日薄桑榆,位高轩冕,经邦论道,自顾缺然。”
28、论道经邦 lùn dào jīng bāng
释义:论道经邦 研究治国之道,以经营治理国家。
出处:《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孔传:“此惟三公之任,佐王论道,以经纬国事。”
29、邦以民为本 bāng yǐ mín wéi běn
释义:邦以民为本 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种反映,认为万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治国应以安民、得民作为根本。
出处:《尚书 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30、邦国殄瘁 bāng guó tiǎn cuì
释义:邦国殄瘁 邦国:国家;殄:尽,绝;瘁:病。形容国家病困,陷于绝境
出处:《诗经 大雅 瞻印》:“人之云亡,邦国殄瘁。”
31、风俗习惯 fēng sú xí guàn
释义:风俗习惯 个人或集体的传统风尚、礼节、习性
出处:毛泽东《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不尊重人家的风俗习惯,自以为是,看不起人家。”
32、人之云亡 rén zhī yún wáng
释义:人之云亡 人:贤人;云:助词;亡:失去。贤人死亡了。旧时用来怀念那些身系国家安危的贤人。
出处:《诗经·大雅·瞻仰》:"人之云亡,邦国殄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