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类似于自相矛盾的成语(类似自相矛盾的成语):举措不定,举棋不定,买椟还珠,亡羊补牢,优柔寡断,出尔反尔,刻舟求剑,前言不搭后语,势成骑虎,南辕北辙,天衣无缝,守株待兔,庸人自扰,忐忑不安,扞格不入,按图索骥,揠苗助长,方枘圆凿,无懈可击,杞人忧天,格格不入,欲罢不能,欲言又止,水乳交融,游移不定,犹豫不决,狐假虎威,狐疑不决,画蛇添足,画龙点睛,畏首畏尾,落荒而逃,融为一体,行不顾言,言不顾行,进退两难,进退失据,首鼠两端,鹬蚌相争,水火不容。
1、举措不定 jǔ cuò bù dìng
释义:举措不定 举措:行动。拿着棋子,不知该如何下。比喻犹豫不决
2、举棋不定 jǔ qí bù dìng
释义:举棋不定 举:拿起;拿着。拿着棋子不知道该怎么下。比喻临事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五年》:“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
3、买椟还珠 mǎi dú huán zhū
释义:买椟还珠 椟:木匣;珠:珍珠。买下了盛珍珠的盒子;却退还了匣子里的珍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出处:战国 韩 韩非《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4、亡羊补牢 wáng yáng bǔ láo
释义:亡羊补牢 羊丢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5、优柔寡断 yōu róu guǎ duàn
释义:优柔寡断 优柔:迟疑不决;寡:少;断:决断。形容做事拿不定主意;缺少决断。
出处:先秦 韩非《韩非子 亡征》:“缓心而无成,柔茹而寡断,好恶无决,而无所定立者,可亡也。”
6、出尔反尔 chū ěr fǎn ěr
释义:出尔反尔 尔:你;反:同“返”;回。原指你怎样对付人家;人家就会怎样对待你。现多指自己说了或做了后;又自己反悔。比喻言行前后自相矛盾;反复无常。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下》:“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7、刻舟求剑 kè zhōu qiú jiàn
释义:刻舟求剑 舟:船;求:寻找;寻求。在船上刻记号;寻找失落水中的剑。比喻办事方法不对头;死守教条;拘泥固执;不知道随着情势的变化而变化。
出处: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8、前言不搭后语 qián yán bù dā hòu yǔ
释义:前言不搭后语 说得话前后连接不上。多形容思想混乱,不能自圆其说。
出处:杜鹏程《保卫延安》第六章:“四科长急得前言不搭后语地说:‘701,不是我!’”
9、势成骑虎 shì chéng qí hǔ
释义:势成骑虎 情势像骑在老虎背上一样;很难下来。比喻已在进行中的事情;迫于情势;欲罢不能。
出处:清 吴璿《飞龙全传》:“心里其实害怕;无奈势成骑虎,只得勉强要去厮杀。”
10、南辕北辙 nán yuán běi zhé
释义:南辕北辙 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魏策》:“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
11、天衣无缝 tiān yī wú fèng
释义:天衣无缝 天上神仙的衣服没有缝儿。比喻事物完善周密;找不出什么毛病。
出处:五代 前蜀 牛峤《灵怪录 郭翰》:“天衣本非针线为也。”
12、守株待兔 shǒu zhū dài tù
释义:守株待兔 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或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
出处:战国 韩 韩非《韩非子 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也,触柱折颈而死。”
13、庸人自扰 yōng rén zì rǎo
释义:庸人自扰 平庸的人无事生事;自找麻烦。
出处:《新唐书 陆象先传》:“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而烦耳。”
14、忐忑不安 tǎn tè bù ān
释义:忐忑不安 心里七上八下安定不下来。忐忑:心神不安定。
出处:清 吴趼人《糊涂世界》第九卷:“两道听了这话,心里忐忑不定。”
15、扞格不入 hàn gé bù rù
释义:扞格不入 扞:绝;格:坚硬;扞格:相互抵触,格格不入。过于坚硬而难于深入。形容彼此意见完全不合。
出处:《礼记·学记》:“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郑玄注:“扞:坚不可入之貌。”
16、按图索骥 àn tú suǒ jì
释义:按图索骥 按图:按照图形;索:寻找;骥:好马。按照画好的图形去寻找好马。①比喻按线索去寻找需要的东西。②比喻按教条办事;不知变通。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梅福传》:“今不循伯者之道,乃欲以三代选举之法,取当时之士,犹察伯乐之图,求骐骥于市,而不可得,亦已明矣。”
17、揠苗助长 yà miáo zhù zhǎng
释义:揠苗助长 揠:拔起。把苗拔起;以帮助其生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因而误了事。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18、方枘圆凿 fāng ruì yuán záo
释义:方枘圆凿 枘:榫头;圆凿:圆榫眼;卯眼。方形的榫头;圆形的卵眼。比喻格格不入、不相容、不适宜。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孟子荀卿列传》:“持方枘欲内圜凿,其能入乎?”
19、无懈可击 wú xiè kě jī
释义:无懈可击 懈:松懈;击:攻击。没有一点弱点可以让人攻击。形容十分严密;找不到一点漏洞。
出处:先秦 孙武《孙子 计》:“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曹操注:“击其懈怠,出其空虚。”
20、杞人忧天 qǐ rén yōu tiān
释义:杞人忧天 杞:古时国名;忧天:担心天塌陷。杞国人担心天会塌下来;寝食不安。比喻不必要的或毫无根据的忧虑。
出处: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21、格格不入 gé gé bù rù
释义:格格不入 形容彼此不协调;不相容。格格:阻碍;隔阂。入:融洽。
出处:清 袁枚《寄房师邓逊斋先生》:“以前辈之典型,合后来之花样,自然格格不入。”
22、欲罢不能 yù bà bù néng
释义:欲罢不能 罢:停;歇。想停止却又收不住。指因各种原因(包括迫于形势)无法中止。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23、欲言又止 yù yán yòu zhǐ
释义:欲言又止 想说又停止;不说。常形容有难言的苦衷。
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语甚凄楚,惊问之,欲言而止者再。”
24、水乳交融 shuǐ rǔ jiāo róng
释义:水乳交融 融:融洽;乳:奶汁。水和奶溶合在一起。比喻关系非常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或意气相投。
出处: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从前虽是亲热究有男女之分,此时则水乳交融矣。”
25、游移不定 yóu yí bù dìng
释义:游移不定 游移:犹豫;迟疑不决。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出处:汉 刘熙《释名 释车》:“游环在服马背上,骖马之外辔贯之。游移前却,无定处也。”
26、犹豫不决 yóu yù bù jué
释义:犹豫不决 犹豫:迟疑。迟疑动摇;拿不定主意。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赵策三》:“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
27、狐假虎威 hú jiǎ hǔ wēi
释义:狐假虎威 假:假借;凭借。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去吓唬其他野兽。比喻凭借别人的威势来欺压人。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一》:“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28、狐疑不决 hú yí bù jué
释义:狐疑不决 狐疑:狐性多疑;犹豫;决:决断。像狐狸那样多疑虑而拿不定主意。比喻同事犹犹豫豫;拿不定主意。
出处:南朝 宋 班固《后汉书 刘表传》:“表狐疑不断,乃遣嵩诣操,观望虚实。”
29、画蛇添足 huà shé tiān zú
释义:画蛇添足 画蛇时添上脚。喻指徒劳无益;多此一举。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二》:“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30、画龙点睛 huà lóng diǎn jīng
释义:画龙点睛 画龙之后再点上眼睛。比喻在关键地方简明扼要地点明要旨;使内容生动传神。也比喻在整体中突出重点。
出处: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张僧繇》:“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
31、畏首畏尾 wèi shǒu wèi wěi
释义:畏首畏尾 比喻作事胆子小;顾虑多。畏:畏惧;害怕。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文公十七年》:“古人有言云:‘畏首畏尾,身其余几?’”
32、落荒而逃 luò huāng ér táo
释义:落荒而逃 离开大路;逃向荒野。形容战败后狼狈地逃走。也比喻处于尴尬窘迫境地时狼狈而去。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玄德望见‘地公将军’旗号,飞马赶来,张宝落荒而走。”
33、融为一体 róng wéi yī tǐ
释义:融为一体 融合为整体。比喻几种事物关系密切;配合自然;如同一个整体。
出处:先秦 管仲《管子 七法》:“有一体之治,故能出号令,明宪法矣。”
34、行不顾言 xíng bù gù yán
释义:行不顾言 顾言:顾及自己所说的话。为人处事不守信用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尽心下》:“言不顾行,行不顾言,则曰:古之人,古之人。”
35、言不顾行 yán bù gù xíng
释义:言不顾行 说话与行事不相符合。
出处:《孟子·尽心下》:“言不顾行,行不顾言。”
36、进退两难 jìn tuì liǎng nán
释义:进退两难 进和退都有困难。形容处于进不能进;退不能退的困境之中。
出处:元 郑德辉《周公摄政》第一折:“娘娘道不放微臣进宫闱,进退两难为。”
37、进退失据 jìn tuì shī jù
释义:进退失据 据:依据;凭借。前进、后退都失去了依据。形容无处安身;亦指进退两难。
出处:宋 陈亮《谢安比王导》:“温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故气不足以决之,而进退失据。”
38、首鼠两端 shǒu shǔ liǎng duān
释义:首鼠两端 首鼠:踌躇不决。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或动摇不定。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武安已罢朝,出止车门,召韩御史大夫载,怒曰:‘与长儒共一老秃翁,何为首鼠两端。’”
39、鹬蚌相争 yù bàng xiāng zhēng
释义:鹬蚌相争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出处:清 湘灵子《轩亭冤 哭墓》:“波翻血海全球悯,问谁敢野蛮法律骂强秦?笑他鹬蚌相争演出风云阵。”
40、水火不容 shuǐ huǒ bù róng
释义:水火不容 水和火是两种性质相反的东西,根本不相容。比喻二者对立,绝不相容。
出处:汉·王符《潜夫论·慎微》:"且夫邪之与正,犹水与火,不同原,不得并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