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着急程度的词语(形容情况着急的成语):事急无君子,人急偎亲,人急计生,六神无主,刻不容缓,十万火急,危急存亡,如坐针毡,寝食不安,心忙意急,心急如火,心急火燎,心慌意急,忐忑不安,急不可待,急不可耐,急如风火,急病让夷,急竹繁丝,急管繁弦,急赤白脸,手急眼快,操之过急,暴躁如雷,杀鸡抹脖,束手无策,气急败丧,气急败坏,火烧眉毛,烧眉之急,焦思苦虑,相煎太急,跌脚槌胸,迫不及待,面面相觑,顿足搓手,飘风暴雨,危急存亡之秋,急痛攻心,急张拘诸。
1、事急无君子 shì jí wú jūn zǐ
释义:事急无君子 谓人到紧急关头,就顾不得讲规矩、礼貌了。
出处:清 钱彩《说岳全传》:“邦杰道:‘好一匹马,不知何人的?如今事急无君子,只得借他来骑骑。’”
2、人急偎亲 rén jí wēi qīn
释义:人急偎亲 谓人到危急时则想投靠亲友。
出处:元·高文秀《襄阳会》第一折:“常言道人急偎亲我稍知。”
3、人急计生 rén jí jì shēng
释义:人急计生 在紧急情况下突然想出了好主意。
出处:元 施惠《幽闺记 文武同盟》:“粉墙这等高峻,如何跳得过?自古道人急计生,不免攀住这杏花梢,跳将过去。”
4、六神无主 liù shén wú zhǔ
释义:六神无主 六神:道家指主宰人心、肺、肝、肾、脾、胆的神;无主:没有主意;不知如何是好。形容心慌意乱;惊慌失措。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吓得知县已六神无主,还有甚心肠去吃酒。”
5、刻不容缓 kè bù róng huǎn
释义:刻不容缓 刻:片刻;容:容许;缓:延缓;耽搁。一刻也不容许延缓。形容形势十分紧迫。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胎前产后以及难产各症,不独刻不容缓,并且两命攸关。”
6、十万火急 shí wàn huǒ jí
释义:十万火急 形容事情紧急到了极点。
出处:老舍《赵子曰》:“赵子曰的脑府连发十万火急的电报警告全国。”
7、危急存亡 wēi jí cún wáng
释义:危急存亡 危急:危险而紧急。指关系到生存灭亡的紧急关头。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罢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8、如坐针毡 rú zuò zhēn zhān
释义:如坐针毡 像坐在插着针的毡子上。形容心神不定;坐立不安。
出处:《晋书 杜锡传》:“言辞恳切,太子患之。后置针着锡常所坐处毡中,刺之流血。”
9、寝食不安 qǐn shí bù ān
释义:寝食不安 睡觉、吃饭都不得安宁。
出处:《敦煌变文集 叶净能诗》:“皇帝自此之后,日夜思慕,寝食不安。”
10、心忙意急 xīn máng yì jí
释义:心忙意急 犹心慌意乱。
出处:元·郑光祖《老君堂》第一折:“见一人急高呼骤征踠,慌的我兜战马急回还,心忙意急将人盼。”
11、心急如火 xīn jí rú huǒ
释义:心急如火 心里急得象着了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要看个十分饱。”金圣叹批:“心急如火,更不能待。”
12、心急火燎 xīn jí huǒ liáo
释义:心急火燎 心里很急;像火在烧。急:焦急。
出处:清 吴璿《飞龙全传》:“那管院的太监,心燎意急,一筹莫展。”
13、心慌意急 xīn huāng yì jí
释义:心慌意急 同“心慌意乱”。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0卷:“灯又半明半灭,又看见玉姐吊在梁间,心慌意急。”
14、忐忑不安 tǎn tè bù ān
释义:忐忑不安 心里七上八下安定不下来。忐忑:心神不安定。
出处:清 吴趼人《糊涂世界》第九卷:“两道听了这话,心里忐忑不定。”
15、急不可待 jí bù kě dài
释义:急不可待 急:紧急;迫切;待:等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形容心情急切难耐。
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青蛾》:“逆害饮食,但思鱼羹,而近地则无,百里外始可购致。时厮骑皆被差遣,生性纯孝,急不可待,怀赀独往。”
16、急不可耐 jí bù kě nài
释义:急不可耐 急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怀急切或形势紧迫。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四回:“六个人刚刚坐定,胡统领已急不可耐,头一个开口就说:'我们今日非往常可比,须大家尽兴一乐。'”
17、急如风火 jí rú fēng huǒ
释义:急如风火 急得像疾风烈火一样。形容十分急迫。
出处:《西游补》第九回:“你要图成和议,急如风火,却如何等得这三日过呢?”
18、急病让夷 jí bìng ràng yí
释义:急病让夷 犹今言将困难留给自己,将方便让给别人。
出处:语出《国语 鲁语上》:“贤者急病而让夷。”
19、急竹繁丝 jí zhú fán sī
释义:急竹繁丝 见“急管繁弦”。
出处:宋·翁卷《白纻词》:“急竹繁丝互催逼,吴娘娇浓玉无力。”
20、急管繁弦 jí guǎn fán xián
释义:急管繁弦 急:快;繁:杂。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热闹情景。
出处:唐 白居易《忆旧游》:“修娥慢脸灯下醉,急管繁弦头上催。”
21、急赤白脸 jí chì bái liǎn
释义:急赤白脸 心里着急,脸色难看。形容非常焦急的神情。
出处:浩然《艳阳天》第60章:“韩小乐见焦淑红急赤白脸,好像要吵架的样子。”
22、手急眼快 shǒu jí yǎn kuài
释义:手急眼快 形容动作机警,手快眼快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回:“原来悟空手疾眼快,正在那混乱之时,……赶在哪吒脑后,着左膊上一棒打来。”
23、操之过急 cāo zhī guò jí
释义:操之过急 操:做;过:过分 。处理事情或解决问题过于急躁。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五行地志中之下》:“匹马觭轮无的反者,操之急矣。”
24、暴躁如雷 bào zào rú léi
释义:暴躁如雷 暴:暴烈;躁:急躁。形容大发脾气或十分着急的样子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李玉英狱中讼冤》:“李雄见打得这般光景,暴躁如雷,翻天作地,闹将起来。”
25、杀鸡抹脖 shā jī mǒ bó
释义:杀鸡抹脖 形容心里着急而无法可想的神态。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1回:“一席话说的贾琏脸都黄了,在凤姐身背后,只望着平儿‘杀鸡儿抹脖子’的使眼色,求他遮盖。”
26、束手无策 shù shǒu wú cè
释义:束手无策 策:办法。就像手被捆住一样;一点办法也没有。
出处:宋 王柏《鲁斋集》:“士大夫念虑不及此,一旦事变之来,莫不束手无策。”
27、气急败丧 qì jí bài sàng
释义:气急败丧 同“气急败坏”。
出处:茅盾《子夜》十五:“桂长林脸上挂了彩,气急败丧地跑来。”
28、气急败坏 qì jí bài huài
释义:气急败坏 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慌张失措的样子。形容羞怒、狼狈的样子。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回:“只见数个小喽罗气急败坏,走到山寨里叫道:‘苦也!苦也!’”
29、火烧眉毛 huǒ shāo méi mɑo
释义:火烧眉毛 火烧到眉毛了。比喻情势非常紧迫。也作“火烧眉睫”。
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蒋山法泉禅师》:“问:‘如何是急,切一句?’师曰:‘火烧眉毛。’”
30、烧眉之急 shāo méi zhī jí
释义:烧眉之急 比喻非常迫切。
出处:《水浒传》第三五回:“既是天教我知了,正是度日如年,烧眉之急。我马也不要,从人也不带一个,连夜自赶回家。”
31、焦思苦虑 jiāo sī kǔ lǜ
释义:焦思苦虑 着急忧虑,苦心思考。
出处:邹韬奋《经历》:“我这时的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绥远的被侵略,每日所焦思苦虑的只是这个问题。”
32、相煎太急 xiāng jiān tài jí
释义:相煎太急 形容兄弟或内部之间的残杀或破坏
出处:三国·魏·曹植《七步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33、跌脚槌胸 diē jiǎo chuí xiōng
释义:跌脚槌胸 以足跺地,以拳敲胸。表示气愤、着急、悲痛等感情。
出处:《水浒传》第一○四回:“众人跌脚槌胸,好似掀翻了鸡窠,弄出许多慌来。”
34、迫不及待 pò bù jí dài
释义:迫不及待 迫:急迫;待:等待。急迫得不再等待。形容心情非常着急。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回:“且系酒后游戏,该仙子何以迫不及待,不奏闻请旨。”
35、面面相觑 miàn miàn xiāng qù
释义:面面相觑 面面:脸对着脸;相:互相;觑:看;瞧。你看我;我看你;互相对着。形容大家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出处: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第六卷:“僧问:‘如何是大疑府人?’师曰:‘毕钵岩中面面相觑。’”
36、顿足搓手 dùn zú cuō shǒu
释义:顿足搓手 着急惋惜的样子。
出处:梁启超《变法通义·论科举》:“不怀顾犬补牢之义,徒效渊鱼丛爵之愚,犹复顿足搓手。”
37、飘风暴雨 piāo fēng bào yǔ
释义:飘风暴雨 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
出处:管仲《管子 小匡》:“时雨甘露不将,飘风暴雨数臻。”
38、危急存亡之秋 wēi jí cún wáng zhī qiū
释义:危急存亡之秋 危险至极的紧急关头。
39、急痛攻心 jí tòng gōng xīn
释义:急痛攻心 心里感到极度的焦急与悲痛。
出处:徐枕亚《玉梨魂》第二十四章:"泪长如线,灯暗无花。梦霞得此意外之惊耗,急痛攻心,为之晕绝。良久始稍清醒,危坐如痴,神色沮丧。"
40、急张拘诸 jí zhāng jū zhū
释义:急张拘诸 形容局促不安、紧张慌乱的样子。
出处:《元曲选·李逵负荆》:"他这般急张拘诸的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