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人物外貌丑的四字词语(形容人外貌很丑的成语):尖嘴缩腮,上不得台盘,不三不四,不堪入目,不解衣带,丑人多作怪,东施效颦,乱首垢面,伤心惨目,倾国倾城,其貌不扬,囚首垢面,国色天姿,国色天香,家丑不可外扬,家丑不可外谈,尖嘴猴腮,惨不忍睹,灰容土貌,牛头马面,百拙千丑,眉清目秀,看不上眼,离奇古怪,简落狐狸,肠肥脑满,肥头大耳,肮肮脏脏,脑满肠肥,臼头深目,花容月貌,鄙于不屑,面如傅粉,面目可憎,面目狰狞,面貌狰狞,饱食终日,鬼鬼祟祟,鹄面鸠形,龙章凤姿。
- 1、尖嘴缩腮 jiān zuǐ suō sāi - 释义:尖嘴缩腮 形容人面孔削瘦,两腮塌陷,长相丑陋。 -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四回:"尖嘴缩腮,金睛火眼,头上堆苔藓,耳中生藤萝,鬓边少发多青草,额下无须有绿莎。" 
- 2、上不得台盘 shàng bù dé tái pán - 释义:上不得台盘 台:桌子。比喻不懂礼节或地位卑微的人不能在正式的或隆重的场合出现 -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胡老爹上不得台盘,只好在厨房里或女儿房里帮着量白布、称肉,乱窜。” 
- 3、不三不四 bù sān bù sì - 释义:不三不四 不像这也不像那。即不像样子;不伦不类。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样子。 - 出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五卷:“可见元宵之夜,趁着喧闹丛中干那不三不四勾当的,不一而足。” 
- 4、不堪入目 bù kān rù mù - 释义:不堪入目 堪:忍受。形象或文字十分粗俗;使人看不下去。 -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酒保陪笑道:‘此数肴也,以先生视之,固不堪入目矣。’” 
- 5、不解衣带 bù jiě yī dài - 释义:不解衣带 解:脱去,解下。不脱衣服就休息,形容非常忙碌和辛劳 -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王莽传》:“阳朔中,世父大将军凤病,莽侍疾,亲尝药,乱首垢面,不解衣带连月。” 
- 6、丑人多作怪 chǒu rén duō zuò guài - 释义:丑人多作怪 长相丑陋的人经常做出一些离奇古怪的事来为难别人 - 出处:茅盾《叩门》:“是你这工于吠影吠声的东西,丑人作怪似的惊醒了人,却只给人们一个空虚!” 
- 7、东施效颦 dōng shī xiào pín - 释义:东施效颦 美女西施因病皱眉;显得更美。邻里丑女(后称东施);机械地模仿;也皱起眉头;结果这副苦相使她显得更丑(效:模仿;颦:皱眉头)。比喻不顾具体条件;不加分析地胡乱摹仿别人;结果适得其反;显得可笑。 -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 8、乱首垢面 luàn shǒu gòu miàn - 释义:乱首垢面 犹蓬头垢面。 -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王莽传》:“世文大将军凤病,莽侍疾,亲尝药,乱首垢面,不解衣带连月。” 
- 9、伤心惨目 shāng xīn cǎn mù - 释义:伤心惨目 伤心:使人心痛;惨目:惨不忍睹。形容非常悲惨,使人不忍心看。 - 出处:唐 李华《吊古战场文》:“日光寒兮草短,月色苦兮霜白。伤心惨目,有如是耶?” 
- 10、倾国倾城 qīng guó qīng chéng - 释义:倾国倾城 倾:倾覆;城:国。原指因女色而亡国。后多形容妇女容貌极美。 -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外戚传下 孝武李夫人》:“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 11、其貌不扬 qí mào bù yáng - 释义:其貌不扬 其:他的;不扬:不出众。指人的外貌不漂亮。也形容器物不美观。 - 出处:唐 裴度《自题写真赞》:“尔才不长,尔貌不扬,胡为将,胡为相?” 
- 12、囚首垢面 qiú shǒu gòu miàn - 释义:囚首垢面 象监狱里的犯人,好久没有理发和洗脸。形容不注意清洁、修饰。 -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上》:“莽侍疾,亲尝药,乱首垢面。” 
- 13、国色天姿 guó sè tiān zī - 释义:国色天姿 国色:女子美色冠绝全国;天姿:天生的姿色。旧时形容女子容貌极美。 - 出处:《公羊传 昭公三十一年》:“颜夫人者,妪盈女也,国色也。《汉武帝内传》:“修短得中,天姿掩蔼,容颜绝世。” 
- 14、国色天香 guó sè tiān xiāng - 释义:国色天香 原指牡丹花色香俱佳;后又指女子容貌出众。 - 出处:唐 李濬《松窗杂录》:“臣尝闻公卿间多吟赏中书舍人李正封诗曰: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 
- 15、家丑不可外扬 jiā chǒu bù kě wài yáng - 释义:家丑不可外扬 家里不光彩的事,不便向外宣扬。 - 出处:明 洪楩《清平山堂话本 风月瑞仙亭》:“欲要讼之于官,争奈家丑不可外扬,故尔中止。” 
- 16、家丑不可外谈 jiā chǒu bù kě wài tán - 释义:家丑不可外谈 家里不光彩的事,不便向外宣扬。同“家丑不可外扬”。 - 出处:《西游记》第六九回:“古人云:‘家丑不可外谈。’奈神僧是朕恩主——惟不笑,方可告之。” 
- 17、尖嘴猴腮 jiān zuǐ hóu sāi - 释义:尖嘴猴腮 腮:面颊。像猴子似的尖嘴巴、瘦面颊。形容人长相丑陋。 -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象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 
- 18、惨不忍睹 cǎn bù rěn dǔ - 释义:惨不忍睹 睹:看。情景凄惨;使人不忍看下去。 - 出处:清 黄小配《洪秀全演义》:“尸首堆积,惨不忍睹。” 
- 19、灰容土貌 huī róng tǔ mào - 释义:灰容土貌 形容面容龌龊丑陋。 - 出处:元·钟嗣成《一枝花·自序丑斋》:“空自胸藏锦绣,口唾珠玑,争奈灰容土貌,缺齿重颏。” 
- 20、牛头马面 niú tóu mǎ miàn - 释义:牛头马面 佛家语;指阎王手下的两鬼卒;一个头像牛;一个面像马。现比喻各种各样凶恶的人。 - 出处:《楞严经》:“牛头狱卒,马头罗刹,手执枪矟,驱入城门。” 
- 21、百拙千丑 bǎi zhuō qiān chǒu - 释义:百拙千丑 极言拙劣丑陋。 - 出处:宋 晓莹《罗湖野录 辩禅师》:“黄龙鼻下无口,当然所见颟顸,至今百拙千丑。” 
- 22、眉清目秀 méi qīng mù xiù - 释义:眉清目秀 眉、目:泛指容貌;清、秀:秀丽而不俗气。形容容貌清俊秀丽。 - 出处:元 李直夫《合同文学》第一折:“有个孩儿唤做安住,今年三岁,生得眉清目秀,是好一个孩儿也。” 
- 23、看不上眼 kàn bù shàng yǎn - 释义:看不上眼 看不过眼,不合己意 - 出处: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八回:“我是好男子,这狐群狗党看不上眼,要差我上东京。” 
- 24、离奇古怪 lí qí gǔ guài - 释义:离奇古怪 十分奇特少见 - 出处:苏曼殊《与刘三书》:“曼近日所遭,离奇古怪,待长者今冬回申,当极谈耳。” 
- 25、简落狐狸 jiǎn luò hú lí - 释义:简落狐狸 抓住狐狸。落,通“络”。比喻制裁奸邪小丑。 - 出处:《后汉书 酷吏传 阳球》:“前虽纠诛王甫、段熲,盖简落狐狸,未足宣示天下。愿假臣一月,必令豺狼鸱枭各服其辜。” 
- 26、肠肥脑满 cháng féi nǎo mǎn - 释义:肠肥脑满 肠肥:指身体胖,肚子大;脑满:指肥头大耳。形容不劳而食的人吃得饱饱的,养得胖胖的。 - 出处:《北齐书 琅邪王俨传》:“琅邪王年少,肠肥脑满,轻为举措,长大自不复然,愿宽其罪。” 
- 27、肥头大耳 féi tóu dà ěr - 释义:肥头大耳 肥肥的头;硕大的耳。形容生活优裕;保养得好。旧时也指人长得福相。今多用于贬义。 -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看上去有七八岁光景,倒生的肥头大耳。” 
- 28、肮肮脏脏 āng āng zāng zāng - 释义:肮肮脏脏 不干净。比喻卑鄙、丑恶 -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一章:“而且黑颜料染得很不均匀,给人一种肮肮脏脏的感觉。” 
- 29、脑满肠肥 nǎo mǎn cháng féi - 释义:脑满肠肥 脑满:指肥头大耳;肠肥:肠子脂肪多;体胖。指由于生活舒适;终日无所事事;养得大腹便便;肥头大耳的样子。 - 出处:唐 李百药《北齐书 琅邪王俨传》:“琅邪王年少,肠肥脑满,轻为举措。” 
- 30、臼头深目 jiù tóu shēn mù - 释义:臼头深目 形容相貌丑陋。 - 出处:汉·刘向《新序·杂事》:“齐有妇人,极丑无双,号曰无盐女。其为人也,臼头深目,长壮大节。” 
- 31、花容月貌 huā róng yuè mào - 释义:花容月貌 如花妩媚的容颜;像圆月般的丰润的面貌。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62回:“那公主花容月貌,有二十分人才。” 
- 32、鄙于不屑 bǐ yú bù xiè - 释义:鄙于不屑 鄙:粗俗卑鄙。不屑:认为不值得(做或看)。粗俗卑鄙到不值得一顾的程度。指既丑陋又下贱,叫人看不上眼。 
- 33、面如傅粉 miàn rú fǔ fěn - 释义:面如傅粉 形容男子美貌。 -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容止》:“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饼。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 
- 34、面目可憎 miàn mù kě zēng - 释义:面目可憎 面目:面貌;可憎:令人厌恶。相貌丑陋;令人厌恶。 - 出处:唐 韩愈《送穷文》:“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 
- 35、面目狰狞 miàn mù zhēng níng - 释义:面目狰狞 狰狞:面目凶恶。形容面目凶狠可怕。亦作“面貌狰狞”、“狰狞面目”。 - 出处:清·吴趼人《九命奇冤》第13回:“另外还有两人……都是身材骄健,面目狰狞。” 
- 36、面貌狰狞 miàn mào zhēng níng - 释义:面貌狰狞 狰狞:样子凶恶。形容面貌凶恶可怕 -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0卷:“一个个身长臂大,面貌狰狞。” 
- 37、饱食终日 bǎo shí zhōng rì - 释义:饱食终日 终日:整天。整天吃得饱饱的;指无所作为。 -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 38、鬼鬼祟祟 guǐ guǐ suì suì - 释义:鬼鬼祟祟 迷信的人指鬼怪;或指鬼怪害人。形容行为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1回:“别叫我替你们害臊了!你们鬼鬼祟祟干的那些事,也瞒不过我去。” 
- 39、鹄面鸠形 hú miàn jiū xíng - 释义:鹄面鸠形 ①面容枯樵,形体瘦削。形容饥疲的样子。②指枯樵瘦削的人。 - 出处:《明史 忠义传七 耿廷箓》:“小怨必报,何不大用于断头饮血之元凶;私恩必酬,何不广用于鹄面鸠形之赤子。” 
- 40、龙章凤姿 lóng zhāng fèng zī - 释义:龙章凤姿 章:文采。蛟龙的文采,凤凰的姿容。比喻风采出众。 -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容止》“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刘孝标注引《嵇康别传》:“康长七尺八寸,伟容色,土木形骸,不加饰厉,而龙章凤姿,天质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