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心里不满而怨恨的词语(形容怨恨不满的成语):人言啧啧,啧有烦言,天怒人怨,心存芥蒂,怏怏不乐,怏怏不平,怨入骨髓,怨声满道,怨声盈路,怨声载道,怨天尤人,怨天忧人,怨气冲天,怨气满腹,悲声载道,愤愤不平,民怨沸腾,流离失所,牢骚满腹,睚眦之怨,缠绵幽怨,腹诽心谤,藏怒宿怨,载道怨声,饥肠辘辘,鸟啼花怨,人怨天怒,嫉闲妒能。
1、人言啧啧 rén yán zé zé
释义:人言啧啧 形容人们议论纷纷。
出处:清 黄小配《廿载繁华梦》:“话说王府娶亲之日,周女不愿叩拜翁姑,以至一场扫兴,任人言啧啧,他只在房里抽烟。”
2、啧有烦言 zé yǒu fán yán
释义:啧有烦言 议论纷纷;有不少抱怨责备的话。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定公四年》:“会同难,啧有烦言,莫之治也。”
3、天怒人怨 tiān nù rén yuàn
释义:天怒人怨 上天震怒;人民怨恨。形容作恶多端;激起普遍愤怒。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袁绍传》:“自是士林愤痛,人怨天怒,一夫奋臂,举州同声。”
4、心存芥蒂 xīn cún jiè dì
释义:心存芥蒂 芥蒂:本指细小的梗塞物,后比喻心里的不满或不快。指心里对人对事有怨恨或不愉快的情绪。
出处:汉 司马相如《子虚赋》:“吞若云梦者八九于其胸中,曾不芥蒂。”
5、怏怏不乐 yāng yāng bù lè
释义:怏怏不乐 怏怏:形容不满意的神情。心中郁闷,很不快活。
出处:《杨家将演义》第40回:“六郎谢恩而退,归至府中,思忆孟良、焦赞,怏怏不乐。”
6、怏怏不平 yàng yàng bù píng
释义:怏怏不平 怏怏:因不平而郁郁不乐。神志怏怏的,心中很感不平
出处:《隋书·虞世基传》:“贫无产业,每佣书养亲,怏怏不平。”
7、怨入骨髓 yuàn rù gǔ suǐ
释义:怨入骨髓 恨到骨头里。形容怨恨到极点。
出处:《史记·秦本纪》:“文公夫人,秦女也,为秦三囚将请曰:‘缪公之怨此三人入于骨髓,愿令此三人妇,令我君得自愉烹之。’晋君许之,归秦三将。”
8、怨声满道 yuàn shēng mǎn dào
释义:怨声满道 道:道路。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人民群众普遍强烈不满和怨恨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李固传》:“前孝安皇帝内任伯荣、樊丰之属,外委固广、谢恽之徒,开门受赂,署用非次,天下纷然,怨声满道。”
9、怨声盈路 yuàn shēng yíng lù
释义:怨声盈路 怨恨之声充满道路。形容不满情绪十分普遍
出处:《魏书·高肇传》:“肇既当衡轴,每事任己,本无学识,动违礼度,好改先朝旧制,出情妄作,减削封秩,抑黜勋人。由是怨声盈路矣。”
10、怨声载道 yuàn shēng zài dào
释义:怨声载道 载:充满;道:道路。怨恨的声音充塞道路。形容人民群众普遍的强烈的不满和怨恨。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李固传》:“前孝安皇帝内任伯荣、樊丰之属,外委固广、谢恽之徒,开门受赂,署用非次,天下纷然,怨声载道。”
11、怨天尤人 yuàn tiān yóu rén
释义:怨天尤人 怨恨天命;责怪别人(怨:怨恨;天:这里指命运;尤:责怪;归罪)。形容遇到不称心的事情一味归咎客观;埋怨别人。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12、怨天忧人 yuàn tiān yóu rén
释义:怨天忧人 怨:怨恨;天:命运;忧:责怪。怨恨天命,责怪别人。形容遇到不称心的事情一味归咎客观,埋怨别人。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13、怨气冲天 yuàn qì chōng tiān
释义:怨气冲天 怨恨之气冲到天空。形容怨愤情绪极大。
出处:明 无名氏《精忠记 应真》:“今下方黑气冲天,我佛慧眼一观,乃是临安秦桧屈陷忠臣岳飞父子,幽魂不散,怨气冲天。”
14、怨气满腹 yuàn qì mǎn fù
释义:怨气满腹 胸中充满了怨恨的情绪。形容怨愤之气极大。
出处:《后汉书 祭祀志上》:“即位三十年,百姓怨气满腹。”
15、悲声载道 bēi shēng zài dào
释义:悲声载道 指哀伤呼叫之声充满道路。形容苦难深重。
出处:太平天国 洪秀全《誓师檄文》:“妇叹童呼,悲声载道;酷刑厚敛,怨气冲天。”
16、愤愤不平 fèn fèn bù píng
释义:愤愤不平 愤愤:像生气的样子。因不公平的事而愤怒或不满。
出处:晋 王隐《晋书 桓秘传》:“秘亦免官,居于宛陵,每愤愤有不平之色。”
17、民怨沸腾 mín yuàn fèi téng
释义:民怨沸腾 人民的怨声就象开水在翻滚一样。形容人民对腐败黑暗的反动统治怨恨到了极点。
出处:清 袁枚《随园诗话补遗》第十卷:“王荆公行新法,自知民怨沸腾。”
18、流离失所 liú lí shī suǒ
释义:流离失所 流离:流落;失散;失所:失去住所。流落离散;无处安身。
出处:《金史 完颜匡传》:“今已四月,农事已晚,边民连岁流离失所,扶携道路,即望复业,过此农时,遂失一岁之望。”
19、牢骚满腹 láo sāo mǎn fù
释义:牢骚满腹 一肚子委曲、不满的情绪。
出处:钱钟书《围城》:“自己这一年来,牢骚满腹,一触即发。”
20、睚眦之怨 yá zì zhī yuàn
释义:睚眦之怨 睚:眼眶;眦:眼角;睚眦:生气瞪眼。别人瞪眼这样小的怨恨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21、缠绵幽怨 chán mián yōu yuàn
释义:缠绵幽怨 缠绵:心绪郁结;幽怨:隐藏内心的怨恨。形容萦绕在内心的怨恨
出处:茅盾《从牯岭到东京》:“不大愿意我有这种缠绵幽怨的调子。”
22、腹诽心谤 fù fěi xīn bàng
释义:腹诽心谤 心怀不满,暗中发泄。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不如魏其,灌夫日夜招聚天下豪杰壮士与论议,腹诽而心谤。”
23、藏怒宿怨 cáng nù sù yuàn
释义:藏怒宿怨 藏、宿:存留。把愤怒和怨恨藏留在心里。指心怀怨恨,久久难消。
出处:战国 邹 孟轲《孟子 万章上》:“仁人之于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
24、载道怨声 zài dào yuàn shēng
释义:载道怨声 怨恨之声充满道路。形容不满情绪十分普遍
出处:清·感惺《断头台·受献》:“笑雌黄舌饶,黑符心骄,绿豆儿眼小,博得个载道怨声碧汉高。”
25、饥肠辘辘 jī cháng lù lù
释义:饥肠辘辘 饥肠:饥饿的肚子;辘辘:象声词;车轮滚动的声音。肚子饿得咕咕直响;形容十分饥饿。
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西湖主》:“而枵肠辘辘,饥不可堪。”
26、鸟啼花怨 niǎo tí huā yuàn
释义:鸟啼花怨 形容悲伤怨恨。
出处:明·徐复祚《红梨记·请成》:“今日呵,只落得鸟啼花怨。”
27、人怨天怒 rén yuàn tiān nù
释义:人怨天怒 人民怨恨,天公震怒。形容为害作恶非常严重,引起普遍的愤怒。
出处:《后汉书·袁绍传》:"自是士林愤痛,人怨天怒,一夫奋臂,举州同声。"
28、嫉闲妒能 jí xián dù néng
释义:嫉闲妒能 嫉、妒:因别人好而忌恨。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
出处:《史记·高祖本纪》:"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妒贤嫉能,御下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