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有慈字的四字词语(包含慈字的成语_包含慈字的四字词语):心慈面善,慈眉善眼,严父慈母,义不主财,慈不主兵,大发慈悲,大慈大悲,心慈好善,心慈手软,心慈面软,恩逾慈母,慈乌反哺,慈乌返哺,慈悲为怀,慈悲为本,慈明无双,慈眉善目,手滑心慈,敬老慈少,敬老慈幼,敬老慈稚,母慈子孝,爱老慈幼,父慈子孝,慈孙孝子,子孝父慈,慈恩题记,脸软心慈,慈故能勇,戒舟慈棹,罚薄不慈。
1、心慈面善 xīn cí miàn shàn
释义:心慈面善 形容为人和善。
出处:清·吴璿《飞龙全传》第十二回:"大哥生来心慈面善,易被人欺,故此叫你同行,凡事之间,便可商议,你当听从方是正道"
2、慈眉善眼 cí méi shàn yǎn
释义:慈眉善眼 形容人的容貌一副善良的样子。同“慈眉善目”。
出处:沈从文《陌生的地方和陌生的人》:"还有戴小圆帽的中国尼姑,脸冻得红红的,慈眉善眼的,居多提了小篮子和小罐子,出卖庵堂中的产品,蜂蜜和鸡蛋,酸辣子与豆腐乳。"
3、严父慈母 yán fù cí mǔ
释义:严父慈母 严:严格;慈:慈爱。严厉的父亲,慈祥的母亲
出处:晋·夏侯湛《昆弟诰》:“纳诲于严父慈母。”
4、义不主财,慈不主兵 yì bù zhǔ cái,cí bù zhǔ bīng
释义:义不主财,慈不主兵 主:掌管。遵从道义就不能掌管钱财,心怀仁慈就不能掌管军队
出处:宋·陈元靓《事林广记·警世格言》:“义不主财,慈不主兵。”
5、大发慈悲 dà fā cí bēi
释义:大发慈悲 比喻起善心,做好事。
出处: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梁武帝累修归极乐》:“伏望母亲大人,大发慈悲,优容苦志。”
6、大慈大悲 dà cí dà bēi
释义:大慈大悲 慈:仁爱;悲:怜悯。佛家用语。爱一切众生的大慈;拯救一切受苦受难的人为大悲。指爱人而与众生同乐;怜悯人生而拔众生苦。后多用来指人心肠慈善;肯于施舍救助。
出处:《法华经 譬喻品》:“大慈大悲,常无懈倦,恒求善事,利益一切。”
7、心慈好善 xīn cí hào shàn
释义:心慈好善 好:喜爱。心地善良,乐于助人
出处:元·郑廷玉《看钱奴》第一折:“我是个心慈好善的人,现如今吃长斋哩!”
8、心慈手软 xīn cí shǒu ruǎn
释义:心慈手软 心怀恻隐而不忍下手。
出处:金近《他叫“东郭先生”》:“他下定决心,往后不再心慈手软了。”
9、心慈面软 xīn cí miàn ruǎn
释义:心慈面软 心地慈和,拉不下脸面。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8回:“我又是个心慈面软的人,凭心撮弄我,我还是一片痴心。”
10、恩逾慈母 ēn yú cí mǔ
释义:恩逾慈母 逾:超过。比慈爱的母亲给予的恩情还要重。形容恩情深厚。
出处:唐 韩愈《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陛下恩逾慈母。”
11、慈乌反哺 cí wū fǎn bǔ
释义:慈乌反哺 慈:奉养;慈乌:乌鸦的一种,相传能反哺其母;反哺:乌雏长大,衔食哺其母。比喻子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出处:元·无名氏《薛苞认母》第二折:“常言道马有垂缰,犬有那展草,踹踏街心,慈乌反哺。”
12、慈乌返哺 cí wū fǎn bǔ
释义:慈乌返哺 慈:奉养。返哺:乌雏长大,衔食哺其母。比喻子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出处:元·无名氏《薛苞认母》第二折:“常言道马有垂缰。犬有那展草,踹踏街心慈乌反哺。”
13、慈悲为怀 cí bēi wéi huái
释义:慈悲为怀 佛教认为人应以救助普济他人疾苦为己任
出处: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最后的贵族》:“慈悲为怀的康氏母女把她接到了罗宅。”
14、慈悲为本 cí bēi wéi běn
释义:慈悲为本 慈悲:慈善和怜悯。原佛教语,以恻隐怜悯之心为根本。
出处:《南齐书 高逸传论》:“今则慈悲为本,常乐为宗,施舍惟机,低举成敬。”
15、慈明无双 cí míng wú shuāng
释义:慈明无双 赞扬兄弟或平辈中之最负声望者。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荀爽传》:“爽字慈明,一名谞。幼而好学,年十二,能通《春秋》、《论语》。……颍川为之语曰:‘荀氏八龙,慈明无双。’”
16、慈眉善目 cí méi shàn mù
释义:慈眉善目 形容人的容貌一副善良的样子。
出处:老舍《老张的哲学》:“圆圆的脸,长满银灰的胡子,慈眉善目的。”
17、手滑心慈 shǒu huá xīn cí
释义:手滑心慈 慈:慈祥。手头慷慨,心地慈祥。指乐于助人
出处:清·袁枚《与林远峰书》:“鱼门当日,并不在酒场歌席妄费一钱,而手滑心慈,遂至累人累己。”
18、敬老慈少 jìng lǎo cí shǎo
释义:敬老慈少 见“敬老慈幼”。
出处:宋·陈亮《蔡元德墓碣铭》:“敬老慈少,使诡猾暴横者不得自肆,平民安之,而官事赖以省。”
19、敬老慈幼 jìng lǎo cí yòu
释义:敬老慈幼 敬:尊敬;慈:怜爱。尊敬老人,爱护儿童。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下》:“敬老慈幼,无忘宾旅。”
20、敬老慈稚 jìng lǎo cí zhì
释义:敬老慈稚 敬:尊敬;慈:怜爱;稚:幼小。尊敬老人,爱护儿童
出处:宋·陈亮《祭妻弟何少嘉文》:“尚贤睦族,以任门户,敬老慈稚,爱及行路。”
21、母慈子孝 mǔ cí zǐ xiào
释义:母慈子孝 母亲慈祥爱子,子女孝顺父母,是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风范。
出处:《尚书·康诰》:“天惟与我彝。”孔传:“天与民五常,使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22、爱老慈幼 ài lǎo cí yòu
释义:爱老慈幼 慈:慈爱。爱护老人与儿童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3回:“家中仆从老小想他素日怜贫怜贱,爱老慈幼之恩,莫不悲号痛哭。”
23、父慈子孝 fù cí zǐ xiào
释义:父慈子孝 父:指父母;子:子女。父母对子女慈爱,子女对父母孝顺。
出处:《礼记 礼运》:“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24、慈孙孝子 cí sūn xiào zǐ
释义:慈孙孝子 慈、孝:孝敬奉养。对祖先孝顺的子孙。
出处:《孟子·离娄上》:"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
25、子孝父慈 zǐ xiào fù cí
释义:子孝父慈 儿女孝顺,父母慈爱。同“父慈子孝”。
出处:《左传·隐公三年》:"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十六:"须是就君仁臣敬、子孝父慈与国人信上推究精微,各有不尽之理。"</td></tr><
26、慈恩题记 cí ēn tí jì
释义:慈恩题记 唐 代从 武则天 神龙 年间开始,新进士在 曲江 宴后,即集于 慈恩寺 塔题名,请同科进士中擅长书法者将金榜诸人姓名写于塔上。见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后用为考中进士的典故。 宋 林逋 《喜侄宥及第》诗:“
27、脸软心慈 liǎn ruǎn xīn cí
释义:脸软心慈 软:和软;慈:慈善。脸面和软,心地善良。形容人不仅外表和善,心地也很仁厚。
出处:软:和软;慈:慈善。脸面和软,心地善良。形容人不仅外表和善,心地也很仁厚。
28、慈故能勇 cí gù néng yǒng
释义:慈故能勇 富有慈善心肠的人,就有勇气。
出处:《老子》第六十七章:"慈故能勇,俭故能广。"
29、戒舟慈棹 jiè zhōu cí zhào
释义:戒舟慈棹 戒:佛教中的戒律;慈:慈悲;棹:船桨。指佛教中的戒律和慈善就象航船一样摆渡众生。
出处:宋·叶廷珪《海录碎事·道释经》:"若乘戒舟,鼓以慈棹,而不能横截风涛,达登彼岸者,无此理也。"
30、罚薄不慈 fá bó bù cí
释义:罚薄不慈 薄:轻;慈:仁慈。刑罚轻并不算仁慈。指刑罚轻重宽严要根据实情决定,不能一概从轻从宽。
出处:《韩非子·五蠹》:"故罚薄不为慈,诛严不为厉戾,称俗而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