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从各个地方过来的词语(形容从很多地方赶来的成语):一呼百应,一拥而上,一拥而入,万众一心,人满为患,众望所归,众望攸归,四面八方,四面楚歌,德高望重,曾无与二,欢聚一堂,欣喜若狂,江汉朝宗,流水朝宗,海纳百川,百折不挠,百鸟朝凤,群贤毕至,聚沙成塔,舍己救人,草木皆兵,蜂拥而来,蜂拥而至,衣锦还乡,退避三舍,风声鹤唳,风尘仆仆,鱼贯而来,舟车劳顿。
1、一呼百应 yì hū bǎi yìng
释义:一呼百应 呼:召唤。应:响应。一人发出号召;众人纷纷响应。
出处:明 天然痴叟《石点头》:“因是爪牙四布,一呼百应,远近闻名,人人畏惧,是一个公行大盗,通天神棍。”
2、一拥而上 yī yōng ér shàng
释义:一拥而上 形容周围的人同时向一个目标猛挤过去。
出处:钱钟书《围城》:“每人手提只小箱子,在人堆里等车,时时刻刻鼓励自己,不要畏缩,第一辆新车来了,大家一拥而上。”
3、一拥而入 yī yōng ér rù
释义:一拥而入 拥:拥挤。一下子全都拥了进去,挤了进去。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五:“众人一拥而入,迎头就把了缘拿住,押进里面搜捉,不曾走了一个。”
4、万众一心 wàn zhòng yī xīn
释义:万众一心 千万人一条心。形容齐心协力团结一致。
出处:清 金安清《洋务宜遵祖训,安内攘外,自有成效说》:“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上下联络,万众一心。”
5、人满为患 rén mǎn wéi huàn
释义:人满为患 因人多造成了困难。
出处:郭沫若《洪波曲》第二章一:“客栈小,已经人满为患。”
6、众望所归 zhòng wàng suǒ guī
释义:众望所归 众人的希望所集中的(望:希望;期望;归:集中)。形容群众中威望很高。
出处:宋 陆游《贺礼部曾侍郎启》:“所养既厚,万钧亦何足言;众望所归,九迁犹以为缓。”
7、众望攸归 zhòng wàng yōu guī
释义:众望攸归 众人所期望和敬仰的。形容在群众中威望很高。
出处:《晋书 解系阎鼎等传论》:“于是武皇之胤,惟有建兴,众望攸归,曾无与二。”
8、四面八方 sì miàn bā fāng
释义:四面八方 八方:指四方四隅;即东、南、西、北四方;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隅;泛指周围。指周围各个方面或各个地方。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 卷九 学三》:“如孔子教人,只是逐件逐事说个道理,未尝说出大头脑处,然四面八方合聚凑来,也自见得个大头脑。”
9、四面楚歌 sì miàn chǔ gē
释义:四面楚歌 四面都是楚人的歌声。后用来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无援的处境。
出处:《史记 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示例〗在这~里,凭你怎样伶牙俐齿,也只得服从了。 ★朱自清《航船中的文明》
10、德高望重 dé gāo wàng zhòng
释义:德高望重 道德好;声望大。多形容老年人为人好;有名望。
出处:宋 司马光《辞人对小殿札子》:“臣窃惟富弼三世辅臣,德高望重。”
11、曾无与二 céng wú yǔ èr
释义:曾无与二 独一无二,没有比得上的。
出处:晋 刘琨《劝进表》:“亿兆攸归,曾无与二。”《晋书 解系孙旂等传论》:“于是武皇之胤,惟有建兴,众望攸归,曾无与二。”
12、欢聚一堂 huān jù yī táng
释义:欢聚一堂 欢乐地聚集在一起。
出处: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今天,我国各民族的文学家、戏剧家、美术家、音乐家……文艺工作者的代表欢聚一堂。”
13、欣喜若狂 xīn xǐ ruò kuáng
释义:欣喜若狂 形容高兴到了极点。欣喜:欢喜;若:好像;狂:感情失去控制。
出处: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14、江汉朝宗 jiāng hàn cháo zōng
释义:江汉朝宗 指江河奔流入海。也比喻魇、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出处:《尚书·禹贡》:“江汉朝宗于海。”
15、流水朝宗 liú shuǐ cháo zōng
释义:流水朝宗 朝宗:原指古代诸侯天子,借指百川入海。比喻人心所向。
出处:《诗·小雅·沔水》:“沔彼流水,朝宗于海。”
16、海纳百川 hǎi nà bǎi chuān
释义:海纳百川 纳:容纳,包容。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比喻包容的东西非常广泛,而且数量很大。
出处: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形器不存,方寸海纳。”李周翰注:“方寸之心,如海之纳百川也,言其包含广也。”
17、百折不挠 bǎi zhé bù náo
释义:百折不挠 折:挫折。挠:弯曲;引伸为屈服。无论遭到多少挫折;都不退缩;不屈服。
出处:汉 蔡邕《太尉乔玄碑》:“其性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
18、百鸟朝凤 bǎi niǎo cháo fèng
释义:百鸟朝凤 朝:朝见;凤:凤凰,古代传说中的鸟王。旧时喻指君主圣明而天下依附,后也比喻德高望重者众望所归。
出处:宋·李昉等《太平御览》九百一十五卷引《唐书》:“海州言凤见于城上,群鸟数百随之,东北飞向苍梧山。”
19、群贤毕至 qún xián bì zhì
释义:群贤毕至 毕:全。各种贤人聚集在一起
出处:晋·王羲之《兰亭集序》:“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20、聚沙成塔 jù shā chéng tǎ
释义:聚沙成塔 聚:聚集。把细沙堆积成高塔。比喻积少成多。
出处:《妙法莲华经 方便品》:“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
21、舍己救人 shě jǐ jiù rén
释义:舍己救人 舍己:牺牲自己。不惜牺牲自己去救别人。
出处:老舍《老张的哲学》:“舍己救人也要凑好了机会,不然,你把肉割下来给别人吃,人们还许说你的肉中含有传染病的细菌。”
22、草木皆兵 cǎo mù jiē bīng
释义:草木皆兵 木:树;皆:全;都是。野草和树木都像是兵士。比喻军队败退时心虚;把草木都看成为是敌兵。亦形容极度惊恐时发出多疑的错觉。
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第25回:“大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之感。”
23、蜂拥而来 fēng yōng ér lái
释义:蜂拥而来 象蜂群似的拥挤着过来。形容许多人一起过来。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陈涉首难,豪杰蜂起。”
24、蜂拥而至 fēng yōng ér zhì
释义:蜂拥而至 像一窝蜂似地一拥而来。形容很多人乱哄哄地朝一个地方聚拢。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六回:“徐承志等他去远,刚要回船,前面尘头滚滚,喊声渐近,又来许多草寇。个个头戴浩然巾,手机器械,蜂拥而至。”
25、衣锦还乡 yì jǐn huán xiāng
释义:衣锦还乡 衣:穿;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穿着华丽的衣服回到故乡;表示向亲邻炫耀自己的富贵。
出处:《南史 刘之遴传》:“武帝谓曰:‘卿母年德并高,故会卿衣锦还乡,尽荣养之理。’”
26、退避三舍 tuì bì sān shè
释义:退避三舍 后退九十里。比喻为避免冲突;向对方作出回避或让步。舍:古时行军;一舍为三十里。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三年》:“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27、风声鹤唳 fēng shēng hè lì
释义:风声鹤唳 唳:鹤鸣声。风吹的响声和仙鹤的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
出处:唐 房玄龄《晋书 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
28、风尘仆仆 fēng chén pú pú
释义:风尘仆仆 风尘:指旅行。仆:走路劳累的样子。旅行艰辛困顿;行路劳累疲乏。
出处:清 吴趼人《痛史》第八回:“三人拣了一家客店住下,一路上风尘仆仆,到了此时,不免早些歇息。”
29、鱼贯而来 yu guan er lai
释义:鱼贯而来 象游鱼一样一个跟着一个地接连着走。形容一个接一个地依次序进入。
30、舟车劳顿 zhōu chē láo dùn
释义:舟车劳顿 舟车:船与车,泛指一切水陆交通工具。劳顿:劳累疲倦。形容旅途疲劳困顿。
出处:钱钟书《围城》第二章:"那两位记者都说:‘今天方博士舟车劳顿,明天早晨到府聆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