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胆心的成语(形容胆心成语有哪些):胆怯心虚,倾心吐胆,儿女英雄,动人心魄,呕心吐胆,大义凛然,心寒胆战,心寒胆碎,心寒胆落,心惊胆寒,心惊胆慑,心惊胆战,心惊胆落,心惊胆裂,心惊胆颤,心殒胆落,心粗胆壮,心粗胆大,心胆皆碎,怒从心上起,惊心悼胆,惊心掉胆,抠心挖胆,摘胆剜心,放心托胆,熊心豹胆,相亲相爱,胆大心细,胆大心雄,胆惊心战,胆惊心颤,胆战心惊,胆颤心寒,胆颤心惊,赤胆忠心,铜心铁胆,褪后趋前,心战胆栗,胆丧心惊。
1、胆怯心虚 dǎn qiè xīn xū
释义:胆怯心虚 形容理亏气馁,胆小害怕。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五回:"无奈人家的词严义正,自己胆怯心虚,只得陪着笑脸儿。"
2、倾心吐胆 qīng xīn tǔ dǎn
释义:倾心吐胆 比喻痛快地说出了心里话。
出处:元 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我每买不转的,都是倾心吐胆说真实话。”
3、儿女英雄 ér nǚ yīng xióng
释义:儿女英雄 儿女:指青年男女。指感情丰富,年轻有为的男女英雄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纵横九万里,上下五千年,求其儿女英雄,一身兼备的,也只见得两个。”
4、动人心魄 dòng rén xīn pò
释义:动人心魄 魄:迷信者指依附人形体而存在的精神。形容使人感动或令人震惊。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4回:“那秦淮到了有月色的时候,越是夜色已深,更有那细吹细唱的船来,凄清委婉,动人心魄。”
5、呕心吐胆 ǒu xīn tǔ dǎn
释义:呕心吐胆 呕:吐。形容费尽心血,历尽艰辛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隐秀》:“呕心吐胆,不足语穷;锻发炼年,奚能喻苦?”
6、大义凛然 dà yì lǐn rán
释义:大义凛然 临难不苟的节操令人敬畏;不可侵犯。形容为了正义而坚强不屈。大义:正义、正气;凛然:严肃使人敬畏的样子。
出处:清 顾炎武《日知录 孙氏西斋录》:“至于起王氏已废之魂,上配天皇;条高后擅政之年,下系中宗,大义凛然。”
7、心寒胆战 xīn hán dǎn zhàn
释义:心寒胆战 形容十分惊恐。
出处:宋·罗烨《醉翁谈录·小说开辟》:“讲鬼怪令羽士心寒胆战;论闺怨,遣佳人绿惨红愁。”
8、心寒胆碎 xīn hán dǎn suì
释义:心寒胆碎 寒:战栗。形容十分惊恐
出处:《永乐大典戏文·无名氏》:“心寒胆碎,悔之作不是。”
9、心寒胆落 xīn hán dǎn luò
释义:心寒胆落 同“心寒胆战”。
出处:元·无名氏《抱妆盒》楔子:“每每怀藏袖中,携之出入,以此在朝官员,见俺无不心寒胆落。”
10、心惊胆寒 xīn jīng dǎn hán
释义:心惊胆寒 同“心惊胆战”。
出处:明·李日华《南西厢记·飞虎授首》:“心惊胆寒,浑身上淋漓雨汗。”
11、心惊胆慑 xīn jīng dǎn shè
释义:心惊胆慑 慑:恐惧。指人内心惊惧害怕
出处:《敦煌变文集·长兴四年中兴殿应圣节讲经文》:“怀中履孝,道广德新,合力义亏,仁者心惊胆慑。”
12、心惊胆战 xīn jīng dǎn zhàn
释义:心惊胆战 形容内心极度惊惧恐慌。战:发抖。
出处:元 无名氏《萨真人夜断碧桃花》第三折:“一个个气昂昂性儿不善,他每都叫吼捋袖揎拳,走的我腿又酸又软,不由我不心惊胆战。”
13、心惊胆落 xīn jīng dǎn luò
释义:心惊胆落 同“心惊胆战”。
出处:宋·欧阳修《祭苏子美文》:“人有遭之,心惊胆落,震汗如麻。”
14、心惊胆裂 xīn jīng dǎn liè
释义:心惊胆裂 同“心惊胆战”。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十九回:“先锋将魄散魂飞,合后兵心惊胆裂。”
15、心惊胆颤 xīn jīng dǎn chàn
释义:心惊胆颤 见“心惊胆战”。
出处:《秦并六国平话》上卷:“城前发喊,惊得赵王心惊胆颤,文武诸将仓皇无计。”
16、心殒胆落 xīn yǔn dǎn luò
释义:心殒胆落 形容十分惊恐。
出处:宋·邵伯温《闻见前录》第四卷:“而又喧传陛下决为亲征之谋,中外闻之,心殒胆落。”
17、心粗胆壮 xīn cū dǎn zhuàng
释义:心粗胆壮 粗:粗疏,粗略。心思粗疏,胆量很大。形容野心勃勃,肆无忌惮
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55回:“这会有银子在手里,更是心粗胆壮。”
18、心粗胆大 xīn cū dǎn dà
释义:心粗胆大 心地粗疏,胆子很大。形容野心勃勃,肆无忌惮。亦作“心粗胆壮”。
出处:元·石德玉《秋胡戏妻》第四折:“这厮便倚强凌弱,心粗胆大,怎敢来俺庄上。不由的忿气夯胸膛。”
19、心胆皆碎 xīn dǎn jiē suì
释义:心胆皆碎 吓破了心和胆。形容受到极大的惊吓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6回:“帝知事泄,心胆皆碎。”
20、怒从心上起 nù cóng xīn shàng qǐ
释义:怒从心上起 愤怒从心底而起。比喻愤怒到极点就会胆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出处:《五代史平话·梁》:“朱温未听得万事俱休,才听得后,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
21、惊心悼胆 jīng xīn dào dǎn
释义:惊心悼胆 悼:战栗。形容恐惧到极点。
出处:清 章炳麟《新方言 释言》上卷:“今人言惧,犹曰惊心悼胆。”
22、惊心掉胆 jīng xīn diào dǎn
释义:惊心掉胆 惊:惊吓;掉:恐惧,战栗。形容十分害怕或担心
出处:章炳麟《新方言·释言》:“今人言惧犹曰惊心掉胆。”
23、抠心挖胆 kōu xīn wā dǎn
释义:抠心挖胆 抠:挖。把心胆都挖出来。形容待人诚心诚意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四回:“罪过!罪过!照这种抠心挖胆的待你,不想出在堂名中人。”
24、摘胆剜心 zhāi dǎn wān xīn
释义:摘胆剜心 摘:取。剜:用刀剜。用刀子将胆和心取出。形容非常痛苦。
出处:元·无名氏《小孙屠》第三折:“再休放来生债,啼哭的摘胆剜心,伤情无奈。”
25、放心托胆 fàng xīn tuō dǎn
释义:放心托胆 形容毫无顾虑。
出处:《何典》第七回:“赶茶娘只道师姑为女子所做,既然修行念佛,自当谨守清规;故放心托胆,打发女儿去。”
26、熊心豹胆 xióng xīn bào dǎn
释义:熊心豹胆 比喻非常胆大。
出处:元 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三折:“老元帅!我有熊心豹胆,怎敢掩藏着赵氏孤儿。”
27、相亲相爱 xiāng qīn xiāng ài
释义:相亲相爱 互相之间十分亲爱。形容关系密切;感情深厚。
出处:明 王世贞《鸣凤记 拜谒忠灵》:“与严家大相自幼往往来来,嘻嘻哈哈,同眠同坐,相亲相爱,就是一个人相交,不放下怀。”
28、胆大心细 dǎn dà xīn xì
释义:胆大心细 形容办事果断,考虑周密。
出处:鲁迅《书信集 致罗清桢》:“我是主张青年发表作品,要‘胆大心细’的,因为心若不细,便容易走入草率的路。”
29、胆大心雄 dǎn dà xīn xióng
释义:胆大心雄 形容胆子大,有雄心,做事无所畏惧
出处:明 杜睿《初闻灯船鼓吹歌》:“船中百翁梁溪酒,胆大心雄选锋手。”
30、胆惊心战 dǎn jīng xīn zhàn
释义:胆惊心战 惊:惊惧,害怕;战:发抖。形容非常害怕
出处:明·陆采《怀香记·索香看墙》:“可怜平地风波变,天那好苦,霎时间胆惊心战。”
31、胆惊心颤 dǎn jīng xīn chàn
释义:胆惊心颤 惊:惊惧,害怕;颤:发抖。形容非常害怕
出处:金·王吉昌《永遇乐》词:“知剑刚锋,百魔剿退,胆惊心颤。”
32、胆战心惊 dǎn zhàn xīn jīng
释义:胆战心惊 战:通“颤”,发抖。形容十分害怕。
出处:元 郑光祖《刍梅香》第三折:“见他时胆战心惊,把似你无人处休眠思梦想。”
33、胆颤心寒 dǎn chàn xīn hán
释义:胆颤心寒 颤:颤抖;寒:忧惧,战栗。形容极度惊慌恐惧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96回:“半空中一声霹雳,只震得三妖胆颤心寒。”
34、胆颤心惊 dǎn chàn xīn jīng
释义:胆颤心惊 颤:发抖。形容害怕到了极点
出处:元 施惠《幽闺记 士女随迁》:“生长升平,谁曾惯遭离乱,苦怎言。胆颤心惊,如何可免。”
35、赤胆忠心 chì dǎn zhōng xīn
释义:赤胆忠心 赤:赤诚、真诚;忠:忠诚。形容很忠诚;有时也指非常真诚的心。也作“忠心赤胆”。
出处: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30回:“赤胆忠心扶社稷。”
36、铜心铁胆 tóng xīn tiě dǎn
释义:铜心铁胆 形容人的意志坚定。
出处:明·贾仲名《萧淑兰》第二折:“秀才每自古眼睛馋,不似这里忒铜心铁胆。”
37、褪后趋前 tuì hòu qū qián
释义:褪后趋前 形容前前后后向人献殷勤。
出处:元·贾仲明《荆楚臣重对玉梳记》第三折:"你道是如何发付,我索避着不做。我这里敛袂回身,褪后趋前,眼笑眉舒。"
38、心战胆栗 xīn zhàn dǎn lì
释义:心战胆栗 形容内心十分惊慌恐惧。
出处:宋·陈亮《酌古论一·孙权》:"诸侯观之,心战胆栗,始知将军为真英雄,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39、胆丧心惊 dǎn sàng xīn jīng
释义:胆丧心惊 形容内心盐分惊慌恐惧。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袁绍父子胆丧心惊,奔入旧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