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有胆有识的词语(形容有胆识的四字成语):事到万难须放胆,剑态箫心,剑气箫心,剑胆琴心,单刀赴会,据水断桥,无所畏惧,琴心剑胆,瞋目张胆,细微末节,能文能武,豪杰英雄,举笏击蛇,举大略细。
1、事到万难须放胆 shì dào wàn nán xū fà dǎn
释义:事到万难须放胆 事情遇到重重困难时,必须拿出全部胆识去干。
2、剑态箫心 jiàn tai xiāo xīn
释义:剑态箫心 见“剑气箫心”。
出处:柳亚子《自题磨剑室诗词后》:“剑态箫心不可羁,已教终古负初期。”
3、剑气箫心 jiàn qì xiāo xīn
释义:剑气箫心 犹剑胆琴心。
出处:清·龚自珍《已亥杂诗》:“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
4、剑胆琴心 jiàn dǎn qín xīn
释义:剑胆琴心 比喻既有情致,又有胆识(旧小说多用来形容能文能武的才子)。
出处:元 吴莱《岁晚恍然有怀》诗:“小榻琴心展,长缨剑胆舒。”
5、单刀赴会 dān dāo fù huì
释义:单刀赴会 原指三国名将关羽随身带一口大刀和少数随从在东吴参加宴会。后泛指只身或仅带少数人去参加有危险的约会。含有赞颂赴会者富有胆略的意思。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6回:“吾来日驾小舟,只用亲随十余人,单刀赴会,看鲁肃如何近我!”
6、据水断桥 jù shuǐ duàn qiáo
释义:据水断桥 依靠河道阻断桥梁。形容胆识过人,勇敢善战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张飞传》:“飞据水断桥,嗔目横矛曰:‘某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
7、无所畏惧 wú suǒ wèi jù
释义:无所畏惧 畏惧:害怕。没有什么可害怕的。形容什么也不怕。
出处:《魏书 董绍传》:“此是绍之壮辞,云巴人劲勇,见敌无所畏惧,非实瞎也。”
8、琴心剑胆 qín xīn jiàn dǎn
释义:琴心剑胆 比喻既有情致,又有胆识(旧小说多用来形容能文能武的才子)。
出处:元 吴莱《寄董与几》诗:“小榻琴心展,长缨剑胆舒。”
9、瞋目张胆 chēn mù zhāng dǎn
释义:瞋目张胆 瞋目:瞪大眼睛;张胆:放开胆量。形容有胆识,敢作敢为。后形容无所顾忌公开放肆地干坏事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陈余列传》:“将军瞋目张胆,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
10、细微末节 xì wēi mò jié
释义:细微末节 末节:小事情,小节。无关紧要的小事情,小问题。
出处:古立高《初恋》:“为这些细微末节的事,张志诚感到伤脑筋。”
11、能文能武 néng wén néng wǔ
释义:能文能武 文的武的都行。现常指既能动笔也有实际工作能力。
出处: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三十八回:“能文能武,方是男子汉。”
12、豪杰英雄 háo jié yīng xióng
释义:豪杰英雄 指气概、胆识、能力都杰出的人物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7回:“家住浔阳江浦上,最称豪杰英雄。”
13、举笏击蛇 jǔ hù jī shé
释义:举笏击蛇 笏:古代大臣上朝时拿的手板。用手板将蛇打死。比喻有胆识。
出处:《宋史·孔道辅传》:"有蛇出天庆观真武殿中,一郡以为神,州将帅官属往奠拜之,欲上其事。道辅径前,以笏击蛇,碎其首。观者初惊,后莫不叹服。"
14、举大略细 jǔ dà lüè xì
释义:举大略细 提出重大的,舍弃细小的。指不拘泥于细微末节,善于抓重大问题。形容人有气魄,有胆识。
出处:《抱朴子·接疏》:"明者举大略细,不忮不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