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个性的四字词语(描写个性的词语成语):不切实际,不劣方头,不屈不挠,不知不觉,不通时宜,乖僻邪谬,傲骨嶙嶙,刚中柔外,动心忍性,南鹞北鹰,多愁善感,女大十八变,奴颜媚骨,好吃懒做,姜桂之性,娇揉造作,婆婆妈妈,廓达大度,快言快语,患得患失,慢条斯理,扭捏作态,方头不劣,方头不律,普普通通,木强少文,气味相投,沉静寡言,潜濡默化,潜濡默被,潜移暗化,老实巴交,聪明伶俐,胆小怕事,蕙心兰质,见利忘义,见异思迁,豪放不羁,豪迈不群,默化潜移。
1、不切实际 bù qiē shí jì
释义:不切实际 不符合实际
出处:丁寅生《孔子演义》第98回:“若是徒有虚名,不切实际,那就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了!”
2、不劣方头 bù liè fāng tóu
释义:不劣方头 劣:不好;方头:俗指不通时宜为方头。不以不通时宜为不好。形容人性格倔强、顽固。
出处: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二折:“我从来不劣方头,恰便似火上浇油。我偏和那有势力的官人每卯酉。”
3、不屈不挠 bù qū bù náo
释义:不屈不挠 屈、挠:弯曲。不屈服。形容不畏强暴和困难;十分顽强;决不屈服。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叙传下》:“乐昌笃实,不桡(挠)不诎(屈)。”
4、不知不觉 bù zhī bù jué
释义:不知不觉 没有意识到;没有觉察到。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20卷:“圣贤之学是掯掯定定做,不知不觉自然做得彻。”
5、不通时宜 bù tōng shí yí
释义:不通时宜 不明白当时的形势潮流
出处:明·郎瑛《七修类稿·方头》:“今人言不通时宜而无顾忌者曰方头。”
6、乖僻邪谬 guāi pì xié miù
释义:乖僻邪谬 乖:乖张,不顺;僻:孤僻。指性格古怪孤僻,不近人情。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回:“其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千万人之下。”
7、傲骨嶙嶙 ào gǔ lín lín
释义:傲骨嶙嶙 傲骨:指高傲不屈的性格。嶙嶙:山崖突兀貌。比喻高傲不屈。
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叶生》:“行踪落落,对影长愁;傲骨嶙嶙,搔头自爱。”
8、刚中柔外 gāng zhōng róu wài
释义:刚中柔外 刚:刚硬,坚强;中:里,内心;柔:软弱,柔和。表面柔顺,内里刚强。指人外柔而内刚的性格。也指外表和好,内藏杀机的策略。
出处:《三十六计·笑里藏刀》:“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9、动心忍性 dòng xīn rěn xìng
释义:动心忍性 动心:使内心惊动;忍性:使性格坚韧。指不顾外界阻力,坚持下去。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下》:“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0、南鹞北鹰 nán yào běi yīng
释义:南鹞北鹰 鹞、鹰:两种猛禽。在南为鹞子,在北为老鹰。比喻性格严峻的人。
出处:《晋书·崔洪传》:“丛生棘刺,来自博陵,在南为鹞,在北为鹰。”
11、多愁善感 duō chóu shàn gǎn
释义:多愁善感 善:容易;好(hào);感:伤感。容易发愁、伤感。形容人感情脆弱。
出处:茅盾《幻灭》二:“是同情于这个不相识的少妇呢,还是照例的女性的多愁善感,连她自己也不明白。”
12、女大十八变 nǚ dà shí bā biàn
释义:女大十八变 指女子在发育成长过程中,容貌性格有较多的变化。
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幽州谭空和尚》:“龙女有十八变,汝与老僧试一变看。”
13、奴颜媚骨 nú yán mèi gǔ
释义:奴颜媚骨 奴颜:奴才的面孔;媚:献媚。一张奴才的面孔;一副献媚的骨头。形容奴气十足低三下四地讨好别人的丑态。
出处:耿可贵《孙中山与宋庆龄》第七场:“莲妹,请去传我的话:宋庆龄不愿见到奴颜媚骨之徒。”
14、好吃懒做 hào chī lǎn zuò
释义:好吃懒做 好:喜欢;贪图;懒:怠惰。指贪于吃喝;懒于做事。
出处: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七回:“为女妇人家,好吃懒做,嘴大舌长,招是惹非,不打他,打狗不成!”
15、姜桂之性 jiāng guì zhī xìng
释义:姜桂之性 生姜和肉桂愈久愈辣。比喻年纪越大性格越耿直。
出处:《宋史·晏敦复传》:“况吾姜桂之性,到老愈辣。”
16、娇揉造作 jiāo róu zào zuò
释义:娇揉造作 不自然地装扮或装模作样,故意夸张而造作
17、婆婆妈妈 pó pó mā mā
释义:婆婆妈妈 形容人动作琐细,言语罗唆。也形容人感情脆弱。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1回:“宝玉,你忒婆婆妈妈的了。”
18、廓达大度 kuò dá dà dù
释义:廓达大度 廓达:宽宏、通达。性格宽宏,通情达理。
出处:太平天国 洪仁玕《干王洪仁玕等劝谕清朝官兵暗投明檄》:“尔等抑知我天朝廓达大度,胞与为怀,不分新旧兄弟,皆是视同一体。”
19、快言快语 kuài yán kuài yǔ
释义:快言快语 说话和表达得清楚明确坦白
20、患得患失 huàn dé huàn shī
释义:患得患失 患:忧虑。没有时怕得不到;得到后;又恐怕失去。指对个人的利害得失斤斤计较。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21、慢条斯理 màn tiáo sī lǐ
释义:慢条斯理 形容说话做事动作缓慢;不慌不忙。
出处: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金圣叹批:“写红娘从张生边来入闺中,慢条斯理,如不在意如在意。”
22、扭捏作态 niǔ niē zuò tài
释义:扭捏作态 具有娇揉造作或夸张的性格,不是天然或自然的
23、方头不劣 fāng tóu bù liè
释义:方头不劣 方头:俗指不通时宜;不劣:倔强不驯顺。形容人性格倔强、顽固。
出处:元·关汉卿《钱大尹智勘绯衣梦》第四折:“俺这里有个裴炎,好生方头不劣。”
24、方头不律 fāng tóu bù lǜ
释义:方头不律 见“方头不劣”。
出处:元·郑廷玉《金凤钗》:“见一个方头不律的人,欺侮一个老年,打扯他跳河。”
25、普普通通 pǔ pǔ tōng tōng
释义:普普通通 指平常的,一般的
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60回:“这一声,在别人听来只是普普通通的声气,不晓得什么道理,一进月英耳朵就宛如当头起个青天霹雳。”
26、木强少文 mù qiáng shǎo wén
释义:木强少文 木强:性格质直刚强;少文:礼节少。形容为人质朴倔强,不讲文采和礼教
出处:章炳麟《革命之道德》:“汉祖所任用者,上自萧何、曹参,其下至于王陵、周勃、樊哙、夏侯婴之徒,大抵木强少文,不识利害。”
27、气味相投 qì wèi xiāng tóu
释义:气味相投 气味:意指思想或志趣;投:合得来。指人思想作风相同;彼此很合得来。
出处:宋 葛长庚《水调歌头》:“天下云游客,气味偶相投。暂时相聚,忽然云散水空流。”
28、沉静寡言 chén jìng guǎ yán
释义:沉静寡言 性格深沉文静,不爱多说话。
出处:《逸周书·官人解》:“沉静而寡言,多稽而险貌,曰质貌者也。”
29、潜濡默化 qián rú mò huà
释义:潜濡默化 犹潜移默化。
出处:刘揆一《黄兴传记》:“今就湘省而论,军学界革命思想,日见发达,市民亦潜濡默化。”
30、潜濡默被 qián rú mò bèi
释义:潜濡默被 犹潜移默化。
出处:明·文征明《王武宁去思颂》:“惟夫浚德渊微,潜濡默被,出于至诚,而泯于无迹。”
31、潜移暗化 qián yí àn huà
释义:潜移暗化 见“潜移默化”。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
32、老实巴交 lǎo shí bā jiāo
释义:老实巴交 形容人规规矩矩,谨慎胆小的样子。
出处:徐光耀《平原烈火》:“一个一个心慈面善,全是老实巴交的。”
33、聪明伶俐 cōng míng líng lì
释义:聪明伶俐 伶俐:灵活。形容小孩子头脑灵活;记忆力和理解力强。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卖油郎独占花魁》:“你是聪明伶俐的人,也须识些轻重。”
34、胆小怕事 dǎn xiǎo pà shì
释义:胆小怕事 胆子非常小,怕事情落在自己头上,怕惹麻烦。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29回:“谁知四下里物色遍了,遇着的,倒大多数是醉生梦死、花天酒地的浪子,不然便是胆小怕事、买进卖出的商人。”
35、蕙心兰质 huì xīn lán zhì
释义:蕙心兰质 蕙、兰:都是香草名。蕙草样的心地,兰花似的本质。比喻女子心地纯洁,性格高雅。
出处:唐·王勃《王子安集·七夕赋》:“金声玉韵,蕙心兰质。”
36、见利忘义 jiàn lì wàng yì
释义:见利忘义 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形容人贪财自私。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樊郦滕灌靳周传》:“当孝文时,天下以郦寄为卖友。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
37、见异思迁 jiàn yì sī qiān
释义:见异思迁 异:另外的;别的;迁:改变;变动。看到不同的事物就改变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出处:先秦 管仲《管子 小匡》:“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
38、豪放不羁 háo fàng bù jī
释义:豪放不羁 羁:束缚。形容人性情豪迈直爽气魄大而不受拘束。
出处:《清史稿 文艺传 侯方域》:“(方域)性豪迈不羁,为文有奇气。”
39、豪迈不群 háo mài bù qún
释义:豪迈不群 群:合群。因性格豪放不拘小节而与周围的人处不到一块去。
出处:《明史·庄杲传》:“庄杲,字孔愓,江浦人。自幼豪迈不群,嗜古博学。”
40、默化潜移 mò huà qián yí
释义:默化潜移 同“潜移默化”。
出处:明·吕坤《呻吟语·治道》:“然后民知善之当为,恶之可耻,默化潜移,而服从乎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