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人装样子的成语:东扭西捏,假痴假呆,假眉三道,哼哼唧唧,忸怩作态,扭捏作态,拿班作势,拿班做势,拿糖作醋,拿腔作势,拿腔做势,挢揉造作,有名无实,矫揉造作,虚有其表,装模作样,装腔作势,造作矫揉。
1、东扭西捏 dōng niǔ xī niē
释义:东扭西捏 扭捏作态,不爽快。
出处: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一:“及至准算与他,又要减你的价钱,准算过,便有几两赢余,要他找绝,他又东扭西捏,朝三暮四,没有得爽利与你。”
2、假痴假呆 jiǎ chī jiǎ dāi
释义:假痴假呆 装傻;假装糊涂
出处:《海上花列传》第48回:“我有要紧事体请耐来,啥个假痴假呆!”
3、假眉三道 jiǎ méi sān dào
释义:假眉三道 方言。装模作样。
出处:赵树理《登记》:“分明是按老封建规矩办事,偏要叫人假眉三道去出洋相。”
4、哼哼唧唧 hēng hēng jī jī
释义:哼哼唧唧 形容说话装模作样,拿腔拿调。也形容生病时的呻吟声。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他们必把一句话拉长了,作两三截儿,咬文嚼字,拿着腔儿,哼哼唧唧的,急的我冒火,他们那里知道。”
5、忸怩作态 niǔ ní zuò tài
释义:忸怩作态 忸怩:羞愧的样子。形容不自然;不大方;含羞做作的样子。
出处:巴金《谈〈春〉》:“倘使小说不能作为我作战的武器,我何必化那么多的功夫转弯抹角、忸怩作态,供人欣赏来换取作家的头衔呢?”
6、扭捏作态 niǔ niē zuò tài
释义:扭捏作态 具有娇揉造作或夸张的性格,不是天然或自然的
7、拿班作势 ná bān zuò shì
释义:拿班作势 装模作样。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3回:“凤姐见他素日不大拿班作势的,便依允了。”
8、拿班做势 ná bān zuò shì
释义:拿班做势 装模作样,摆架子
出处: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75回:“左右是那几句东沟篱、西沟灞,油嘴狗舌,不上纸笔的那胡歌野词,就拿班做势起来。”
9、拿糖作醋 ná táng zuò cù
释义:拿糖作醋 摆架子,装腔作势。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01回:“这会子替奶奶办了一点子事,况且关会着好几层儿呢,就这么拿糖作醋的起来,也不怕人家寒心?”
10、拿腔作势 ná qiāng zuò shì
释义:拿腔作势 装模作样。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5回:“那贾环便来到王夫人炕上坐着,令人点了蜡烛,拿腔做势的抄写。”
11、拿腔做势 ná qiāng zuò shì
释义:拿腔做势 装模作样,装腔作势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4回:“只当是抚台敷衍他的话,不免拿腔做势,添了许多自抬身价的话。”
12、挢揉造作 jiǎo róu zào zuò
释义:挢揉造作 矫揉造作。谓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出处:清·俞樾《茶香室丛钞·饶州神童》:“按如此教小儿,可谓挢揉造作矣。”
13、有名无实 yǒu míng wú shí
释义:有名无实 光有虚名;并无事实。指实际上并不是那么好。
出处:《国语 晋语八》:“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
14、矫揉造作 jiǎo róu zào zuò
释义:矫揉造作 矫:使弯曲的变成直的;揉:使直的变成弯的。形容故意做作;表现得极不自然。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1回:“黛玉拦道:‘这宝姐姐也忒胶柱鼓瑟,矫揉造作了。”
15、虚有其表 xū yǒu qí biǎo
释义:虚有其表 表面上看起来很好;实际上并不好。虚:空;表:外表。
出处:唐 郑处诲《明皇杂录》:“嵩既退,上掷其草于地:‘虚有其表耳!’”
16、装模作样 zhuāng mó zuò yàng
释义:装模作样 故意装样子作姿态。形容做作;不自然。
出处:元 无名氏《冻苏秦》:“也不问别来无恙,放下一张饭床,上面都没摆当,冷酒冷汤,着咱如何近傍,百般装模作样。”
17、装腔作势 zhuāng qiāng zuò shì
释义:装腔作势 故意装出一种腔调;作出一种姿态。形容故意做作想引人注意或吓唬别人。
出处:明 西湖居士《郁轮袍 误荐》:“穷秀才装腔作势,贤王子隆礼邀宾。”
18、造作矫揉 zào zuò jiǎo róu
释义:造作矫揉 犹言矫揉造作。
出处:郭沫若《女神·春蚕》:“蚕儿呀,你的诗可还是出于有心?无意?造作矫揉?自然流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