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恭敬谨慎是成语吗(形容恭敬谨慎的成语):不习水土,不可思议,安常习故,屏声息气,恭恭敬敬,打恭作揖,打拱作揖,百丈竿头,百不失一,百不当一,百不获一,百世不磨,百世之师,百二山河,百二河山,百依百从,百依百随,百依百顺,百家争鸣,百岁之好,百年之后,百废待兴,百思不得其解,百思莫解,百无一成,百无一是,百花争妍,百花争艳,百花齐放,百身何赎,百里之才,百里异习,百顺百依,程门立雪,翻来覆去,讽一劝百,踧踖不安,阖门百口,风俗习惯,鹑衣百结。
1、不习水土 bù xí shuǐ tǔ
释义:不习水土 习:习惯,适应。指不能适应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周瑜传》:“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
2、不可思议 bù kě sī yì
释义:不可思议 原是佛教用语;指神秘奥妙。不可用心意思忖;也不能用言语表达。后形容对事物情况、发展变化或言论无法想象很难理解。
出处:《维摩诘经 不思议品》:“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可思议。”慧远义记:“不思据心,不议就口,解脱真德,妙在情妄心言不及,是故名为不可思议。”
3、安常习故 ān cháng xí gù
释义:安常习故 安:安于,习惯于;常:常规;习:习惯;故:故旧。习惯于成规
出处:清 魏源《默觚下 治篇七》:“彼安常习故之流,所安者目前,所知者陈例,所辟者嫌疑,得不震而疑,同声而扰格者乎?”
4、屏声息气 bǐng shēng xī qì
释义:屏声息气 抑制着呼吸使不出声音。形容恭敬畏惧的神态。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7回:“只见两三个小丫头都在这里,屏声息气齐齐的伺候着。”
5、恭恭敬敬 gōng gōng jìng jìng
释义:恭恭敬敬 对尊长贵宾谦恭而有礼貌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3卷:“安住见说是丈人,恭恭敬敬唱了个喏。”
6、打恭作揖 dǎ gōng zuò yī
释义:打恭作揖 旧时礼节,弯身抱拳,上下摆动,表示恭敬。
出处:明·李贽《因记往事》:“嗟乎!平居无事,只解打恭作揖,终日匡坐,同于泥塑。”
7、打拱作揖 dǎ gǒng zuò yī
释义:打拱作揖 见“打恭作揖”。
出处:孔厥、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大老鸹吓得直不起腰来,打拱作揖的说。”
8、百丈竿头 bǎi zhàng gān tóu
释义:百丈竿头 佛教语,百丈高的竿子,比喻道行达到很高境界
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景岑禅师》:“百丈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9、百不失一 bǎi bù shī yī
释义:百不失一 失:过失,错误。万无一失。形容做事有充分把握,绝不会失误
出处:东汉 王充《论衡 须颂》:“从门应庭,听堂室之言,什而失九;如升堂窥室,百不失一。”
10、百不当一 bǎi bù dāng yī
释义:百不当一 当:抵挡。一百个抵挡不住一个
出处:汉 荀悦《汉纪 文帝纪下》:“平易相远,山谷幽涧,仰高临下,此弓弩之地也,短兵百不当一。”
11、百不获一 bǎi bù huò yī
释义:百不获一 获:得到。一百个之中也得不到一个。形容人或物极其难得
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150回:“人品自会端正,文移自会清顺、晓畅,然着实是百不获一的。”
12、百世不磨 bǎi shì bù mó
释义:百世不磨 磨:消灭,磨灭。千秋万代永不磨灭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南匈奴传论》:“千里之差,兴自毫端,失得之源,百世不磨矣。”
13、百世之师 bǎi shì zhī shī
释义:百世之师 世世代代的老师,指才德高尚而永远可为人师表的人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
14、百二山河 bǎi èr shān hé
释义:百二山河 百二:以二敌百。比喻山河险固之地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县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马。”
15、百二河山 bǎi èr hé shān
释义:百二河山 百二:以二敌百。指山河险固,可以二敌百。后指国力强盛,边防稳固的国家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县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马。”
16、百依百从 bǎi yī bǎi cóng
释义:百依百从 百:比喻很多;依:顺从;从:跟从。什么都依从。形容一味顺从
出处:杨纤如《伞》:“讨厌他过于粗暴鲁莽,常办错事,喜爱他忠实听话,百依百从。”
17、百依百随 bǎi yī bǎi suí
释义:百依百随 形容什么都顺从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21回:“这颜婆惜被那张三小意儿百依百随,轻怜重惜,卖俏迎奸。”
18、百依百顺 bǎi yī bǎi shùn
释义:百依百顺 依:依从;顺:顺从。事事都依从别人。形容一味顺从而不问是非。
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3卷:“做爷娘的百依百顺,没一事违拗了他。”
19、百家争鸣 bǎi jiā zhēng míng
释义:百家争鸣 百家:原指先秦时代各种思想流派;后指各种政治、学术思想;鸣:指发表意见。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如儒、道、法、墨、阴阳、名、纵横、杂、农等名家称为诸子百家。他们各自著书立说;在政治上、学术上展开争论呈现出繁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今指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艺文志》:“凡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联合诸侯。”
20、百岁之好 bǎi suì zhī hǎo
释义:百岁之好 好:友爱。永久的好合。指男女结为夫妻
出处:明 屠隆《昙花记 士女私奔》:“亦雅慕其才藻,故将图百岁之好,非仅邀一夕之欢。”
21、百年之后 bǎi nián zhī hòu
释义:百年之后 人的寿命少有超过百岁的;故以百岁为死的代称。死的讳称。
出处:元 武汉臣《老生儿》第三折:“俺女儿百年之后,可往俺刘家坟里埋也,去他张家坟里埋?”
22、百废待兴 bǎi fèi dài xīng
释义:百废待兴 兴:兴办。许多已被废置的事情都需要兴办。形容面临着一场大规模的建设事业;有许多事要做。
出处:王颖《海外赤子》:“百废待兴,一下子怎么能抓得过来?”
23、百思不得其解 bǎi sī bù dé qí jiě
释义:百思不得其解 百:多次;思:考虑,思考;解:理解。指经过百般思索仍旧不能理解
出处:清 梁启超《论宗教与哲学家之长短得失》:“若此者皆不诚之人所百思不得其解也。”
24、百思莫解 bǎi sī mò jiě
释义:百思莫解 百思:百般思索。指百般思索也不能理解
出处:李准《李双双》:“小王在一边,如坐针毡,百思莫解。”
25、百无一成 bǎi wú yī chéng
释义:百无一成 百:很多;成:成就。指一事无成
出处:清 曾国藩《复陈右铭太守书》:“在军日久,举业益荒,忽忽衰老,百无一成。”
26、百无一是 bǎi wú yī shì
释义:百无一是 是:对的;正确的。一点正确的地方也没有。
出处:宋·袁采《袁氏世范》:“至于百无一是,且朝夕以此相临,极为难处。”
27、百花争妍 bǎi huā zhēng yán
释义:百花争妍 妍:美;艳。各种各样的花儿争奇斗艳。形容繁花盛开;生气勃勃的景象。
出处:冯德英《苦菜花》第六章:“尽管外面是冰天雪地,屋内却是百花争妍,春光灿烂。”
28、百花争艳 bǎi huā zhēng yàn
释义:百花争艳 各种花草树木竞相开放出艳丽的花朵。
出处:王朔《懵然无知》:“整个晚会都用小演员,儿童演儿童看,台上台下天真烂漫,百花争艳。”
29、百花齐放 bǎi huā qí fàng
释义:百花齐放 百花:泛指各种花卉;齐:同时。①各种各样的花卉同时开花。②现常比喻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也形容文化艺术和各行业蓬勃发展的繁荣景象。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百花仙子只顾在此著棋,哪知下界帝王忽有御旨命他百花齐放。”
30、百身何赎 bǎi shēn hé shú
释义:百身何赎 身:指生命;何:怎能;赎:抵换。意思是自己就有一百条命也抵换不回来。
出处:南朝 梁 刘令娴《祭夫徐敬业文》:“躬奉正衾,亲观启足。一见无期,百身何赎?”
31、百里之才 bǎi lǐ zhī cái
释义:百里之才 百里:方圆百里之地;才:才能。指能治理方圆百里地区的人才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7回:“庞士元非百里之才。”
32、百里异习 bǎi lǐ yì xí
释义:百里异习 异:不相同;习:风俗习惯。相隔百里远的地方风俗习惯就不同
出处:春秋·齐·晏婴《晏子春秋·问上》:“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
33、百顺百依 bǎi shùn bǎi yī
释义:百顺百依 形容什么都顺从。同“百依百随”。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七卷:“[焦氏]况兼正在妙龄,打扮得如花朵相似,枕席之间,曲意取媚。果然哄得李雄千欢万喜,百顺百依。”
34、程门立雪 chéng mén lì xuě
释义:程门立雪 旧指学生恭敬受教。比喻尊师。
出处:《宋史 道学传二 杨时》:“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35、翻来覆去 fān lái fù qù
释义:翻来覆去 翻:翻转;覆:转回。躺在床上来回翻转身体。形容睡不着觉;也形容事情多次反复。
出处:宋 朱熹《朱子全书》:“横说也如此,竖说也如此,翻来覆去,说都如此。”
36、讽一劝百 fěng yī quàn bǎi
释义:讽一劝百 形容规讽正道的言辞远远及不上劝诱奢靡的言辞。意在使人警戒,但结果却适得其反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风一,犹驰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亏乎?”
37、踧踖不安 cù jí bù ān
释义:踧踖不安 恭敬而忐忑不安。
出处: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38回:“田氏踧踖不安,伸手出被,告罪请诊。”
38、阖门百口 hé mén bǎi kǒu
释义:阖门百口 指全家所有人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赵岐传》:“我北海孙宾石,阖门百口,势能相济。”
39、风俗习惯 fēng sú xí guàn
释义:风俗习惯 个人或集体的传统风尚、礼节、习性
出处:毛泽东《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不尊重人家的风俗习惯,自以为是,看不起人家。”
40、鹑衣百结 chún yī bǎi jié
释义:鹑衣百结 鹑衣:像鹌鹑鸟尾巴那样的衣服;百结:补丁摞补丁的衣服。身上穿的衣服补丁多;连缀起来就像鹌鹑鸟的秃尾巴。形容衣服破烂不堪。
出处:宋 李昉《太平广记》:“时有一人,鹑衣百结,颜貌憔悴,亦往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