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颤抖摇晃的样子四字词语(形容颤抖摇晃相应成语是什么):发蒙振槁,地动山摇,声势浩大,天塌地陷,天翻地覆,山崩地裂,战战兢兢,撼地摇天,瑟瑟缩缩,纹丝不动,轻而易举,风平浪静。
1、发蒙振槁 fā méng zhèn gǎo
释义:发蒙振槁 发:揭开;蒙:蒙盖物;振:抖动。揭开蒙盖物,摇掉将落的枯叶。比喻轻而易举
出处:《明史·杨乃郭詹等传论》:“盖天速其祸,如发蒙振槁,无烦驱除矣。”
2、地动山摇 dì dòng shān yáo
释义:地动山摇 大地高山剧烈的摇动。形容地震;也形容洪亮的声音和剧烈的动作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出处:宋 欧阳修《论修河第一状》:“臣恐地动山摇,灾祸自此而始。”
3、声势浩大 shēng shì hào dà
释义:声势浩大 浩:广大。声威和气势非常浩大。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如今宋江领兵围城,声势浩大,不可抵敌。”
4、天塌地陷 tiān tā dì xiàn
释义:天塌地陷 天坍塌,地裂陷。比喻重大灾变。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九回:“我有了这件东西,说到得了天塌地陷也是瞎话,横竖咱们大清国万万年,我邓振彪也万万年了。”
5、天翻地覆 tiān fān dì fù
释义:天翻地覆 形容变化巨大;也形容闹得很凶。覆:翻过来。
出处:唐 刘商《胡笳十八拍》六:“天翻地覆谁得知?如今正南看北斗。”
6、山崩地裂 shān bēng dì liè
释义:山崩地裂 山崩塌;地开裂。多为地震所引起。原用来指灾难性的巨大事变。后比喻声势之大;变化剧然。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元帝纪》:“山崩地裂,水泉涌出。天惟降灾,震惊朕师。”
7、战战兢兢 zhàn zhàn jīng jīng
释义:战战兢兢 战战:恐惧得发抖的样子;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形容十分害怕或小心谨慎的样子。
出处:《诗经 小雅 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8、撼地摇天 hàn dì yáo tiān
释义:撼地摇天 撼:摇动。使天地都抖动起来。形容力气、本领和气魄极大。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1回:“有分教,李逵施为撼地摇天手,来斗巴山跳涧虫。”
9、瑟瑟缩缩 sè sè suō suō
释义:瑟瑟缩缩 身体因寒冷、惊恐等而蜷缩、抖动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3回:“弥轩望了他一眼,他就瑟瑟缩缩的出去了。”
10、纹丝不动 wén sī bù dòng
释义:纹丝不动 一点也不动。
出处: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38回:“金莲坐在床上,纹丝儿不动,把脸儿沉着。”
11、轻而易举 qīng ér yì jǔ
释义:轻而易举 轻:轻松;举:向上托。很轻松很容易地举起来。形容做事情毫不费力。
出处:《诗经 大雅 烝民》:“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宋 朱熹注:“言人皆言德甚轻而易举,然人莫能举也。”
12、风平浪静 fēng píng làng jìng
释义:风平浪静 风已平息;浪已安静。指江河湖海里没风浪;显出一时安闲宁静的景象。也比喻事情平息;恢复沉静。
出处:宋 杨万里《泊光口》:“风平浪静不生纹,水面浑如镜面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