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生了女儿的成语(形容生女儿好的成语):儿女之债,儿女成行,分形共气,分形同气,分形连气,劬劳之恩,反哺之情,反哺之私,如花似玉,孟母三迁,寒泉之思,寝苫枕干,寸草春晖,巢毁卵破,慈乌反哺,慈乌返哺,承欢膝下,昊天罔极,春晖寸草,景升豚犬,母慈子孝,爱如己出,爱民如子,爱非其道,父严子孝,父债子还,父慈子孝,父母恩勤,画荻教子,碌碌无为,积谷防饥,绿叶成阴,老牛舐犊,聪明伶俐,门闾之望,骨肉团圆,骨肉离散,九十其仪,不一其人,爱之必以其道。
- 1、儿女之债 ér nǚ zhī zhài - 释义:儿女之债 债:欠帐。父母对子女所承担的教养婚嫁的义务 - 出处:元 高明《琵琶记 丞相教女》:“愿相公早毕儿女之债。” 
- 2、儿女成行 ér nǚ chéng háng - 释义:儿女成行 可以把儿女排成一个行列。形容子女很多。 - 出处:唐·杜甫《赠卫八处士》:“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 3、分形共气 fēn xíng gòng qì - 释义:分形共气 见“分形同气”。 - 出处:《梁书·武陵王纪传》:“友于兄弟,分形共气。” 
- 4、分形同气 fēn xíng tóng qì - 释义:分形同气 形容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十分密切。 - 出处: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精通》:“父母之于子也,子之于父母也,一体而两分,同气而异息。” 
- 5、分形连气 fēn xíng lián qì - 释义:分形连气 见“分形同气”。 -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兄弟》:“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 
- 6、劬劳之恩 qú láo zhī ēn - 释义:劬劳之恩 谓父母辛劳养育子女之恩。 -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19回:“在京师图个荫子封妻,光耀祖宗,报答父母劬劳之恩。” 
- 7、反哺之情 fǎn bǔ zhī qíng - 释义:反哺之情 比喻子女长大奉养父母,报答恩情。 - 出处: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部》:“慈鸟:此鸟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可谓慈孝矣。” 
- 8、反哺之私 fǎn bǔ zhī sī - 释义:反哺之私 反哺:幼鸟长大后,衔食喂其母。比喻子女长大奉养父母,报答养育之恩。 - 出处:晋 成公绥《乌赋》:“雏既壮而能飞兮,乃衔食而反哺。” 
- 9、如花似玉 rú huā sì yù - 释义:如花似玉 像花一样艳丽;像玉一样美好。形容女子容貌十分美丽。 - 出处:元 张寿卿《红梨花》第三折:“一个如花似玉的小娘子,和我那孩儿四目相窥,各有春心之意。” 
- 10、孟母三迁 mèng mǔ sān qiān - 释义:孟母三迁 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 - 出处:汉·赵歧《孟子题词》:“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 
- 11、寒泉之思 hán quán zhī sī - 释义:寒泉之思 指子女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 出处:《诗经 邶风 凯风》:“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 12、寝苫枕干 qǐn shān zhěn gàn - 释义:寝苫枕干 谓古时父母被人所杀,子女卧草枕盾,表示时刻不忘报仇。 -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上》:“子夏问于孔子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孔子曰:‘寝苫枕干不仕,弗与共天下也。” 
- 13、寸草春晖 cùn cǎo chūn huī - 释义:寸草春晖 寸草:小草;春晖:春天的阳光。小草的心意;难以报答春天的恩惠。比喻子女报答不尽父母养育之恩。 - 出处:唐 孟郊《游子吟》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14、巢毁卵破 cháo huǐ luǎn pò - 释义:巢毁卵破 鸟巢毁了,卵也一定会打碎。比喻大人遭难而牵连到子女。 - 出处:《后汉书·孔融传》:“安有巢而卵不破乎?” 
- 15、慈乌反哺 cí wū fǎn bǔ - 释义:慈乌反哺 慈:奉养;慈乌:乌鸦的一种,相传能反哺其母;反哺:乌雏长大,衔食哺其母。比喻子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 出处:元·无名氏《薛苞认母》第二折:“常言道马有垂缰,犬有那展草,踹踏街心,慈乌反哺。” 
- 16、慈乌返哺 cí wū fǎn bǔ - 释义:慈乌返哺 慈:奉养。返哺:乌雏长大,衔食哺其母。比喻子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 出处:元·无名氏《薛苞认母》第二折:“常言道马有垂缰。犬有那展草,踹踏街心慈乌反哺。” 
- 17、承欢膝下 chéng huān xī xià - 释义:承欢膝下 承欢:旧指侍奉父母;膝下:子女幼时依于父母膝下,故表示幼年。旧指侍奉父母。 - 出处:《孝经·圣治》:“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曰严。” 
- 18、昊天罔极 hào tiān wǎng jí - 释义:昊天罔极 苍天广大无边。比喻恩情深厚广大;要报答而无可报答。 - 出处:《诗经 小雅 蓼莪》:“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 19、春晖寸草 chūn huī cùn cǎo - 释义:春晖寸草 春晖:春天的阳光;比喻父母对儿女的慈爱抚养。寸草:一寸长的小草;比喻子女对父母的养育之恩的无限感戴心情。 - 出处:唐·孟郊《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20、景升豚犬 jǐng shēng tún quǎn - 释义:景升豚犬 景升,东汉末年荆州牧刘表字。表与其子琦琮皆碌碌无为。故世人用“景升豚犬”谦称自己的子女。 - 出处:清李渔《闲情偶寄 词曲 结枸》:“向忧伯道之忧,今且五其男,二其女,孕而未诞,诞而侍孕者,尚不一其人,虽尽属~,然得此以慰桑榆,不忧穷民之无告矣!” 
- 21、母慈子孝 mǔ cí zǐ xiào - 释义:母慈子孝 母亲慈祥爱子,子女孝顺父母,是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风范。 - 出处:《尚书·康诰》:“天惟与我彝。”孔传:“天与民五常,使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 22、爱如己出 ài rú jǐ chū - 释义:爱如己出 像对待亲生子女那样地爱护。 - 出处:明 周辑《西湖二集 假邻女诞生真子》:“果然方氏爱如己出,抚养成人长大。” 
- 23、爱民如子 ài mín rú zǐ - 释义:爱民如子 旧时称赞某些统治者爱护百姓,就象爱护自己的子女一样。 - 出处:西汉 刘向《新序 杂事一》:“良君将赏善而除民患,爱民如子,盖之如天,容之若地。” 
- 24、爱非其道 ài fēi qí dào - 释义:爱非其道 道:方法。对某人很亲爱,方法不对头。指父母对子女的溺爱 - 出处:清 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 
- 25、父严子孝 fù yán zǐ xiào - 释义:父严子孝 父亲严格管教子女,子女依顺孝敬父亲。 - 出处:唐 吕温《广陵陈先生墓表》:“始见一乡之人,父严子孝,长惠幼敬,见乎词气,发乎颜色。” 
- 26、父债子还 fù zhài zǐ huán - 释义:父债子还 父亲生前的债务,由子女负责偿还。也指父辈的过错累及子女 - 出处:祝兴义《此生此夜》:“我知道自己出身不好,在娘胎就背上父辈罪恶的包袱。就算是‘父债子还’吧。” 
- 27、父慈子孝 fù cí zǐ xiào - 释义:父慈子孝 父:指父母;子:子女。父母对子女慈爱,子女对父母孝顺。 - 出处:《礼记 礼运》:“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 28、父母恩勤 fù mǔ ēn qín - 释义:父母恩勤 指父母养育子女的恩惠和辛劳。 - 出处:《诗经 豳风 鸱鸮》:“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 
- 29、画荻教子 huà dí jiào zǐ - 释义:画荻教子 荻:芦苇。用芦苇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 出处:《宋史·欧阳修传》:“家贫,致以荻画地学书。” 
- 30、碌碌无为 lù lù wú wéi - 释义:碌碌无为 碌碌:平庸的样子。平平庸庸;无所作为。 - 出处: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21章:“我早就这样想:与其碌碌无为地混这一生,不如壮烈去死!” 
- 31、积谷防饥 jī gǔ fáng jī - 释义:积谷防饥 储存粮食,防备饥荒。 - 出处:《敦煌变文集 父母恩重经讲经文》:“人家积谷本防饥,养子还徒被老时。” 
- 32、绿叶成阴 lǜ yè chéng yīn - 释义:绿叶成阴 指绿叶繁茂覆盖成荫。比喻女子青春已逝,儿女成行 - 出处:宋 计有功《唐诗纪事 杜牧》:“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 33、老牛舐犊 lǎo niú shì dú - 释义:老牛舐犊 舐:舔;犊:小牛。老牛舔着小牛。比喻做父母的怜爱儿女。 -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杨彪传》:“子修为曹操所杀,操见彪问曰:‘公何瘦之甚?’对曰:‘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 34、聪明伶俐 cōng míng líng lì - 释义:聪明伶俐 伶俐:灵活。形容小孩子头脑灵活;记忆力和理解力强。 -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卖油郎独占花魁》:“你是聪明伶俐的人,也须识些轻重。” 
- 35、门闾之望 mén lǚ zhī wàng - 释义:门闾之望 指父母对子女的想望。 -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六》:“王孙贾年十五,事闵王。王出走,失王之处。其母曰:‘女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女暮出而不还,则吾倚闾而望。’” 
- 36、骨肉团圆 gǔ ròu tuán yuán - 释义:骨肉团圆 骨肉:比喻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指亲人离而复聚。 - 出处: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一折:“待他长大成人后,须教骨肉再团圆。” 
- 37、骨肉离散 gǔ ròu lí sàn - 释义:骨肉离散 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比喻亲人分散,不能团聚。 - 出处:《诗经 唐风 杕杜序》:“《杕杜》,刺时也。君不能亲其宗族,骨肉离散,独居而无兄弟,将为沃所并尔。” 
- 38、九十其仪 jiǔ shí qí yí - 释义:九十其仪 九、十:虚数,形容多;仪:仪表。旧时指女子出嫁时,父母反复叮咛要注意仪容举止。指礼仪非常多。也指夸奖新妇的仪态很美。 - 出处:《诗经·豳风·东山》:"之子于归,皇驳其马,亲结其缡,九十其仪。" 
- 39、不一其人 bù yī qí rén - 释义:不一其人 那样的人不止一个。 - 出处:清·钱泳《履园丛话》卷八:"古英雄不得志,辄以醇酒妇人为结局者,不一其人。" 
- 40、爱之必以其道 ài zhī bì yǐ qí dào - 释义:爱之必以其道 爱护人必须讲究方法。多指父母疼爱子女必须注意方法得当。 - 出处:清·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虽嬉戏玩耍,务令忠厚悱恻,毋为刻急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