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个字是相的四字词语(第四个字是象的成语):一蛇吞象,以偏概全,众盲摸象,包罗万象,各种各样,合眼摸象,坐井观天,太平无象,巴蛇吞象,应有尽有,得意忘象,拔犀擢象,无可比象,森罗万象,目光短浅,盲人摸象,盲人说象,瞎子摸象,管中窥豹,苞笼万象,蛇欲吞象,遗风余象,黄金铸象。
- 1、一蛇吞象 yī shé tūn xiàng - 释义:一蛇吞象 一条蛇想吞吃一条大象。比喻人心不足,贪得无厌 - 出处:战国·楚·屈原《天问》:“一蛇吞象,厥大何如?” 
- 2、以偏概全 yǐ piān gài quán - 释义:以偏概全 以:用;拿;偏:片面;一方面;概:概括;全:全部;全面。以片面代替全面。 - 出处:吴家国《普通逻辑》:“只有分析地阅读,才能学得深透,不致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只有综合地阅读,才能学得完整系统,不致断章取义,以偏概全。” 
- 3、众盲摸象 zhòng máng mō xiàng - 释义:众盲摸象 许多瞎子摸象,摸到象腿的说象一根柱子,摸到象身子的说象一堵墙,摸到象尾的说象一条蛇,互相争论不休。比喻看问题以偏概全。 - 出处:《大般涅槃经》三二:“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木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甕,其触尾者言象如绳。” 
- 4、包罗万象 bāo luó wàn xiàng - 释义:包罗万象 包罗:收集、容纳;大范围的包括;万象:宇宙间万物万事的景象。包括了形形色色一切景象。形容内容丰富庞杂;无所不包。 - 出处:《黄帝宅经》上卷:“所以包罗万象,举一千从。” 
- 5、各种各样 gè zhǒng gè yàng - 释义:各种各样 具有多种多样的特征或具有各不相同的种类 - 出处:朱自清《莱茵河》:“坐在轮船上两边看,那些古色古香各种各样的堡垒历历的从眼前过去。” 
- 6、合眼摸象 hé yǎn mō xiàng - 释义:合眼摸象 闭着眼睛摸象。比喻盲目行事。 - 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山谷上》:“山谷云:‘诗词高胜,要从学问中来。后来学诗者,虽时有妙句,譬如合眼摸象,随所触体得一处。’” 
- 7、坐井观天 zuò jǐng guān tiān - 释义:坐井观天 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狭小;见识有限。 - 出处:唐 韩愈《原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 8、太平无象 tài píng wú xiàng - 释义:太平无象 谓太平盛世并无一定标志。《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六年》:“会上御延英,谓宰相曰:‘天下何时当太平,卿等亦有意于此乎?’僧孺对曰:‘太平无象。今四夷不至交侵,百姓不至流散,虽非至理,亦谓小康。陛下若别求太平,非臣等所及。’”后以“太平无象”讽刺反动统治者粉饰 - 出处:《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六年》:“会上御延英,谓宰相曰:‘天下何时当太平,卿等亦有意于此乎?’僧孺对曰:‘太平无象。今四夷不至交侵,百姓不至流散,虽非至理,亦谓小康。陛下若别求太平,非臣等所及。’” 
- 9、巴蛇吞象 bā shé tūn xiàng - 释义:巴蛇吞象 巴蛇:传说中的大蛇。一条蛇想吞吃一条大象。比喻人心不足,贪得无厌 - 出处:《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 
- 10、应有尽有 yīng yǒu jìn yǒu - 释义:应有尽有 应该有的都有。形容十分齐备。 - 出处:《宋书 江智渊传》:“怀文每称之曰:‘人所应有尽有,人所应无尽无,其江智渊乎!’” 
- 11、得意忘象 dé yì wàng xiàng - 释义:得意忘象 谓只取其精神而无视其形式。 - 出处:唐·梁肃《止观统例议》:“非夫聪明深达,得意忘象,其孰能知乎?” 
- 12、拔犀擢象 bá xī zhuó xiàng - 释义:拔犀擢象 擢:提升。比喻提拔才能出众的人。 - 出处:宋 王详《与丞相论郑武子状》:“敕局数人,其间固有拔犀擢象见称一时者,然而析理精微,旁通法意,鲜如克。” 
- 13、无可比象 wú kě bǐ xiàng - 释义:无可比象 没有什么可与譬比。 - 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71卷:“焕彻如寒霜素雪之状,又似钟乳垂穗之形,五色备具,无可比象。” 
- 14、森罗万象 sēn luó wàn xiàng - 释义:森罗万象 森:众多;罗:罗列;万象:宇宙间各种事物和现象。指天地间纷纷罗列的各种各样的景象。形容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 - 出处:南朝 梁 陶弘景《茅山长沙馆碑》:“夫万象森罗,不离两仪所育;百法纷凑,无越三教之境。” 
- 15、目光短浅 mù guāng duǎn qiǎn - 释义:目光短浅 缺乏远见卓识的、只顾眼前利益的性质或状态 - 出处: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第一章:“这位精明的庄稼人思前想后,竟得出了一个目光短浅的结论。” 
- 16、盲人摸象 máng rén mō xiàng - 释义:盲人摸象 佛经故事;传说几个盲人各自抚摸大象的身体;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所摸到的一部分就是大象;因此各人所说不一;争论不休。比喻以一点代替全面;看问题片面。 - 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洪进禅师》:“有僧问:‘众盲摸象,各说异端,忽遇明眼人又作么生?’” 
- 17、盲人说象 máng rén shuō xiàng - 释义:盲人说象 比喻看问题以偏概全 - 出处:元 黄溍《书袁通甫诗后》:“吾侪碌碌,从俗浮沉,与先生相去远甚,而欲强加评品,正如盲人说象。” 
- 18、瞎子摸象 xiā zǐ mō xiàng - 释义:瞎子摸象 比喻对事物一知半解,不对全局作判断。 - 出处:李劼人《天魔舞》第26章:“不弄清楚,而要判断这经济的总趋势,岂不等于瞎子摸象?” 
- 19、管中窥豹 guǎn zhōng kuī bào - 释义:管中窥豹 从竹管的小孔中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痕。比喻没有看到事物的全貌;只是片面了解。也比喻可以从观察到的部分推测全貌。 -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方正》:“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 20、苞笼万象 bāo lóng wàn xiàng - 释义:苞笼万象 苞:通“包”,包含;笼:收罗;象:形状,样子。包含容纳一切。形容内容丰富,无所不包 - 出处:隋·刘善经《四声论》:“夫四声者,无响不到,不言不摄,总括三才,苞笼万象。” 
- 21、蛇欲吞象 shé yù tūn xiàng - 释义:蛇欲吞象 蛇想吞下大象。比喻贪欲极大。 - 出处:《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战国楚·屈原《天问》:“一蛇吞象,厥大何如?” 
- 22、遗风余象 yí fēng yú xiàng - 释义:遗风余象 前代遗留下来的风俗和法式。 - 出处:宋 司马光《投壶新格》:“古者壶矢之制,揖让之容,今虽阙焉,然其遗风余象犹仿佛也。” 
- 23、黄金铸象 huáng jīn zhù xiàng - 释义:黄金铸象 铸:铸造。用黄金铸造人像。表示对某人的敬仰或纪念。 - 出处:《国语·越语下》:“遂乘轻舟,以浮于五湖,莫知其所终极。王命金工以良金写范蠡之状,而朝礼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