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刚柔相济的成语(形容刚柔并济的成语):一张一弛,刚柔相济,剑胆琴心,包罗万象,咄咄逼人,外柔中刚,外柔内刚,比翼双飞,绵里藏针,能刚能柔,能屈能伸,百炼成刚,刚柔并济,柔胜刚克。
1、一张一弛 yī zhāng yī chí
释义:一张一弛 张:紧张;拉紧弓弦;弛:松弛;放松弓弦。相传周文王和周武王处理政事像使用弓弩一样;有拉紧的时候;有放松的时候。用来比喻工作的紧松、生活的劳逸要合理安排;适当地调节。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杂记下》:“张而不驰,文武弗能也;驰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2、刚柔相济 gāng róu xiāng jì
释义:刚柔相济 刚强的和柔和的互相调剂。
出处:汉 王粲《为刘荆州与袁尚书》:“当唯义是务,唯国是康。何者?金木水火以刚柔相济,然后克得其和,能为民用。”
3、剑胆琴心 jiàn dǎn qín xīn
释义:剑胆琴心 比喻既有情致,又有胆识(旧小说多用来形容能文能武的才子)。
出处:元 吴莱《岁晚恍然有怀》诗:“小榻琴心展,长缨剑胆舒。”
4、包罗万象 bāo luó wàn xiàng
释义:包罗万象 包罗:收集、容纳;大范围的包括;万象:宇宙间万物万事的景象。包括了形形色色一切景象。形容内容丰富庞杂;无所不包。
出处:《黄帝宅经》上卷:“所以包罗万象,举一千从。”
5、咄咄逼人 duō duō bī rén
释义:咄咄逼人 ①气势汹汹;盛气凌人;言语或神态中有一种威胁逼人的气势。咄咄:表示惊奇的声音。②形容本领赶上或超过别人;令人惊诧。
出处:晋 卫铄《与释某书》:“卫有一弟子王逸少,甚能学卫真书,咄咄逼人。”
6、外柔中刚 wài róu zhōng gāng
释义:外柔中刚 外表柔弱,内心刚强
出处:《新唐书·卢坦传》:“姚大夫外柔中刚,监军若侵之,必不受。”
7、外柔内刚 wài róu nèi gāng
释义:外柔内刚 柔:柔顺。刚:刚强。外表柔顺,内心却很刚强。亦作“外柔中刚”。
出处:《晋书·甘卓传》:“卓外柔内刚,为政简惠。”
8、比翼双飞 bǐ yì shuāng fēi
释义:比翼双飞 比翼:翅膀紧靠翅膀;双飞:成双地并飞。借比翼鸟的双宿双飞;比喻夫妻形影不离心心相印。
出处:《尔雅 释地》:“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
9、绵里藏针 mián lǐ cáng zhēn
释义:绵里藏针 绵絮里边藏着针。比喻外表温柔;内心尖刻厉害;也比喻柔中有刚。
出处: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当日说知心,绵里藏针。”
10、能刚能柔 néng gāng néng róu
释义:能刚能柔 刚:刚强;柔:温和。指可以温和也可以强硬
出处:老舍《骆驼祥子》:“能刚能柔才是本,她得瀎他一把儿。”
11、能屈能伸 néng qū néng shēn
释义:能屈能伸 屈:弯曲;伸:伸直。能弯曲也能伸直。指人根据环境变化的需要既能忍受委屈;又能挺直腰板;施展抱负。
出处:《周易 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12、百炼成刚 bǎi liàn chéng gāng
释义:百炼成刚 刚通钢。铁经过反复锤炼便成为坚韧的钢。比喻人经过多次磨炼而成为有用之才。
出处:郭小川《保卫我们的党》诗:"点起斗争的烈火,使人在烈火中百炼成刚。"
13、刚柔并济 gang rou bing ji
释义:刚柔并济 刚强的和柔和的互相配合。
14、柔胜刚克 róu shèng gāng kè
释义:柔胜刚克 柔:柔顺;克:胜。一个以柔顺取胜,一个以刚强取胜。比喻方法虽然各异,但是结果相同,都能取得成功。
出处:《尚书·洪范》:"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