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个和第四个是数字的词语有哪些(第二个和第四个是数字的成语):丁一卯二,七上八下,三三两两,不三不四,举一反三,乌七八糟,九九归一,九牛一毛,乱七八糟,五颜六色,人一己百,低三下四,偶一为之,划一不二,劝百讽一,千千万万,合二为一,寡二少双,惩一儆百,成千上万,成千成万,挂一漏万,挑三拣四,接二连三,推三阻四,数一数二,杀一儆百,横七竖八,独一无二,罚一劝百,言十妄九,说一不二,调三斡四,赏一劝百,重三叠四,闻一知二,闻一知十,隔三差五,颠三倒四,骈四俪六。
1、丁一卯二 dīng yī mǎo èr
释义:丁一卯二 丁:通“钉”,这里指榫头;卯:器物上接榫头的孔眼。丁卯合位,一丝不差。形容确实、牢靠。
出处:元 无名氏《抱妆盒》第三折:“要说个丁一卯二,不许你差三错四。”
2、七上八下 qī shàng bā xià
释义:七上八下 形容心神不安的惊惶样子。
出处:宋 宗杲说《大慧普觉禅师语录》第21卷:“方寸里七上八下,如咬生铁橛,没滋味时,切莫退志。”
3、三三两两 sān sān liǎng liǎng
释义:三三两两 三个两个地在一起。形容人数不多。
出处:南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清商曲辞四 娇女诗》:“行不独自去,三三两两俱。”
4、不三不四 bù sān bù sì
释义:不三不四 不像这也不像那。即不像样子;不伦不类。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样子。
出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五卷:“可见元宵之夜,趁着喧闹丛中干那不三不四勾当的,不一而足。”
5、举一反三 jǔ yī fǎn sān
释义:举一反三 反:类推。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相似的许多事情。比喻善于学习;能够由此及彼。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6、乌七八糟 wū qī bā zāo
释义:乌七八糟 肮脏污秽;十分糟糕。
出处:老舍《四世同堂 偷生 四十糟中》:“可是,整个的北平都在污七八糟中,她所知道的‘能人’们,都闭着眼瞎混。”
7、九九归一 jiǔ jiǔ guī yī
释义:九九归一 绕了不少圈子,最后又还了原。
出处:秦兆阳《回答》:“我这个糟老头子捡点破烂,虽说有点霸道,九九归一,也是生活逼的。”
8、九牛一毛 jiǔ niú yī máo
释义:九牛一毛 九:表示多数。许多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微不足道的一点。
出处: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9、乱七八糟 luàn qī bā zāo
释义:乱七八糟 形容乱糟糟的样子;毫无条理或秩序。
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第五回:“你看屋里的图书字画,家伙器皿,布置得清雅整洁,不像公坊以前乱七八糟的样子了。”
10、五颜六色 wǔ yán liù sè
释义:五颜六色 色彩鲜艳繁多;非常美丽。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14回:“惟各人所登之云,五颜六色,其形不一。”
11、人一己百 rén yī jǐ bǎi
释义:人一己百 别人一次就做好或学会的,自己做一百次,学一百次。比喻以百倍的努力赶上别人。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12、低三下四 dī sān xià sì
释义:低三下四 指地位、工作等很卑下;低人一等。也指神态恭顺卑屈。
出处:清 孔尚任《桃花扇 听稗》:“你嫌这里乱鬼当家别处寻主,只怕到那里低三下四还干旧营生。”
13、偶一为之 ǒu yī wéi zhī
释义:偶一为之 偶:偶尔;偶然;为:做;干;之:代词;代某件事。偶尔做一回。
出处:宋 欧阳修《纵囚论》:“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尔。”
14、划一不二 huà yī bù èr
释义:划一不二 指按照定价卖出,不打折扣。形容做事刻板。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九回:“新嫂嫂连忙改口道:‘魏老格人倒是划一不二格。’”
15、劝百讽一 quàn bǎi fěng yī
释义:劝百讽一 形容规讽正道的言辞远远及不上劝诱奢靡的言辞。意在使人警戒,但结果却适得其反。
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而讽一,犹驰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亏乎?”
16、千千万万 qiān qiān wàn wàn
释义:千千万万 形容为数极多。
出处:唐 杜牧《晚晴赋》:“千千万万之状容兮,不可得而状也。”
17、合二为一 hé èr wéi yī
释义:合二为一 指将两者合为一个整体
出处:清 袁枚《新齐谐 佟觭角》:“一人劈面来,急走如飞,势甚猛,傅不及避,两胸相撞,竟与己身合二为一。”
18、寡二少双 guǎ èr shǎo shuāng
释义:寡二少双 寡:少。很少有第二个。形容极其突出。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吾丘寿王传》:“子在朕前之时,知略辐凑,以为天下少双,海内寡二。”
19、惩一儆百 chéng yī jǐng bǎi
释义:惩一儆百 惩:惩罚;警:警戒。处死一个人,借以警戒许多人。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尹翁归传》:“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惧改行自新。”
20、成千上万 chéng qiān shàng wàn
释义:成千上万 成:达到一定数量;上:达到一定程度或数量。累计成千;达到万数。形容数量极多。也作“成千成万”、“成千累万”。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0回:“他看着那乌克斋、邓和公这班人,一帮动辄就是成千累万,未免就把世路人情看得容易了。”
21、成千成万 chéng qiān chéng wàn
释义:成千成万 形容数量极多
出处:叶圣陶《小病》:“倘若在广大的都城里,聚集了成千成万的听众,教伊当众唱出这很好的歌,该会增进人们彼此之间的了解。”
22、挂一漏万 guà yī lòu wàn
释义:挂一漏万 只说到一点;漏掉极多。形容列举不全;漏掉极多。
出处:唐 韩愈《南山》诗:“团辞试提挈,挂一念万漏。”
23、挑三拣四 tiāo sān jiǎn sì
释义:挑三拣四 形容过分地挑剔。也指对工作或事物再三挑选。
出处:徐特立《让革命的红旗世代相传》:“他们一旦了解了过去的痛苦,就会懂得今天我们对工作挑三拣四是多么不对!”
24、接二连三 jiē èr lián sān
释义:接二连三 一个接着一个;连续不断。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9回:“家中事情接二连三,也无暇及此。”
25、推三阻四 tuī sān zǔ sì
释义:推三阻四 找各种借口推托、阻挠。
出处:元 无名氏《鸳鸯被》第一折:“非是我推三、推三阻四;这事情应难、应难造次。”
26、数一数二 shǔ yī shǔ èr
释义:数一数二 不数第一;也数第二。形容突出。
出处:元 戴善夫《风光好》第三折:“学士,此乃金陵数一数二的歌者,与学士递一杯。”
27、杀一儆百 shā yī jǐng bǎi
释义:杀一儆百 儆:警戒。处死一个人;借以警戒许多人。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尹翁归传》:“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惧改行自新。”
28、横七竖八 héng qī shù bā
释义:横七竖八 有的横着;有的竖着。形容杂乱无章;没有条理。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34回:“一片瓦砾场上,横七竖八,杀死的男子妇女,不计其数。”
29、独一无二 dú yī wú èr
释义:独一无二 只有这一个;而没有别的可与其相比。形容非常突出。
出处:宋 延寿《宗镜录》第31卷:“独一无二,即真解脱。”
30、罚一劝百 fá yī quàn bǎi
释义:罚一劝百 处罚一个人以惩戒众人。
出处:唐·韩愈《谁氏子》:“罚一劝百政之经,不从而诛不晚耳。”李汉注引《中说》:“牡如晦问政,子曰:‘赏一以劝百,罚一以惩众。’”
31、言十妄九 yán shí wàng jiǔ
释义:言十妄九 形容说话虚妄不实。
出处: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三折:“咱则道舌刺刺言十妄九,村棒棒呼幺喝六。”
32、说一不二 shuō yī bù èr
释义:说一不二 指说话算数;说了就不更改。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40回:“褚一官平日在他泰山眼前还有个东闪西挪,到了在他娘子跟前却是从来说一不二。”
33、调三斡四 diào sān wò sì
释义:调三斡四 挑拨是非。
出处:元·吴昌龄《张天师》第三折:“你休那里便伶牙俐齿,调三斡四,说人好歹,讦人暧昧。”
34、赏一劝百 shǎng yī quàn bǎi
释义:赏一劝百 奖励一个人的先进事迹而鼓励好多人。
出处:《文中子·立命》:“赏一以劝百,罚一以惩众。”
35、重三叠四 chóng sān dié sì
释义:重三叠四 形容多次重复。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二:“本朝建官重三叠四,多少劳扰!此须大有为后痛更革之。”又卷一百一十八:“经书中所言只是一个道理,都重三叠四说在理,只是许多头面出来。”
36、闻一知二 wén yī zhī èr
释义:闻一知二 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37、闻一知十 wén yī zhī shí
释义:闻一知十 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38、隔三差五 gé sān chà wǔ
释义:隔三差五 比喻时常发生
出处:萧红《回忆鲁迅先生》:“牛奶,鸡汤之类,为了医生所嘱也隔三差五地吃着。”
39、颠三倒四 diān sān dǎo sì
释义:颠三倒四 指错乱没有次序。形容思路、言语、做事等条理不清、颠倒混乱;毫无次序。
出处: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44回:“连拜了三四日,就把子牙拜的颠三倒四,坐卧不安。”
40、骈四俪六 pián sì lì liù
释义:骈四俪六 骈体文每句四字、六字排比对偶。
出处:唐 柳宗元《乞巧文》:“骈四俪六,锦心绣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