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示没睡醒的成语(形容没睡醒的成语):无知无识,一无所获,南柯一梦,恍恍惚惚,昏昏欲睡,昏昏沉沉,晕晕乎乎,模模糊糊,浑浑沌沌,混混噩噩,睡意朦胧,睡眼惺忪,睡眼朦胧,神志不清,糊里糊涂,胡里胡涂,迷迷糊糊,酣然入梦,飞扬跋扈,鼾声如雷,惟恍惟惚,不明事理。
1、无知无识 wú zhī wú shí
释义:无知无识 指没有知识。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四回:"你看这丁言志无知无识的,走来说是莺豆湖的大会,是胡三公子的主人。"
2、一无所获 yī wú suǒ huò
释义:一无所获 什么东西都没有获得(一无:全无)。
出处: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然日势既暮,寿儿且寄院中止宿,颢亦怀疑,因命搜寿儿怀袖,一无所得,颢不得已遂躬自操觚。”
3、南柯一梦 nán kē yī mèng
释义:南柯一梦 南柯:朝南的树枝。指一场大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
出处:宋 黄庭坚《戏答荆州王充道烹茶四首》:“香从灵坚陇上发,味自白石源中生。为公唤觉荆州梦,可待南柯一梦成。”
4、恍恍惚惚 huǎng huǎng hū hū
释义:恍恍惚惚 神志不清、迷惘的状态
出处:唐·赵蕤《反经·知人》:“有如敢断而不能断者,有恍恍惚惚而反忠实者。”
5、昏昏欲睡 hūn hūn yù shuì
释义:昏昏欲睡 头脑昏昏沉沉;只想睡觉。形容非常疲劳或精神不振作。
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贾奉雉》:“是秋入闱复落,邑邑不得志,颇思郎言,遂取前所指示者强读之。未至终篇,昏昏欲睡,心惶惑无以自主。”
6、昏昏沉沉 hūn hūn chén chén
释义:昏昏沉沉 形容头脑迷糊,神志不清
出处: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准备着被儿枕儿,则索昏昏沉沉的睡。”
7、晕晕乎乎 yūn yūn hū hū
释义:晕晕乎乎 指头脑不清醒
出处:陆文夫《壶中日月》:“虽然有点晕晕乎乎,但此种晕乎是酒意而非睡意。”
8、模模糊糊 mó mó hū hū
释义:模模糊糊 思想上不清晰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2回:“雪雁出来一看,模模糊糊认得是薛姨妈那边的人。”
9、浑浑沌沌 hún hún dùn dùn
释义:浑浑沌沌 混杂、不分明的样子,也指糊涂无知的样子,形容迷糊,不清醒
出处:先秦 孙武《孙子 势》:“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也;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也。”
10、混混噩噩 hún hún è è
释义:混混噩噩 无知无识,糊里糊涂
出处:孙中山《建国方略 知行总论》:“三代以前,人类混混噩噩,不识不知,行之而不知其道。”
11、睡意朦胧 shuì yì méng lóng
释义:睡意朦胧 朦胧:模糊不清。形容双眼模糊不清的样子
出处:丁玲《1930年春上海》:“间或有一、二家小商店的学徒在睡意朦胧的半张着眼去下那门板。”
12、睡眼惺忪 shuì yǎn xīng sōng
释义:睡眼惺忪 惺忪:刚苏醒的样子。形容睡觉的人刚睡醒,还没有完全清醒。
出处:鲁迅《故事新编·采薇》:“街道上的行人还不多;所遇见的不过是睡眼惺忪的女人,在井边打水。”
13、睡眼朦胧 shuì yǎn méng lóng
释义:睡眼朦胧 朦胧:模糊不清。形容双眼模糊不清的样子
出处:元·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一折:“又不是采莲女拨棹声,又不是捕鱼叟鸣榔动,惊的那夜眠人睡眼朦胧。”
14、神志不清 shén zhì bù qīng
释义:神志不清 神志错乱或精神错乱
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2回:“弟子方才被什么妖人迷住,弄得身不由己、神志不清。”
15、糊里糊涂 hú lǐ hú tú
释义:糊里糊涂 认识模糊;不明事理。也形容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三回:“难道龚定庵就这么糊里糊涂的给他们药死了吗?”
16、胡里胡涂 hú lǐ hú tú
释义:胡里胡涂 形容不明事理或对事物的认识模糊
出处:鲁迅《伪自由书 新药》:“不过对于误服这药的病人,却能够使他不再寻求良药,拖重了病症而至于胡里胡涂的死亡。”
17、迷迷糊糊 mí mí hú hú
释义:迷迷糊糊 使人混乱烦躁迷惑不清,使浑浊不清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12回:“车门已硼的关上了,弄得彩云迷迷糊糊,又惊又吓。”
18、酣然入梦 hān rán rù mèng
释义:酣然入梦 很舒适地进入梦乡。酣然:畅快的样子;引申为舒适。
19、飞扬跋扈 fēi yáng bá hù
释义:飞扬跋扈 飞扬:放纵;跋扈:蛮横;霸道。原指骄横放肆;不受约束。现形容气焰嚣张;目中无人。
出处:《北史 齐纪上 高祖神武帝》:“景专制河南十四年矣,常有飞扬跋扈志。”
20、鼾声如雷 hān shēng rú léi
释义:鼾声如雷 鼾:熟睡时的鼻息声。形容熟睡时鼾声很大。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各去睡了,不多时,酣声如雷。”
21、惟恍惟惚 wéi huǎng wéi hū
释义:惟恍惟惚 恍、惚:模糊,不清。指事物模糊无定体。
出处:《老子》第二十一章:"道之为物,惟恍为惚。"
22、不明事理 bù míng shì lǐ
释义:不明事理 明:明白,懂得。不懂得事物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