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天-地的成语(形容如天x地x的四字成语):感人至深,一天一地,上天入地,乌天黑地,九天九地,云天雾地,倚天拔地,充天塞地,冤天屈地,冰天雪地,参天两地,参天贰地,号天扣地,吁天呼地,呼天叩地,呼天叫地,呼天号地,呼天吁地,呼天唤地,呼天抢地,咒天骂地,哀天叫地,哭天喊地,啼天哭地,嚎天动地,嚎天喊地,回天转地,埋天怨地,寂天寞地,感天动地,抢地呼天,刁天决地。
1、感人至深 gǎn rén zhì shēn
释义:感人至深 使人内心深深感动。
出处:唐·刘禹锡《唐故相国李公集记》:"今考其文至论事疏,感人肺肝,毛发皆耸。"
2、一天一地 yī tiān yī dì
释义:一天一地 ①指天和地。②形容到处都是。
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三十四回:“又兼狄家的觅汉伙伴不曾分得银钱的,心里气他不过,到处去彰扬,不止他本村扬说的一天一地,就是邻庄外县,都当了一件异事传说。”
3、上天入地 shàng tiān rù dì
释义:上天入地 ①升上天空,钻入地下。形容神通广大。②比喻为实现某种目的而四处奔走。
出处:唐·李复言《续玄怪录·卢仆射从史》:“吾已得炼形之术也,其术自无形成而炼成三尺之形,则上天入地,乘云驾鹤,千变万化,无不可也。”
4、乌天黑地 wū tiān hēi dì
释义:乌天黑地 犹言昏天黑地。比喻社会黑暗。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1卷:“这等乌天黑地,去那里敲门打户,惊觉他,他又要遁了去。”
5、九天九地 jiǔ tiān jiǔ dì
释义:九天九地 原指天上的最高层和地的最深处。后比喻两者相差极远。
出处:《孙子 形篇》:“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乎九天之上。”
6、云天雾地 yún tiān wù dì
释义:云天雾地 比喻不明事理,糊里糊涂。
出处: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三:“田里功夫,他比你爸爸还强一色。就是有点面胡,吃了酒,尤其是有点云天雾地。”
7、倚天拔地 yǐ tiān bá dì
释义:倚天拔地 倚天而立,拔地而起。极言魁伟雄奇。
出处: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七:“至杜陵,负其倚天拔地之材,更欲驾《风》、《骚》而上之,则有所不能。”
8、充天塞地 chōng tiān sāi dì
释义:充天塞地 指整个宇宙。
出处: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下:“‘你看这个天地中间,甚么是天地的心?’对曰:‘尝闻人是天地的心。’曰:‘人又甚么教做心?’对曰:‘只是一个灵明。’可知充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
9、冤天屈地 yuān tiān qū dì
释义:冤天屈地 形容非常冤枉委屈。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八卷:“真是冤天屈地,要好成歉!吾好意为你寄信,你妻子自不曾到,今日这话,却不知祸从天上来!”
10、冰天雪地 bīng tiān xuě dì
释义:冰天雪地 冰雪漫天盖地。形容非常寒冷的景象。
出处:清 蒋士铨《鸡毛房》诗:“冰天雪地风如虎,裸而泣者无栖所。”
11、参天两地 cān tiān liǎng dì
释义:参天两地 ①为《易》卦立数之义。②引申为人之德可与天地相比。
出处:《周易·说卦》:“参天两地而倚数。”
12、参天贰地 cān tiān èr dì
释义:参天贰地 见“参天两地”。
出处:《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第五十七:“拘文牵俗,循诵习传,当世取说云尔哉!必将崇论闳议,创业垂统,为万世规。故驰骛乎兼容并包,而勤思乎参天贰地。”
13、号天扣地 hào tiān kòu dì
释义:号天扣地 扣:同“叩”,敲击,撞击。向着天大声哭叫,将自己的头撞向地面。形容十分悲痛。
出处:《晋书·孝武帝纪》:“朕以不造,奄丁闵凶,号天扣地,靡知所诉。”
14、吁天呼地 yù tiān hū dì
释义:吁天呼地 呼天唤地。形容极度悲切。
出处:南朝陈徐陵《檄周文》:“翊从潇湘,空竭关陇,荆梁左右,汉沔东西。吁天呼地,望伫哀救。”
15、呼天叩地 hū tiān kòu dì
释义:呼天叩地 见“呼天抢地”。
出处:《警世通言·宿香亭张浩遇莺莺》:“今张浩忽背前约,使妾呼天叩地,无所告投。”
16、呼天叫地 hū tiān jiào dì
释义:呼天叫地 见“呼天号地”。
出处:清·唐训方《里语徵实》卷下引《暗室灯》:“[韩魏公曰]百姓多愚,或为枉断,抱憾终身,早夜呼天叫地,我岂安乎?”
17、呼天号地 hū tiān hào dì
释义:呼天号地 亦作“呼天叫地”。哭叫天地。形容极为冤屈、怨恨或痛苦。
出处:宋·周密《齐东野语·嘉定宝玺》:“我祖我父,一心王宝……不死于虏,则死于盗贼;若子若孙,呼天号地,此恨难磨。”
18、呼天吁地 hū tiān yù dì
释义:呼天吁地 指呼喊天地以求救助。
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马介甫》:“[异史氏曰]恶乎哉!呼天吁地,忽尔披发向银床。”
19、呼天唤地 hū tiān huàn dì
释义:呼天唤地 哭天叫地,形容极为痛苦
出处: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回来说,汤富海在屋子里呼天唤地叫痛。”
20、呼天抢地 hū tiān qiāng dì
释义:呼天抢地 呼:呼叫;抢地:触地;撞地。指向天呼号;用头碰地。形容极端悲痛。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0回:“萧云仙呼天抢地,尽哀尽礼,治办丧事,十分尽心。”
21、咒天骂地 zhòu tiān mà dì
释义:咒天骂地 形容信口乱骂。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五卷:“金员外偶然察听了些风声,便去咒天骂地,夫妻反目,直聒得一个不耐烦方休。”
22、哀天叫地 āi tiān jiào dì
释义:哀天叫地 哀:悲哀。悲哀地呼天喊地。形容悲痛至极。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5回:“平儿、丰儿等哭的哀天叫地,贾政心中也有些烦难,顾了这里,丢不下那里。”
23、哭天喊地 kū tiān hǎn dì
释义:哭天喊地 提高嗓门又哭又叫。
出处:凌力《少年天子》第六章:“公堂上三十棍打下来,大人都要哭天喊地,他小小年纪却一声不哼。”
24、啼天哭地 tí tiān kū dì
释义:啼天哭地 呼天叫地的哭号,形容非常悲痛。
出处:元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 阑路驾上书》:“奉使来时,惊天动地,奉使去时,乌天黑地,官吏都欢天喜地,百姓却啼天哭地。”
25、嚎天动地 háo tiān dòng dì
释义:嚎天动地 大声哭叫。形容极端悲痛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8回:“凤姐儿滚到尤氏怀里,嚎天动地,大放悲声。”
26、嚎天喊地 háo tiān hǎn dì
释义:嚎天喊地 见“嚎天动地”。
出处:《儒林外史》第二十回:“里边丈母嚎天喊地的哭。”
27、回天转地 huí tiān zhuǎn dì
释义:回天转地 犹言旋转乾坤。比喻改变君王的情绪或态度。
出处:唐·刘肃《大唐新语·刚正》:“挟山超海之力,望此犹轻;回天转地之威,方斯更烈。”
28、埋天怨地 mán tiān yuàn dì
释义:埋天怨地 抱怨天,埋怨地。形容对什么都抱怨
出处:元 郑廷玉《看钱奴》第一折:“每日在吾庙里,埋天怨地。”
29、寂天寞地 jì tiān mò dì
释义:寂天寞地 比喻人没有能力或没有什么作为。
出处:明 王守仁《传习录》下卷:“未扣时原是惊天动地,既扣时也只是寂天寞地。”
30、感天动地 gǎn tiān dòng dì
释义:感天动地 使苍天和大地为之感动。形容诚意感人至深。亦比喻使无情天地受感动。形容冤屈极大。
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义柔禅师》:“诸佛出世,说法度人,感天动地;和尚出世,有何详瑞?”
31、抢地呼天 qiāng dì hū tiān
释义:抢地呼天 抢地:触地。大声叫天,用头撞地。形容极度悲伤。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四回:“老板奶奶见媳妇已死,抢地呼天,哭个不了。”
32、刁天决地 diāo tiān jué dì
释义:刁天决地 形容大吵大闹。
出处:《元曲选·误入桃园》:"言不谙典,话不投机。看不得乔所为,歹见识,刁天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