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席什么什么什么的四字词语(席地什么什么的成语):一席之地,一手遮天,坐不安席,安然无事,席上之珍,席不暇暖,席丰履厚,席卷八荒,席卷天下,席卷而逃,席地幕天,席地而坐,席履丰厚,席珍待聘,席薪枕块,席门穷巷,席门蓬巷,幕天席地,心胸开阔,瞒天席地,瞒天瞒地,记忆犹新,谁是谁非,风餐露宿,高谈阔论。
1、一席之地 yī xí zhī dì
释义:一席之地 放一个席位的地方。比喻应有的一个位置。
出处:《旧唐书 后妃传上》:“妇人智识不远,有忤盛情,然贵妃久承恩顾,何惜宫中一席之地,使其京戮,安忍取辱于外哉!”
2、一手遮天 yī shǒu zhē tiān
释义:一手遮天 一只手把天遮住。形容依仗权势;玩弄手段;蒙蔽群众。
出处:唐 曹邺《读李斯传》诗:“难将一人手,掩得天下目。”
3、坐不安席 zuò bù ān xí
释义:坐不安席 席:坐席。形容心中有事,坐立不安。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回:“祭足被囚于军府,甲士周围把守,水泄不通。祭足疑惧,坐不安席。”
4、安然无事 ān rán wú shì
释义:安然无事 犹言平安无事。
出处:元 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哥哥当日在汉江之上,情愿舍了嫂嫂、侄儿,留您兄弟。岂知嫂嫂、侄儿安然无事。”
5、席上之珍 xí shàng zhī zhēn
释义:席上之珍 筵席上的珍品。比喻至美的义理或人才。
出处:《礼记 儒行》:“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
6、席不暇暖 xí bù xiá nuǎn
释义:席不暇暖 暇:空闲。连坐席还没有来得及坐热就起来了。形容很忙;多坐一会儿的时间都没有。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德行》:“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7、席丰履厚 xí fēng lǚ hòu
释义:席丰履厚 席:席子;指坐具;丰:多;履:鞋子,指踩在脚下的东西;厚:丰厚。比喻祖上遗产丰富。也形容生活优裕。
出处:清 张英《聪训斋语》:“王谢子弟,席丰履厚,田庐仆役,无一不具。”
8、席卷八荒 xí juǎn bā huāng
释义:席卷八荒 席卷:像卷席子一样把东西卷起;八荒:八方荒远的地方。形容力量强大,控制整个天下。
出处:汉 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9、席卷天下 xí juǎn tiān xià
释义:席卷天下 形容力量强大,控制了全国。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10、席卷而逃 xí juǎn ér táo
释义:席卷而逃 指偷了全部贵重衣物逃跑。
出处:清·吴趼人《恨海》第九回:“过了没有几个月,这金如玉就罄其所有,席卷而逃,便把他闹穷了。”
11、席地幕天 xí dì mù tiān
释义:席地幕天 以地为席以天为幕。指在露天席地而卧。
出处:唐·韩偓《惆怅》诗:“何如饮酒连千醉,席地幕天无所知。”
12、席地而坐 xí dì ér zuò
释义:席地而坐 席:坐席。原指把坐席铺在地上坐。现多指坐在地面上。
出处:《旧五代史 李茂贞传》:“但御军整众,都无纪律,当食造庖厨,往往席地而坐。”
13、席履丰厚 xí lǚ fēng hòu
释义:席履丰厚 见“席丰履厚”。
出处:清·冯桂芬《薄斐君遗文序》:“君少颖悟,美风仪,席履丰厚。”
14、席珍待聘 xí zhēn dài pìn
释义:席珍待聘 席:铺陈;聘:请人任职。铺陈珍品,待人选用。旧指有才能的人等待受聘用。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儒行》:“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
15、席薪枕块 xí xīn zhěn kuài
释义:席薪枕块 旧时居丧者以薪草为席,以土块为枕,以示哀苦之意。
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礼论》:“属茨倚庐,席薪枕块,是吉凶忧愉之情,达于居处者也。”
16、席门穷巷 xí mén qióng xiàng
释义:席门穷巷 亦作“席门蓬巷”。形容所居之处穷僻简陋。
出处:唐·高适《行路难》诗:“东邻少年安所知?席门穷巷出无车。”
17、席门蓬巷 xí mén péng xiàng
释义:席门蓬巷 见“席门穷巷”。
出处:唐·王勃《夏日诸公见寻访诗序》:“席门蓬巷,伫高士之来游;丛桂幽兰,喜王孙之相对。”
18、幕天席地 mù tiān xí dì
释义:幕天席地 幕:帐幕。把蓝天当作帐幕;把大地当作“铺席”。形容胸襟旷达开阔;也形容野外的生活情景。
出处:晋 刘伶《酒德颂》:“行无辙迹,居无室庐,幕天席地,纵意所如。”
19、心胸开阔 xīn xiōng kāi kuò
释义:心胸开阔 心胸:思想,气量。思想坦率接受力强,并非小心眼,心智并不狭窄
出处:宋·朱熹《答吕子约》:“便自胸次开阔,黑白分明。”
20、瞒天席地 mán tiān xí dì
释义:瞒天席地 瞒:隐瞒实情。指瞒上欺下,一手遮天
出处:清·洪楝园《警黄钟》第三出:“说邻封安然无事,那日问环球公法,谁是谁非。他瞒天席地,不令主知。”
21、瞒天瞒地 mán tiān mán dì
释义:瞒天瞒地 指瞒上欺下
出处:元 关汉卿《哭存孝》第一折:“你便休得要瞒天瞒地,你则会帐房里闲坐的,咱可便委其实。”
22、记忆犹新 jì yì yóu xīn
释义:记忆犹新 犹:还;仍然。对过去的往事仍然刻记得清清楚楚;好像刚刚发生一样。形容印象极其深刻。
出处:宋 刘克庄《后村全集跋章南举千藁》:“多识其士,友去之数十年,犹记忆如新相知;今屈指故友存者十无一二。”
23、谁是谁非 shuí shì shuí fēi
释义:谁是谁非 犹言谁对谁错。
出处:元 李致远《还牢末》第一折:“谁与你挑唇料嘴,辨别个谁是谁非。”
24、风餐露宿 fēng cān lù sù
释义:风餐露宿 餐:吃饭;露:露水;宿:住宿;过夜。在野外的风雨中吃饭;在露天的环境中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艰苦。
出处:宋 范成大《元日》诗:“饥饭困眠全体懒,风餐露宿半生痴。”
25、高谈阔论 gāo tán kuò lùn
释义:高谈阔论 高:大声地;阔:广阔。指志趣高雅、范围广泛的谈论。多含褒义。也指大发议论或不着边际地谈论。多含贬义。
出处:唐 吕岩《徽宗斋会》:“高谈阔论若无人,可惜明君不遇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