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刺的成语(第三个字是针的成语)(6个)
- 第三个字刺的成语(第三个字是针的成语):坐卧针毡,坐立不安,如坐针毡,心神不定,痛下针砭,砭庸针俗。
1、坐卧针毡 zuò wò zhēn zhān
释义:坐卧针毡 犹言如坐针毡。形容很不安宁。
出处:明·陈与郊《义犬》第四出:“狄灵庆得命回家,十分侥幸,只是心魂恍惚,坐卧针毡。”
2、坐立不安 zuò lì bù ān
释义:坐立不安 坐着站着都不安宁。形容烦躁、紧张的样子。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37回:“今日天使李俊在家,坐立不安。”
3、如坐针毡 rú zuò zhēn zhān
释义:如坐针毡 像坐在插着针的毡子上。形容心神不定;坐立不安。
出处:《晋书 杜锡传》:“言辞恳切,太子患之。后置针着锡常所坐处毡中,刺之流血。”
4、心神不定 xīn shén bù dìng
释义:心神不定 定:安定。心里烦躁,精神不安。
出处:《平妖传》第五回:“这般繁华去处,怕你们心神不定,惹出什么事非来。”
5、痛下针砭 tòng xià zhēn biān
释义:痛下针砭 针砭:古代以砭石为针的治病方法。比喻痛彻尖锐地批评错误,以便改正。
出处:《清史稿 艺术传 徐大椿》:“《慎疾刍言》,为溺于邪说俗见者痛下针砭。”
6、砭庸针俗 biān yōng zhēn sú
释义:砭庸针俗 砭:古代治病用的石针,治疗。救治凡庸鄙陋
出处:清 龚炜《巢林笔谈 双忠寺碑文》:“其论足以扶教维风,其文足以砭庸针俗,卓识大力,一空当世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