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于闻的成语(形容闻的优美成语有哪些):不相闻问,不闻不问,举世闻名,久闻大名,亘古新闻,传闻失实,僾见忾闻,充耳不闻,单见浅闻,博学多闻,博识洽闻,奋发图强,孤陋寡闻,寂寂无闻,寡见少闻,广见洽闻,惊见骇闻,惨不忍闻,旷古未闻,晋惠闻蛙,款启寡闻,没没无闻,老死不相往来,耳不忍闻,耳闻不如目见,耳闻不如眼见,耳闻则诵,耳闻目睹,耳闻目见,览闻辩见,道路传闻,骇人听闻,鸡犬不闻,鸡犬相闻,默默无闻,令闻令望,耳闻不如面见,令闻嘉誉,博闻辩言,恢奇多闻。
1、不相闻问 bù xiāng wén wèn
释义:不相闻问 闻问:通消息,通音讯。指没有联系或断绝往来。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严助传》:“于是拜为会稽太守。数年,不闻问。
2、不闻不问 bù wén bù wèn
释义:不闻不问 闻:听。不听也不问。形容对有关的事情不关心;不过问。也作“不问不闻”。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首回:“(唐明皇)除了选色征歌之外,一概付之不闻不问。”
3、举世闻名 jǔ shì wén míng
释义:举世闻名 举:全。全世界都听到名声。形容知名度很高。
出处: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卷七 杂艺》:“王逸少风流才士,萧散名人。举世但知其书,翻以能自蔽也。”
4、久闻大名 jiǔ wén dà míng
释义:久闻大名 闻:听到。早就听到对方的盛名。多用作初见面时的客套话。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1回:“朱仝道:‘久闻大名。’连忙下拜。”
5、亘古新闻 gèn gǔ xīn wén
释义:亘古新闻 亘古:从古代到现代。从古到今很少的事情。
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从来稀有,亘古新闻。”
6、传闻失实 chuán wén shī shí
释义:传闻失实 传闻:听别人所讲。传言已经不符合真实情况
出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故于滦河之正源,三藏水之次序,白檀要阳之建置,俱不免附会乖错,甚至以浙江妄合姚江,尤为传闻失实。”
7、僾见忾闻 ài jiàn xì wén
释义:僾见忾闻 僾:仿佛,隐约;忾:叹息。仿佛看到身影,听到叹息。形容对去世亲人的思念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祭义》:“僾然必有见乎其位,出户而听,忾然必有闻乎其叹息之声。”
8、充耳不闻 chōng ěr bù wén
释义:充耳不闻 充:塞住;闻:听。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
出处:清 李渔《奈何天 闹封》:“边陲告急,司转运者,充耳不闻。”
9、单见浅闻 dān jiàn qiǎn wén
释义:单见浅闻 见识短浅。
出处:宋邵博《闻见后录》卷二四:“其末年所以为天下后世虑者,未易为单见浅闻者道也。”
10、博学多闻 bó xué duō wén
释义:博学多闻 博学: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出处:《文子 精诚》:“虽博学多闻,不免于乱。”
11、博识洽闻 bó shí qià wén
释义:博识洽闻 见多识广,学识博大
12、奋发图强 fèn fā tú qiáng
释义:奋发图强 奋发:精神振作;情绪饱满;图:谋求。振作精神;谋求强盛。
出处:郭沫若《科学的春天》:“我祝愿中年一代的科学工作者奋发图强,革命加拼命,勇攀世界科学高峰。”
13、孤陋寡闻 gū lòu guǎ wén
释义:孤陋寡闻 学识短浅;见闻不广。陋:见闻不广;寡:少。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学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14、寂寂无闻 jì jì wú wén
释义:寂寂无闻 指毫无声息,默默无闻,没有名气
出处:清 钱学伦《语新》上卷:“虽与予居不远,几年来寂寂无闻。”
15、寡见少闻 guǎ jiàn shǎo wén
释义:寡见少闻 听的少,见的少。形容学识浅薄,见闻不广。
出处:汉·王褒《四子讲德论》:“俚人不知,寡见鲜闻。”
16、广见洽闻 guǎng jiàn qià wén
释义:广见洽闻 洽:广博。看的广,听的多。形容见识广博。
出处:唐·杨炯《百泉县令李楚才神道碑》:“雄才壮思,首九奏而和八音;广见洽闻,披五年车而诵三箧。”
17、惊见骇闻 jīng jiàn hài wén
释义:惊见骇闻 见“惊耳骇目”。
出处:清·刘大櫆《与王君书》:“以故凡厥所有,皆与世龃龉,只可自娱,不堪共质。间尝出以示人,惊见骇闻,非怒则笑。”
18、惨不忍闻 cǎn bù rěn wén
释义:惨不忍闻 惨:悲惨;凄惨;闻:听见。悲惨得不忍听下去。
出处:清 陈天华《狮子吼》第二回:“或父呼子,或夫觅妻,呱呱之声,草畔溪间,比比皆是,惨不忍闻。”
19、旷古未闻 kuàng gǔ wèi wéi
释义:旷古未闻 自古以来没有听说过。
出处: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王娇鸾百年长恨》:“吴江阙大尹接到南阳卫文书,拆开看时,深以为奇。此事旷古未闻。”
20、晋惠闻蛙 jìn huì wén wā
释义:晋惠闻蛙 比喻愚昧寡闻。
出处:语出《晋书 惠帝记》:晋惠帝昏庸愚昧,尝在华林园听到蛙声,谓左右,曰:“此鸣者为官乎?私乎?”及天下大荒乱,百姓饿死,曰:“何不食肉糜?”
21、款启寡闻 kuǎn qǐ guǎ wén
释义:款启寡闻 款启:见识狭小。形容学问浅、见闻寡陋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达生》:“今休,款启寡闻之民也。”
22、没没无闻 mò mò wú wén
释义:没没无闻 无声无息,没人知道。指没有什么名声。
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33回:“你我要是见的到此,虽不能和大帅一般威震四海,也不致没没无闻了。”
23、老死不相往来 lǎo sǐ bù xiāng wǎng lái
释义:老死不相往来 指彼此不联系,不交流情况。
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24、耳不忍闻 ěr bù rěn wén
释义:耳不忍闻 不忍心听,形容情景十分凄惨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9卷:“却都是上路逃难来的百姓,哭哭啼啼,耳不忍闻。”
25、耳闻不如目见 ěr wén bù rú mù jiàn
释义:耳闻不如目见 耳朵听到的不如眼睛看到的。比喻亲身感受比传闻可靠。
出处:汉 刘向《说苑 政理》:“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26、耳闻不如眼见 ěr wén bù rú yǎn jiàn
释义:耳闻不如眼见 听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实可靠。比喻亲身感受比传闻可靠
出处:《旧唐书 辛替否传》:“臣尝以为古之用度不时,爵赏不当,破家亡国者,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眼见。”
27、耳闻则诵 ěr wén zé sòng
释义:耳闻则诵 听过就能背出来。形容记忆力强。
出处:《晋书·苻融载记》:“融聪辩明慧,下笔成章,至于谈玄论道,虽道安无以出之。耳闻则诵,过目不忘,时人拟之王粲。”
28、耳闻目睹 ěr wén mù dǔ
释义:耳闻目睹 闻;听见;睹:看见。亲耳听见亲眼看到。
出处:鲁迅《呐喊 一件小事》:“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
29、耳闻目见 ěr wén mù jiàn
释义:耳闻目见 亲自听见和亲眼看见的。
出处: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归心》:“夫信谤之征,有如影响;耳闻目见,其事已多,或乃精诚不深,业缘未感,时傥差阑,终当或报耳。”
30、览闻辩见 lǎn wén biàn jiàn
释义:览闻辩见 指见识多,能说会道
出处:汉 袁康《越绝书 外传纪策考》:“为人览闻辩见,目达耳通,诸事无所不知。”
31、道路传闻 dào lù chuán wén
释义:道路传闻 传闻:非亲身经历出自他人之口的消息。指社会上互相传告的消息
出处:邹韬奋《抗战以来·“来宾”种种》:“道路传闻,尚有假借取缔与指导名义,摧残合法组织,箝制正当言论,拘捕热血青年。”
32、骇人听闻 hài rén tīng wén
释义:骇人听闻 骇:惊吓;震惊。指使人听了非常吃惊。
出处:宋 朱熹《朱文公文集 答詹师书》:“浙中近年怪论百出,骇人听闻,坏人心术。”
33、鸡犬不闻 jī quǎn bù wén
释义:鸡犬不闻 形容极为荒凉冷僻。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9回:“凡冲要通衢大路,都没一个人烟,静悄悄地,鸡犬不闻,就要一滴水,也没喝处,那讨酒食来?”
34、鸡犬相闻 jī quǎn xiāng wén
释义:鸡犬相闻 指人烟稠密
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35、默默无闻 mò mò wú wén
释义:默默无闻 默默:没有声息;闻:出名。无声无息;不为人知。
出处:明 李桢《剪灯余话》:“而使之昧昧无闻,安得不饮恨于九泉,抱痛于百世哉?”
36、令闻令望 lìng wén lìng wàng
释义:令闻令望 令闻:美好的名声;令望:有美好的威仪,使人景仰。有美好的名声和品德,使人仰慕效法。
出处:《诗经·大雅·卷阿》:"颙颙昂昂,如圭如璋,令闻令望,岂弟君子,四方为纲。"
37、耳闻不如面见 ěr wén bù rú miàn jiàn
释义:耳闻不如面见 听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实可靠。比喻实际经验的重要。
出处:汉·刘向《说苑·政理》:"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38、令闻嘉誉 lìng wén jiā yù
释义:令闻嘉誉 对有功德的人记载其功绩,进爵嘉奖。
出处:《国语·周语上》:"故为车服、旗章以旌之,为贽币、瑞节以镇之,为班爵、贵贱以列之,为令闻嘉誉以声之。"
39、博闻辩言 bó wén biàn yán
释义:博闻辩言 博:多。闻:传闻。辩言:巧言。形容道听途说,似是而非的言论。
出处:《吕氏春秋·疑似》:"患人之博闻辩言而似通者。"
40、恢奇多闻 huī qí duō wén
释义:恢奇多闻 恢奇:特别奇特。形容人壮伟杰出,见多识广,不同寻常。
出处:《史记·平津侯列传》:"弘为人恢奇多闻,常称以为人主病不广大,人臣病不俭节。"